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时期(2026年至2030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第一阶段任务,也是我国迈向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做好“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谋划工作。从去年12月起,国家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委、各省份纷纷启动“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
厚德博学,经济匡时。11月11日,上海财经大学举行“面向‘十五五’的区域协调发展暨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成立四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探讨《2024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面向“十五五”的区域协调发展》(下称“报告”)的系列研究成果。该系列报告是上海财经大学的重要学术品牌,也是全国区域经济领域专家学者集大成之作。今年是该系列报告连续出版21年,也是牵头编写单位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成立40周年,本报刊发参编专家核心观点,围绕“十五五”规划研判未来一段时期区域发展态势、机遇、挑战,剖析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及其原因,探讨区域重大战略、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举措。
优化区域发展空间布局
实现更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
□ 张学良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是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之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十五五”时期,区域经济发展须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一是以都市圈、城市群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一方面,探索建立城市群协调发展新机制。推动跨地区投资、地区生产总值、财税等利益分享机制构建,完善共建共享、协作配套、统筹互助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体系。鼓励各城市共同开展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等活动,构建开放高效的城市群创新资源共享网络。另一方面,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立足现代产业分工要求,推动城镇间产业整合与园区共建,理顺城市群、都市圈产业发展链条,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结合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明确各城市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强化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协同,逐步形成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的区域发展格局。
二是优化调整区域政策体系,以区域板块合作推进江河海联动。以由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增长极串联形成的沿海经济带,由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串联形成的长江经济带,以及由兰西城市群、郑西地区双城合作带、山东半岛城市群串联形成的黄河经济带,共同构筑中国江河海联动的“π”字形发展主轴。一方面,鼓励支持各级政府共同制定涵盖多部门、横跨多地区的综合性区域发展规划,探索设立江河海联动的区域协调发展联席会议,汇集多方力量,共同研究并解决重大协调发展问题。另一方面,深入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建立统一的市场准入标准与监管体系,降低企业跨区域运营成本。建立健全区域人才流动机制,鼓励人才跨区域流动与创新创业。充分利用大数据与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区域市场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互联互通。
三是合理实施差异化区域政策,完善“钻石菱形”地区协调发展机制。由沿海经济带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长江流域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共同构成大“钻石菱形”空间协同发展格局。同时,以成都、重庆、武汉、郑州、西安五大国家中心城市为核心节点,联动西安都市圈、郑州都市圈、成都都市圈、重庆都市圈、武汉都市圈和关中平原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所形成的区域城镇化空间形态,共同构成了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小“钻石菱形”。一方面,创新区域政策调控机制。对大小“钻石菱形”地区的欠发达省际毗邻区域,可加大财政转移支付、提供税收优惠及金融支持,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对生态敏感区域,实施严格的生态保护政策,鼓励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另一方面,健全区际利益补偿机制。通过财政拨款与社会捐赠设立区域发展基金,配套地区税收返还与转移支付政策,支持“钻石菱形”地区欠发达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构建稳定的生态保护补偿资金投入机制,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作者系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院长、财经研究所所长,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
京津冀协同发展
须在优化提升首都功能等领域取得新突破
□ 李国平冯雨雪
作为国家区域重大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10年来,不断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模式,在交通、产业、生态三大率先突破的重点领域已取得积极进展。“轨道上的京津冀”基本上从蓝图变为现实。2023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4万亿元,是2013年的1.9倍。
但是,应清醒地认识到,京津冀在进一步挖掘区域经济增长潜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缩小内部发展差距,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健全区域生态环境建设长效机制,加大区域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增强北京对天津、河北的创新溢出,发挥好全国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发力。
作为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地区,京津冀应积极提前谋划协同发展。当前,国际环境日趋复杂,科技竞争日益激烈,京津冀在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中的地位愈发重要。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了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科技前沿的发展将进一步提升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地位,也将提升京津冀整体创新水平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在国际局势与科技革命的挑战与机遇下,京津冀协同发展被赋予更大的责任,也对培育竞争优势、提升区域吸引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实现“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动力源”的重大使命,“十五五”期间京津冀协同发展应在几大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
在优化提升首都功能领域,通过“一核两翼”建设,有序有效实现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北京城市副中心与雄安新区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提升优化首都功能。
在科技创新领域,优化三省市科技创新功能定位,推进区域协同创新,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和园区布局,推动形成具有强大引擎作用的京津雄创新三角。
在产业发展领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深度融合,理顺产业发展链条,处理好北京制造业疏解与津冀协同、承接的关系,形成地区间合理的产业分工和联动机制。
在空间布局领域,构建大中小城市分布合理的多层级城镇体系结构,建设合理的区域分工与协作体系,明确不同等级类型城市的功能布局,促进城市之间的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的充分流动。
在生态环境建设领域,强化顶层设计,推动京津冀产业结构向低碳化转型,以创新驱动京津冀产业绿色化发展,推动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的协同立法,提升区域生态治理水平,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上做好先行和示范。
在社会民生领域,探索跨区域统筹基本公共服务互惠共享制度以及共享共营新模式和新业态,着力打破行政壁垒和体制障碍,建立与完善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资源统一管理和协调机制,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做好先行和示范。
(李国平系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冯雨雪系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更好发挥粤港澳大湾区
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
