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10-20 00:59:50 股吧网页版
防范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安全 助力建设金融强国
来源:期货日报网

  10月18日,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在北京开幕,由中央财经大学联合承办的以“防范系统性风险与维护金融安全”为主题的平行论坛于18日晚召开,云集来自研究机构、金融机构和国内外高校的权威专家,聚焦“防范系统性风险与维护金融安全”这一主题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为筑牢有效防控系统性风险的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贡献智慧。

  中央财经大学校长马海涛在论坛开幕式上发表致辞。他从三个方面介绍了中财大在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中所做的努力:一是坚持教育的根本,注重培养具备高水平创新能力的金融经济人才;二是秉持守正创新的精神,致力于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金融学知识体系;三是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集中力量支持金融安全与发展。马海涛表示,学校将继续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培养更多高层次的金融人才,服务于国家金融安全和发展大局。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在主旨演讲中指出,防范金融风险的基础在于正确的金融功能,要平衡好功能性与营利性的关系。他强调从四个方面来完善金融功能:第一,既要解除金融压抑,又要防止过度金融化。第二,要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第三,要降低流通成本和融资成本。第四,要满足国民经济多样化的融资需求,做到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

  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行长郝成在主旨演讲中从强化金融功能性角度,分三个方面对银行风险进行了分析。第一,守牢流动性风险的底线,在实践中高度关注外币和境外业务资产负债管理,加强流动性风险的穿透性管理,关注流动性风险的新特征;第二,持续做好信用风险管理,把好守信的准入关、限额关和风险监测关;第三,加强关注声誉风险管理,践行金融工作的人民性。

  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李建军在主旨演讲中详细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金融健康发展的影响,他建议,要阻断风险的传递,关键是减少政府在化债过程中过多影响市场的交易行为,明确政府和市场间的界限,堵疏结合,精准拆弹,通过窗口指导来引导市场的信心。在应对银行风险的传导方面,要善于利用银行间、地区间的不同的风险承担效应,通过资产配置的方式实现跨地区的风险均衡。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教授马钦在主旨演讲中强调,全球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增长紧密相关,并提出了去碳化的气候风险管理方法。全球金融危机反映了系统性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气候风险应当通过碳排放的价格予以体现,以达到预防潜在的严重金融动荡的目的。

  德勤亚太首席战略与创新官谭瑞在主旨演讲中强调,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国金融体系的安全性与金融稳定、金融开放和金融发展紧密相关,提出了维护金融安全的三大支柱,即强化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培养国际化的金融人才以及合理利用金融科技,同时注重专业服务机构在提供信息增信、顾问服务和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谭瑞提到德勤中国致力于通过高质量的专业服务,为提升中国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贡献力量。

  美国埃默里大学教授马苏米在主旨演讲中强调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详细介绍了风险管理的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制定两大步骤,并指出准确评估极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损失对于预防金融和经济灾难至关重要。

  在圆桌对话环节,五位嘉宾就“防范全球金融系统性风险”这一主题进行深入讨论。美联储亚特兰大分行数量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查涛教授提出家庭消费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并结合历史重要节点进行分析,提出要着力减少家庭、企业及政府负债,为金融安全发展保驾护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吴卫星教授指出在地缘政治风险日益突出的局势下,中国在金融开放的过程中需要加强风险把控,关注金融功能的实现,分析了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风险,并提出保证金融经济健康发展需关注国内及国外的经济周期。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执行董事白伟群指出,金融基础设施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要抓手。同时,数据安全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一环,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是未来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方向。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韶华提到,存款保险是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存款保险公司主要通过早期纠正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未来要从信息共享、风险监测和跨境合作等方面继续加强防范。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