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份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国资公司”)宣布将入主瑞信证券(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信证券”)。
11月8日,瑞信证券变更主要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申请收到中国证监会反馈意见,要求瑞信证券的两位股东分别就其财务状况、合规情况、风险管理等方面进一步补充完善相关信息。
两家股东收到9条反馈意见
6月24日,瑞士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士银行”)和方正证券与北京国资公司就出售瑞信证券85.01%股权达成三方协议,瑞士银行向北京国资公司出售其所持有的瑞信证券36.01%股权,对价为9135万美元(人民币6.505亿元),方正证券向北京国资公司出售其所持有的瑞信证券49%股权,对价为1.24亿美元(人民币8.85亿元)。
上述交易完成后,北京国资公司将成为瑞信证券第一大股东,持股85.01%,而北京国资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北京市人民政府;其余14.99%股权为瑞士银行持有。
本次,中国证监会对上述瑞信证券变更主要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申请给出9条反馈意见,其中有4条反馈意见主要关于“大手笔”收购瑞信证券85.01%股权的北京国资公司,其余5条反馈意见主要关于持股14.99%的瑞士银行。
具体而言,对于瑞信证券的“新任”大股东北京国资公司,反馈意见包括:请结合2023年经审计的财务报表就其是否符合“证券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应当不存在或有负债达到净资产50%的情形”这一规定进行论证;公司2024年3月末与2023年末相比负债大幅减少,请提交会计师事务所关于变动较大的具体原因的说明;请对其制定的瑞信证券风险处置预案相关计划及补救方案进一步完善;请补充提交报送的约束性报价函的上级批复意见。
对于另一家股东瑞士银行,反馈意见包括:请律师事务所结合相关事项的性质、严重程度与整改情况等,论证瑞士银行相关案件是否属于“最近3年存在重大违法违规记录或者重大不良诚信记录;因故意犯罪被判处刑罚、刑罚执行完毕未逾3年;因涉嫌重大违法违规正在被调查或者处于整改期间”的情形。请瑞士银行补充完善相关财务指标排名情况,并补充瑞士金融市场监管局出具的说明;请提供瑞士银行合并瑞信银行后存续主体经审计的合并财务报表;请补充完善瑞银集团2023年审计报告附注部分;完善董事提名机制等。
瑞信证券作为外资机构在华的重要代表之一,其股权变更进展及业务经营情况备受瞩目。截至今年上半年末,瑞信证券总资产为10.74亿元,净资产为10.08亿元。上半年,瑞信证券营业收入为4564.31万元,净利润亏损额为5472.84万元。此外,中证协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瑞信证券从业人员数量已减少21人,从125人减少到了104人,其中一般证券业务人员减少16人,分析师人数减少5人。
外资机构积极来华展业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化,境内金融市场的投资主体日渐丰富,外资机构布局中国市场的进程持续提速,进一步促进了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今年以来,多家外资券商在华布局迎来新进展,9月6日,中国证监会对日本瑞穗证券株式会社独资设立瑞穗证券(中国)有限公司申请文件提出反馈意见;6月12日,汇丰前海证券获准从事融资融券业务;4月12日,中国证监会核准法国巴黎银行设立法巴证券(中国)有限公司;3月22日,渣打证券宣布正式展业;2月9日,花旗证券(中国)有限公司的申请设立文件收到中国证监会反馈意见。
11月7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明在2024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国际投资者大会上的致辞中提到,“坚定不移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同时提到,“不断提升外资机构来华展业便利度,已取消外资证券基金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外资机构在经营范围和监管要求上实现国民待遇。截至10月底,富达等25家外资控股或全资证券基金期货公司相继获批,花旗银行等5家外资银行在华子行获得基金托管资格,桥水等35家外商独资或合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在基金业协会备案。”
外资券商正日渐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中证协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全行业共有18家外资参控股证券公司,其中外资控股10家(外资全资3家)。2024年上半年,外资证券公司总资产合计为6220亿元,占行业整体的比例约为5.3%,营业收入合计140亿元,占行业整体的比例约为6.89%。
“外资机构积极拓宽在华业务布局,体现了中国市场、中国资产的吸引力。”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经济的发展体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活力,能够为外资券商提供广阔的业务空间和丰富的投资机会,同时,相关政策和制度在业务范围、准入门槛等方面的不断完善,也助推了外资券商更好来华展业,这既为证券行业带来了更加多元的产品服务和经营理念,也为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进程注入了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