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搞脑子的外科医生。”15日下午,在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黄浦代表团联组审议上,市人大代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院长毛颖的开场白,引来一片笑声。
这位临床科学家、医院管理者的发言,围绕着的是当下热得发烫的领域之一:脑机接口。
他很自豪地告诉大家,依托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目前团队已经完成了3例脑机接口病例的临床验证,协助运动功能的恢复和语言解码。
人们听说“脑机接口”,很大一部分是来自那部科幻片《黑客帝国》。电影里,脑机接口技术被描绘成一种可以让人类与计算机直接交互的设备。回归现实,“脑机接口”又该如何理解呢?
一款申城企业研发的大模型是这样解释的:这是一种在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创建信息通道,实现直接信息交互的新兴技术。它通过记录装置采集颅内或脑外的大脑神经活动,并通过人工智能模型等算法对神经活动进行解码,解析出其中蕴含的主观意图,再输出相应的指令,操控外部装置实现与人的主观意图一致的行为,并接收来自外部设备的反馈信号。
“脑机接口在临床上也有应用场景。”毛颖解释,针对丧失了部分功能的病人,比如截瘫后手脚功能丧失、中风后语言功能丧失等。
在三位患者中,有人在气囊手套辅助下用手拿起杯子喝水;有人被电脑解码识别脑中所想“2025新年快乐”,并发出指令操纵机械手做出比心动作……在毛颖看来,在患者手部功能得到改善后,下一步就是希望他能站起来,而这,需要在患者与医生团队的配合间慢慢达成。
作为神经科学、先进材料、微纳制造、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最前沿技术代表,脑机接口的每一次突破都是多学科碰撞后的产物。毛颖的表达则更为直接:“这不是一个人能做,也不是一个团队能做,而是需要一批人——一批医生、一批科学家、一批材料制造的企业,大家联合起来。”
毛颖在国际脑机接口大会上作分享
在前不久举行的,首次来到亚洲的国际脑机接口大会上传出消息,我国自主研发的NEO脑机接口设备2025年有望在全国约10个中心、30-50例脑机接口植入手术中。不过,毛颖反复向记者强调,在脑机接口临床应用中,科学伦理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方面,上海已经开展了大量工作,此次人大会上,毛颖也提出如何完善伦理工作,“一是必须符合手术的适应征,二是必须充分尊重患者的医院,这两个‘必须’是开展脑机接口临床诊疗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伊始,几大利好政策出台,北京、上海相继发布行动方案,针对脑机接口领域关注的监管政策、临床试验、产业集群、商业化、产业链等给出了明确发展方向。
记者对比两地下发的《行动方案》,在“发展目标”部分,都提到了2027年和2030年两个时间节点。其中,上海的目标是2027年前,半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在国内率先实现临床应用,侵入式脑机接口研发取得突破,脑机接口创新生态初步构建;推动5款以上侵入式、半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完成医疗器械型式检验……形成脑机接口产品与检测评价标准规范;2030年前,脑机接口产品全面实现临床应用,系列侵入式、半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进入医疗器械注册审批阶段,打造国家级脑机接口产业发展集聚区。
市人大代表、华山医院院长毛颖
在黄浦代表团联组审议中,毛颖代表真诚地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要做好产品。现在国内与国外顶尖水平的差距,或许就在材料上,要用好上海的综合产业优势,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力争突破几个关键节点,通过打造一些“上海牌”脑机接口产品,引领产业的发展。
二是要建好基地,紧贴临床。据悉,上海已在考虑布局脑机接口产业聚集区,整合医院、科研和投资人的资源,吸引一批企业与人才落户,形成研发、认证、临床“一条龙”的生态的搭建。
三是要完善政策,简化审批的流程。特别建议对于高风险的探索性临床研究设立保险基金,为符合文件规定开展的临床研究给予保护,免除研究者和受试者双方的后顾之忧。
毛颖说,上海一直被人叫作“魔都”,可现在越来越觉得,该叫“模都”,这个“模”可以指大模型,也可以指新模式。作为产业集聚地、营商环境的优等生,“模都”理应创造面向未来产业发展的新模式,让“上海牌”脑机接口在国内率先落地。
具备系统集成创新优势的中国,能否在脑机接口这一未来产业真正做到国际领先,所有人都在期待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