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1月11日收盘,A股市场两融余额为18419.08亿元,实现六连增,月内累计增长1330亿元。两融余额的增长主要由融资余额的增长所贡献,11月以来融资余额累计增长1320亿元,其间呈递增态势。作为观测市场资金情绪的“风向标”之一,融资余额连续增加,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增量资金积极入市的态度。再结合政策逐步落地生效、国内经济延续恢复向好势头考虑,机构普遍认为,A股后续将震荡偏强运行。
IM、IC具有较强支撑
陈夏昕
在强政策预期及国内经济持续恢复向好的背景下,“特朗普交易”对A股的影响弱化,市场整体维持偏强态势。尽管短期受强政策预期落地后资金止盈离场的影响,行情出现波动,但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措施的推出、落地、生效,内需有望进一步改善,A股市场也将偏强震荡。
明年财政政策将更加给力
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的决议。通过化债,隐性债务规模从2023年年底的14.3万亿元降至2028年的2.3万亿元,意味着5年内化债规模达到12万亿元。化债分为三部分:一是增加6万亿元债务限额置换隐性债务,分3年实施;二是连续5年从新增专项债中安排8000亿元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三是2万亿元存量棚改存量隐性债务仍按原合同偿还,由于到期时间是2029年及以后年度,降低了2028年之前存量隐性债务偿还压力。从节奏来看,2024年至2026年每年需化解2.8万亿元隐性债务,2027年至2028年每年的化债压力降至8000亿元。
这项近年来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举措,旨在缓解地方政府短期还本付息压力。根据财政部测算,5年内可节约6000亿元的地方政府利息支出,不仅有助于提升地方财政的可持续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且有助于降低银行资产端违约风险,进而增强金融系统的稳定性。
此外,前期增量财政政策加快落地。11月11日,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的通知》,明确专项债收购闲置土地的流程和重点,有助于缓解地方政府和地产企业的现金流和债务压力。11月8日,财政部提出明年将实施更加给力的财政政策,明年增量财政政策仍可期,包括提升财政赤字率、扩大专项债券发行规模并拓宽投向领域、继续增发超长期特别国债来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以及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
经济延续恢复向好态势
随着一揽子稳增长政策的实施,金融数据边际改善。10月新增信贷5000亿元,同比少增2384亿元,处于历史偏低水平。但从结构来看,居民部门信贷实现今年2月以来的首次同比增速转正,居民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均改善。其中,居民短期贷款新增490亿元,同比多增1543亿元,反映前期促消费政策逐步显效;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速由负转正,反映在9月下旬地产优化政策密集出台以来地产销售好转,进而支撑居民信贷回暖。
从社融增速来看,由于10月政府债同比少增及去年同期高基数,社融存量增速回落至7.8%,但考虑到年内还有2万亿元置换债及原有7000亿元左右的净供给,政府债高增将支撑社融维持较快增速。另外,随着政府债供给的增加,资金面收紧,不排除央行采用降准等方式给予流动性支持。
两融余额创出近3年新高
9月下旬以来,政策密集发力,市场预期改善,增量资金入市积极,如融资资金。截至11月11日,场内两融余额合计为18419.08亿元,连续6个交易日增加,创2021年12月以来新高。随着稳增长政策的逐步落地,中长期资金稳步入市,加之配套政策制度逐步完善,后续增量资金有望继续流入。
综合分析,A股市场运行中枢预计上移。短期来看,化债直接利好化债概念股及建筑、环保等板块,IM、IC支撑较强。此外,红利、低波板块业绩稳定、现金流充足,IF、IH后续也有配置价值,可关注逢低入多的机会。(作者单位:福能期货)
