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当前成交额放量已于历次牛市相当
本轮“快牛”行情中,全A成交额一改此前在5000亿附近徘徊的颓势,迎来大幅攀升,10月8日,全A成交额近达到本轮最高水平的3.5万亿,约为9月18日成交额的7.2倍。
结合历史经验,过去5次牛市期间成交额均有明显放大,每轮牛市终点的成交额平均约为起点成交额的12.2倍。值得注意的是,每轮牛市进程中,当成交额触及峰值前,上证指数往往录得较为可观的增长,而一旦成交额触顶回落,后续涨幅便趋于温和。由此可见,成交额的变化不仅是反映市场情绪的晴雨表,也是预判行情转折的关键信号之一。
成交额和换手率,是观察行情的重要指标
换手率以及成交额一直都是衡量市场情绪的重要指标。从历史上看,当换手率和成交额出现大幅上升时,往往对应着市场从底部区域走出。如2005年7月、2008年11月、2014年7月、2019年1月,以及2024年9月以来的市场情况。
当然,当高换手率和高成交额后,市场大概率出现休整。但牛市当中的休整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牛市初期的休整,往往对应的是相对较长的时间。另一类是牛市中后期的休整,市场往往横盘2-3个月,宽幅震荡。
目前A股市场成交量萎缩至1.5万亿左右,虽然较前期有所下降,但仍处于相对活跃的水平。
牛市中后期的换手率休整,往往对应的是“横盘”
上涨速度较快的牛市中途,也经常出现交易量萎缩的情况,同时伴随着季度级别的“横盘”或“宽幅”震荡。如2014年12月交易高峰过后,市场盘整了两个月;再比如2005年的大牛市中,也存在2006年5月至8月,2007年1月至2月,2007年5月至7月的震荡。
牛市中后期休整虽然波动也不小, 但往往不会改变牛市的氛围。
牛市中后期的换手率休整中,有可能发生市场主线的交替
历史上看,牛市中换手率的波动往往更剧烈,每一次换手率急速上升后,往往伴随着快速下降,甚至有时换手率会回到行情启动前的水平。但每一次换手后,市场的交易主线往往会发生轮动和交替。
比如:在2020年,主线转变为电力设备;2015年,主线转变为TMT;2006-2007年的牛市中,主线在“五朵金花”和顺周期中不断转换,更多体现为轮动。
牛市初期的换手率休整中,往往需要更长时间来消化
牛市初期,一般都是伴随着风险偏好的修复和流动性的提升,以行业的普涨,以及估值提升为主要表现。在此阶段,宏观经济指标往往大多数偏弱,但投资者的共识是政策发力会改变悲观的“担忧”。
此时,若成交额和换手率大幅下滑,也意味着市场的风险偏好预期产生了较大的扰动,往往就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消化。等到中长期经济增长动力的预期改善,再度变为共识时才能结束“休整”的走势。
牛市初期的休整期中,没有强势风格,但行业已蠢蠢欲动
2019年全部A股换手率和成交额在初期快速上升后,走向休整的阶段。在接近一年的休整期中,市场并没有出现比较明确的风格转换,而是在休整期后选择了成长的风格。
但在休整期间,行业的表现已“蠢蠢欲动”,在休整期表现强势的食品饮料、家用电器,在后期仍然保持了较强的走势。
政策加码仍在验证期,给予市场足够想象空间
当前,全部A股交易量和换手率的下降使得部分投资者出现了“获利了结”的情绪,但从本轮“924”行情启动看,市场情绪和走势的锚点在于政策的加码。
随着12月政治局会议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渐行渐近,市场将再度形成“共识”。未来,政策加码或将给予市场足够的想象空间,市场或将围绕着赤字率是否超预期展开博弈。
长期看成效:狭义目标赤字 → 广义财政 → PPI → ROE
从过往历史来看,财政政策发力下,广义赤字率上行,PPI大概率会上行、A股的ROE也会有显著提升,从而对指数和经济周期类资产形成推动力。近期,10月经济数据发布,随着政策效果的显现,供需格局有所改善。往后看,尽管外需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但增量政策稳步落地效果逐渐显现,内需应能接力外需促进经济行稳致远,基本面环境的改善是检验后期市场向好的关键变量。
(文章来源:富国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