□ 贾善铭覃成林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地位更加稳固,已经成为新时代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窗口、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载体、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一是经济发展成效明显,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4万亿元,达14.05万亿元,较2019年增加3.04万亿元;二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持续深化科技合作,推动形成更加有利于科技要素流动的环境,使得人才、资金和数据等各类支撑科技发展的要素加速流动,大湾区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三是合作发展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积极推进优势互补、错位提升、融合共进,合作发展不断深入。
“十五五”时期,粤港澳大湾区将面对外部压力有增无减、转型阵痛仍然存在、发展活力亟待增强、统筹协调难度较大的挑战。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已经具备了更好应对上述挑战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迎来了更好的机遇。首先,国家大力支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强化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等,为粤港澳大湾区更好发挥作为全国多极网络空间发展格局中的增长极作用提供了保障。其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产业规模化、新赛道加速化、生产效率提升化”,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再其次,我国主导的国际合作为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在更高起点和更高水平上拓展发展空间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国际环境;最后,以数字经济、绿色发展和智慧社会建设为主要方向的世界经济发展转型,为粤港澳抢抓转型时机提供了更有利的环境。
“十五五”时期,粤港澳大湾区要围绕“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的定位,以及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的要求,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框架下,系统谋划发展的四个总体思路:一是通过加快改革创新和科技发展,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凝聚发展合力,成为创新发展策源地和发展理念创新发源地;二是通过加快经济转型和结构转换培育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提升发展活力;三是通过合作创新和统筹协调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夯实深度融合发展的基础;四是通过推动要素更加自由流动和空间结构优化,进一步优化空间组织,助力高度一体化发展。在总体思路指导下,坚持创新驱动、改革引领、开放促进、协调联动、绿色发展的原则,统筹做好加强制度创新、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打造多极网络空间发展格局、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要素高效流动、优化政策协同体系、推进国际高端人才集聚等各项工作。
(贾善铭系暨南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覃成林系暨南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
聚焦科技创新产业协同
持续激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动能
□ 刘乃全
自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长三角加快区域发展步伐,展现出强大的动力和潜力。战略升级显著推动了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可持续发展,极大增强了区域经济的活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进一步聚焦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并重视环境与生态保护,旨在通过创新驱动模式,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质量与效益。同时,战略升级还强化了区域合作与政策协调,推动基础设施联通等区域一体化建设领域不断取得新成效。当前,长三角一体化正稳健前行,为实现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面向“十五五”,长三角一体化面临区域发展不均,环境压力、基础设施不足及产业同构等诸多挑战。为应对上述挑战,长三角须推动产业协同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整合区域资源,优化产业链,深化高端制造和科技产业融合。加强国际合作,吸引全球投资和技术。均衡教育资源,提供平等医疗服务,确保区域协调发展和可持续一体化。
面向“十五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应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加强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关键领域的研发合作,并推动基础设施与市场的一体化。着力推动交通扩建、能源和信息网络建设等重点工程,以促进区域内互联互通和经济活力。强化生态保护,推动绿色发展,通过推广绿色制造和低碳技术,实施无废城市和资源回收项目,提升生态环境质量。通过这些策略协调经济、社会与产业发展,响应经济转型需求,加快基础设施现代化,确保区域在未来发展中的竞争力和可持续性,从而为“十五五”及之后的一体化进程奠定坚实基础。
面向“十五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应聚焦顶层设计的统筹规划,有效应对行政边界分割带来的挑战。强调政策多领域协同发力,推动产业协同、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以及公共服务均衡,支撑区域跨越式发展。重视产业链协同,推动高新技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发展,优化供应链管理。以数字经济发展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经济转变。通过公平资源分配政策解决由发展不均带来的问题。通过连贯、成体系的战略部署,提高政策执行效率,实现区域内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
(作者系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财经研究所教授)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
进一步打造区域协作高水平样板
□ 欧璟华江凌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正处于新的发展起点,将锚定“一极一源、两中心两地”,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进一步打造区域协作的高水平样板,力求为全国发展大局贡献“川渝力量”。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十四五”期间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来看: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川渝两地形成了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相结合的现代产业体系;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交通基础设施大幅提升,高效便捷的区域交通网逐步形成;改革开放成果更加丰硕,区域制度性交易成本明显降低,跨行政区的利益共享与成本共担机制持续创新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持续推进,两地在生态环保方面深度合作、协同治理,不断构筑绿色低碳、和谐共生的生态体系。
面向“十五五”,川渝两地应当坚持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总牵引,锚定打造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和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一极一源、两中心两地”的战略定位,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进一步打造区域协作的高水平样板。
一是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作出部署,这为地处西部内陆的川渝两地带来了新的战略机遇。服务国家战略腹地建设,必须抢抓国家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机遇,协同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二是推进地区有效合作,提升经济圈整体发展效力。成渝地区需探索设立更加高效的跨区域协调机制,促进经济、交通、环保等领域的政策对接。通过加强行政协调和资源共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样板。
三是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战略高地。通过加强关键枢纽节点、提升信息化水平和通关便利化,推进多式联运体系建设,构建高效、广覆盖的内陆国际物流枢纽。成立区域协调组织,推进区域内产业链深度融合与技术创新合作,吸引跨国企业投资并提升国际化服务能力,共同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高水平开放。
四是推动高质量乡村振兴,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重点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推广现代农业科技,提高生产效率。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便利农产品流通和日常出行。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支持乡镇升级,促进产业集聚与升级,吸引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宜居的绿色城镇,改善居民生活品质。
(欧璟华系城市化与区域创新极发展研究中心综合办公室主任、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江凌杰系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