交易型资金主导市场情绪
陈蕾
继上周海内外重大事件落地后,A股市场继续震荡走强,尤其是小微盘指数,突破10月8日的高点。
11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且从2024年开始连续5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也就是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元。从总量角度来看,10万亿元规模符合市场预期;从结构角度来看,“4+6”不符合部分配置盘的预期。10万亿元全部用于化债,其中6万亿元是真正的增量。虽然尚未公布市场此前预期的特别国债用于银行资本充足率提升以及直接面向消费端的政策支持,但对后续政策推出进行了较好的预期管理。预计更多刺激消费、稳地产的相关政策要到12月明朗。
10月,A股市场新增开户数684万户,较9月有所回升。上周,散户、融资资金净流入分别超800亿、1000亿元,处于2016年以来的较高水平。板块方面,资金偏好的TMT、军工、非银等板块涨幅居前。11月5日以来,A股市场日均成交额处于2万亿元以上的高位。11月12日收盘,中证全指换手率(成交额/总市值)维持在2.5%的高位,显示短线资金交易热度仍在。
两融方面,9月下旬以来融资买入额始终保持在近年的较高水平,随着9月底和10月初投资者的“跑步入场”,融资资金活跃度一度陡升。11月8日收盘,时隔近3年两融余额重返1.8万亿元以上,11月11日进一步增加。上周,融资交易活跃度突破10%的常态区间。10月31日,A股市场两融余额突破1.7万亿元,短短6个交易日,两融余额突破1.8万亿元,主要由融资余额的增长所贡献。11月以来融资余额累计增长1320亿元,而若将时间起始点拉长至本轮行情的起涨点9月24日,可以发现,9月24日以来两融余额累计增长4684亿元。
宽基ETF方面,资金净流入方向由科创50、创业板等向中证A500ETF迁移。中证A500ETF上周净流入资金超200亿元,后续仍有多只中证A500ETF接力发行,其中第二批12只A500ETF合计募资规模为124亿元。
综合分析,国内外不确定事件落地,影响相对中性,近期A股市场影响因素仍较多,交易型资金为边际主导因素。近期,人民日报发布《当不得“疯牛”,要当“慢牛”》,提示市场的过热风险,量价方面可以参考20日均线支撑以及沪深两市成交额及换手率。四季度,A股市场预计震荡偏强运行,行情以轮动为主,前期持有的IF、IM多单可部分减仓,待市场走强再加仓。风格方面,当前内资主导市场,中小盘确定性更强,可优先考虑做多IM;若出现增量政策加持,则优先考虑做多IF。(作者单位:广州期货)
交投活跃度提升
彭鲸桥
11月12日,A股震荡收低,上证指数跌1.39%,创业板指数跌0.07%,科创板指数跌2.17%。沪深两市成交额为2.59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小幅增加。期权市场交投活跃度提升,沪深两市及中金所期权总成交841.08万张,较前一交易日的875.72万张减少3.96%;总持仓1048.22万张,较前一交易日的963.87万张增长8.75%。
上证50ETF期权成交量增长6.21%,持仓量增长11.10%。具体地,成交176.88万张,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0.35万张;持仓215.79万张,较前一交易日增加21.57万张。从11月合约各执行价的持仓变动情况来看,合计增持10.32万张,其中认购增持8.17万张、认沽增持2.15万张。认购在浅虚值部位大笔增持,认沽在各部位均匀增持,且力度较小,预计市场短期偏空震荡。
沪深300期权成交量、持仓量同步攀升。上交所沪深300ETF期权成交量增长4.80%,深交所沪深300ETF期权成交量增长14.09%,中金所沪深300股指期权成交量增长5.65%。与此同时,上交所沪深300ETF期权持仓量增长13.21%,深交所沪深300ETF期权持仓量增长9.57%,中金所沪深300股指期权持仓量增长1.34%。从交投较为活跃的上交所沪深300ETF期权持仓变动情况来看,11月合约总计增持6.75万张,其中认购增持4.24万张、认沽增持2.51万张。认购在浅虚值部位大笔增持,认沽增持力度较小且相对均衡,预计市场谨慎情绪升温。
