本报记者龚丹韵
营商环境一直是上海城市发展的关注重点。以往的讨论,大多集中于某一类政府服务特色、制度创新,或典型企业的故事。
其实从街区层面看,小到沿街店铺,大到亿元写字楼,以及商场等,街区才是营商环境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日常营商环境是由具体而微的社区环境、社区服务以及其与周边民生关系综合形成的感受。
因此我们策划了街区视角中的营商环境调研。本系列第一期,聊聊街边店铺。
街边小店一直是上海城市的热议话题。在街区视角中,相关部门干涉不了小店的经营生态,但是营造活跃、积极的社区氛围,或者在商居矛盾、邻里关系中前置一步,相关部门多做一些,也能起到不小的作用。
我们找了两条类型不同的马路作为案例剖析。
一条是半淞园路街道的西凌家宅路。它充满烟火气,附近有学校、菜场、医院、居民区,人流密集,不愁生意,不乏10年以上的老店,周边居民就能支撑起它的客流量。
但它有它的问题。过于脏乱差的路面影响社区卫生面貌,客观条件决定的油烟排污问题、噪声扰民问题招来不少投诉,沿街横七竖八、挂得让人心惊胆战的空调外机暗藏安全隐患。
去年,它的营商环境迎来一次硬件更新,又伴随服务升级、社区营造。
既然它不缺客流量,政府是否需要干预?如果干预,需要注意什么,才不破坏本来的烟火气?它的故事,特别具有可复制性、启发性。
另外一条是瑞金二路街道的南昌路,代表“梧桐区”的情调。这条路上,既有小菜场、水果店、汽修店、家具回收店、小吃店,也有颇具情调的咖啡馆、茶馆、艺术插花馆、服装店、美妆店、买手店、西餐店、书店。类型多元,商居比例恰当,没有过于网红化。
这些精品小店起起伏伏,每年换了一拨又一拨。
采访中,有人表示精品小店向死而生,开开关关实属正常。一些店主本就不是为了赢利,而是把拥有一家小店作为情怀。采访中,我们确实遇到了这样的店主,店开了6年以上,从未赚钱,每月拿主业贴补小店当作“消费习惯”。
也有一些店主以为能赚钱,赚不到就走了。还有一些店主,在南昌路起家,品牌小有名气后开始连锁化、规模化,因转入商场而离开这里。
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家银饰集合买手店,名叫MUSE GOROS,位于一栋老房子的2楼,十分隐蔽。路人、游客,甚至附近居民都不知道它的存在。它无所谓街边客流量。
店主告诉记者,他们做的是日本某品牌银饰的买手店,这个品牌可谓银饰里的“顶奢”,单品起价1万元,有的高达十几万元、几十万元。买它的顾客被称为“玩家”,喜欢上这个品牌,叫作“入坑”。
如果店铺开在街边1楼,一些不懂的客人偶然逛进来会觉得“疯了,银饰居然卖那么贵”。店主认为,他们的客群相对稳定,店开在哪里理论上无所谓,但实体店需要一个符合品牌调性的环境。南昌路有“梧桐区”的情调,但没有太多网红,比较低调、安静、艺术气息浓厚,符合要求。
近几年,店主在互联网平台不断拓展品牌的影响力,线上有线上的优势,客群有所增加。但由于单品价格贵,网友还是喜欢先到实体店看一眼。“我们不完全由店铺情况来衡量收支是否平衡。但实体店对我们又是十分重要的。”店主说。
几个采访对象大都提到一个相似观点:一些特色精品小店做不成“百年老店”,核心原因在于铺子不是自己的,租金成本高、波动大。比如在日本,一些小小的“百年老店”,手艺传了几代人,大多是自家的铺子。
进贤路上就有一家小餐馆,房子是老板自己的,没有房租成本,经营压力不大。有一次,老板为了带员工集体出国旅游,小店不惜关了好几天。
南昌路小店的商居矛盾突出。尤其如今,“白咖夜酒”模式越来越普遍。对于酒吧,街道从一刀切到引导规范化、安全化经营,各个职能部门付出了极大精力和成本投入。
一个酒吧附近的居民说,她以前深夜回家,车子半小时都开不进小区门,交通极度拥堵,噪声十分扰民。但今年以来,情况好了很多。声音轻了,道路通了,居民投诉也少了。直到听到了我们的采访过程,“我才知道,原来相关部门用了那么多人力,做了那么多事情”。她感叹。
最后,我们发现,无论哪类街边店铺,好的营商环境打造都有相似之处——街道成立商居联盟或行业联盟,挖掘能人,引导自治,避免管理一刀切,多站在商铺角度考虑问题,执法较为人性化……
而它们也面临一个共同问题——如果街区更新,环境变得更好,租金会不会涨?涨了租金后,小店能否生存下去?
对街边店铺的营商环境,政府是否需要打造、如何打造;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前置到哪一步、停在哪一步……处处是讲究,也是城市精细化治理永恒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