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人才是推动企业创新、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人社部等八部门15日发布《关于推动技能强企工作的指导意见》,旨在有效激发各类企业培养使用技能人才的主体作用,促进职工增技、技能增收、企业增效。
目前,我国技能人才总量已超2亿,占就业人员总量26%以上。但是技能人才长期数量不足,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供给与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
针对部分技能人才供给与企业需求不相适应问题,意见提出“打造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即由企业出岗位、出标准、出师傅,学校出学生、出教师、出教学资源,政府出政策、出服务、出管理。
“通过企校政三方联动,打造产业、教学、评价衔接融通的技能生态链,可以有效促进企业培养用人、院校学生就业、职工技能提升之间的融合发展。”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负责人说。
在技术工人中,提升高技能人才数量和质量是重中之重。意见提出,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和大国工匠人才培育工程,鼓励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统筹利用多渠道资金资源,依托具备条件的企业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等。
记者了解到,相关部门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国新培育领军人才1.5万人次以上,带动新增高技能人才500万人次左右。那么,企业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有什么政策支持?
据介绍,到2025年末,全国将重点支持建设400个以上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优先支持在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托育、护理、康养、家政等民生重点领域建设基地。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建设单位,按程序评审备案公布后,中央财政将分类分档给予300万元至700万元补助。
随着数字化浪潮加速演进,企业用人要求不断攀升,对技能人员的基本素质、操作水平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新要求。
对此,意见提出,下一步将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集成电路、数据安全等领域挖掘培育新的数字职业序列,同时还将实施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开展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和数字人才技能提升工作。
为增强技能就业吸引力,推动“技高者多得”,意见对完善企业技能人才工资分配制度、加强表彰激励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以技能为导向的激励,推动实现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贡献突出者多得,将充分激发人才成长动能和创新活力,对劳动者、企业和社会都有积极影响。”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工资收入调控研究室主任王霞说。
意见要求指导企业将职业技能等级作为工资分配的重要参考,推动工资分配向关键岗位、生产一线和急需紧缺的技能人才倾斜。引导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和岗位分红、股权激励等中长期激励办法。
结合实际将企业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纳入地方人才引进目录和城市直接落户范围。政府特殊津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等评选和荣誉向企业一线高技能人才倾斜。
人社部表示,下一步将加强与相关部门政策协同,在资金、项目、金融等方面凝聚政策合力,细化落实举措,共同推动意见的各项政策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