科创50ETF期权成交量减少13.15万张,而持仓量增加15.73万张。从交投较为活跃的华夏科创50ETF期权持仓变动情况来看,11月合约总计增持7.65万张,其中认购增持4.45张、认沽增持3.20张。认购在浅虚值部位的增持量最大,认沽在中度、深度虚值部位的增持相对均衡,预计市场偏空震荡。
11月12日,期权隐含波动率早盘震荡下行,尾盘一度冲高,但整体延续回落趋势。上证50ETF当月平值期权隐含波动率在21.63%。历史波动率持平,上证50ETF30日历史波动率为43.71%,沪深300指数30日历史波动率为51.20%。
整体而言,短期A股市场有所调整,期权隐含波动率回落。持仓上,认购在浅虚值部位大力增持,认沽在平值和虚值部位小幅增持,且相对均衡,故建议牛市价差多头组合部分离场。(作者单位:中信建投期货)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投资者对A股未来保持乐观态度
资深记者崔蕾
进入11月,A股表现整体偏强,期指也稳步上行。A股两融余额自9月24日以来已增加近4700亿元。分析人士认为,推动股市上涨的主要原因包括政策落地显效、流动性充裕、经济温和修复等。
期指标的指数不同程度上涨,其中中证1000指数表现亮眼,目前已突破10月8日的高点。物产中大期货宏观高级分析师周之云认为,期指本轮上涨一方面得益于增量政策逐步落地实施,国内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发展;另一方面得益于市场交投热情,投资者看好股市前景,10月A股市场合计成交额超36万亿元,创月度成交额新高。当月,A股市场新开户685万户,创出2015年以来的月度新高。
浙商期货股指期货分析师金辉也表示,政策预期的兑现是近期指数强势的核心驱动。9月24日之后,一揽子政策集中推出。资本市场政策方面,10月初规模5000亿元的互换便利落地,这是我国首个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方面,央行宣布降准、下调逆回购利率、下调LPR等;财政政策方面,11月上旬财政部表示将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4万亿元新增专项债。
“流动性充裕是近期指数表现强势的主要原因之一。”金辉说,9月底以来,沪深两市成交额显著放量,当前成交额维持在2万亿元上方,流动性充裕。增量资金方面,在中证A500指数发布后,相关ETF配套发行将提供约1500亿元的增量资金。
分析11月以来A股市场的偏强走势,南华期货股指期货分析师王映认为,还受到国内经济预期继续向好的支撑。从内外因素来看,市场更加注重国内。11月开始,市场对增量财政政策发力的预期升温,助力A股运行中枢上移。特朗普宣布胜选一定程度对A股风险偏好形成冲击,但市场对此结果已经进行了定价,并且其相关政策尚未推出。聚焦国内,地方政府化债加速推进,有利于宏观带动微观前行,进而支持经济持续恢复向好。化债举措对预期的引导较为积极,明年财政政策的力度有望大于今年。此外,央行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整体引导偏积极。
9月24日至今,A股市场两融余额增加近4700亿元。截至11月11日,沪深北两融余额为18419.08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超370亿元,实现六连增。两融余额快速增长是市场情绪乐观的信号。据金辉介绍,两融余额被视为资金情绪的“风向标”之一。9月之前,两融余额表现较弱。9月24日之后,股市偏强运行,赚钱效应较好,一部分投资者逐渐提高融资额度,这使得两融余额快速增加,并刷新3年来的高点。“不过,两融余额同步反映市场的融资行为,并不是先行指标,对后续市场的影响可能有限。”他说。
王映则表示,融资占沪深两市成交额的比重升至高位,其对A股走势形成支撑,也反映市场具备增长动能的情况下,资金入场积极性较高。
值得注意的是,周之云介绍,在融券余额小于100亿元的情况下,两融余额反映的基本是通过融资流入市场的资金,该数值可以很好地反映出杠杆交易热情,也从侧面反映出市场赚钱效应较好。结合近期万得全A指数近3%的换手率分析,投资者对A股未来走势保持乐观态度,但要防止短期资金大规模流入导致的市场过热问题。后续来看,杠杆资金流入市场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股市的流动性,有利于推动股市进一步上行。不过,也要注意,杠杆资金也会加大市场的波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