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勇。资料图
在“中国智造创新路径与实践”闭门研讨会上,清华大学机械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何永勇在分享中详细阐述智能制造在中国的实践路径。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我们进入到智能制造的时代,它的特征是基于生产资源的互联互通,从而实现高度柔性制造和大规模个性化定制。
这背后是随着全球化、老龄化、城市化、环境恶化等各种问题显现,制造业面临着全球竞争、更短产品生命周期、个性化需求、成本上升以及可持续和绿色制造等方方面面的挑战。在这些挑战下,传统制造业难以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因此需要新的制造模式。而新技术的进步也为智能制造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不断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
从制造模式和商业模式来看,智能制造相比传统制造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制造以产品为中心,企业生产什么用户使用什么;智能制造以用户为中心,用户需要什么,企业生产什么。用户成了产品的定义主体和企业的服务对象,供应模式、创新主体和企业角色在这个过程中都发生变化。
智能制造的实现离不开新技术的推动,科技转化是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的根本手段。中国的创新要素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机构,而中国80%的中小企业研发能力很弱,不具备创新能力。高校和产业之间长期形成了科技和产业“两张皮”的问题,高校端往往是从学科规律和学术角度搞研发,对产业需求不够明确;企业端有转型升级需求,但不知道有什么科研成果,只有通过科研成果转化才能将“两张皮”贴合到一起。
因此,探索基础研究-应用技术-产业化的协同创新机制,打造有创新活力的科技转化平台不可或缺。只有构建强大完备的协同创新生态和体系,打通高校科研和产业应用之间的边界,通过协同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方式可有效促进智能制造的实现和发展,实现从“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
何永勇看来,有创造活力的科技转化与协同创新平台应具备三个要素:第一是稳定的、实体化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有利于支撑由基础研究到应用技术研究长期、稳定、可持续性的开展;第二是创新人才在创新平台的工作模式应灵活多样,既能培养人才,又有利于支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还大大促进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学科建设;第三是多样且稳定的科研投入机制和灵活的知识产权共享机制,有利于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的热情,同时激励科研人员的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