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2024金刚石产业大会在郑州开幕。大会期间,围绕近期培育钻石行业热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郑州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佘丁顺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专访。
就在本次大会召开前,培育钻石在小米手机新品上的跨界应用受到多方关注,佘丁顺对此非常兴奋。在他看来,这是里程碑事件,因为培育钻石在更多的生活场景应用是必然趋势,不能永远跟着天然钻石做同类的产品,一定要做更加多元化的产品。
“都说培育钻石很有希望、有很大的市场潜能去挖掘,那该怎么挖掘呢?都说市场需要教育,可拿什么教育呢?其实就是产品。”佘丁顺说,产品是教育市场的最好教材,要让消费者看得见、摸得着,把产品放在消费者面前,他喜欢,这就是产品最好的状态。
佘丁顺表示,希望更多的行业都能用到“国货之光”培育钻石,比如汽车、奢侈品等,这些都需要持续探索,如果下次再有像小米这样的优秀企业推出新产品时,相信会把培育钻石用得更好,让培育钻石更闪耀。当然,培育钻石除了装饰作用,还具有优异的导散热、硬度好等特点,未来应用领域或许更加广泛,但也要挖掘。
与天然钻石相比,培育钻石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培育钻石价格下跌,甚至被贴上了“白菜价”的标签,这遭到了部分业内人士的非议。而佘丁顺认为,任何产品都是一个本质的客观事物,培育钻石被贴上的各种标签,是市场推广过程中产生的,不必过分纠结,把它的属性、功能用到什么程度,这是应该思考的重点。
佘丁顺也分享了他对培育钻石降价的观点。在他看来,降价对整个产业链未必是坏事,只要有合适的产品及应用,行业内有足够的产能去支撑,培育钻石价格变得更亲民,让更多消费者有能力购买,这有利于体现出培育钻石的价值,也会有理性回归的过程。
“一个新品类的出现,会有舆论上的争议、价格上的波动,这很正常,我们要直接面对。”佘丁顺说,要修好内功,把产品研发、市场推广做好,用正向的声音去做能让培育钻石发光出彩的事情。
自2018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修改钻石定义,天然钻石巨头戴比尔斯宣布创立培育钻品牌Lightbox,率先在海外掀起培育钻消费巨潮。后续GIA、IGI及HRD三大国际权威钻石鉴定机构均为培育钻石正名并且陆续推出针对培育钻石的分级检测服务。
“墙内开花墙外香”,相较于海外市场的消费热度,培育钻石在国内的认可度仍在逐步提升中。
对此,佘丁顺介绍,欧美国家和地区对钻石的接受度源于其悠久的钻石消费文化,接受培育钻石相对顺畅,就像我国对翡翠有着天然的喜好。我国的钻石消费始于上海钻石交易所的成立,当时钻石大量流入国内,我国开始培育本土的钻石消费文化。
2023年,郑州培育钻石产量占全国1/3以上,出口货值超21亿元,位居全国第一。郑州现有超硬材料链上企业122家,产业规模超过150亿元,孕育了郑州三磨所、四方达、郑钻、联合精密、晶拓等众多培育钻石龙头企业,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生态体系。
佘丁顺建议,现在郑州乃至河南拥有丰富的培育钻石,应该理性看待市场上的各种声音,把注意力放在产品开发、市场销售上,脚踏实地为产业链做实事,让产业链发展更好、更健康。
据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郑州研究院已和郑州高新区发起共建河南省培育钻石交易中心,打造集线上交易平台、共享库存系统、线下展示交易中心、直播基地、加工设计工作室、标准化研究与检验检测中心、品牌孵化中心、产业学院于一体的综合平台,打造数字化培育钻石珠宝饰品产业综合服务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