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多家企业的入场,核药赛道持续升温,尤其是今年以来,制药企业诺华以近2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放射性配体疗法(RLT)公司Mariana Oncology(以下简称Mariana)后,本月又投资2亿美元建立放射治疗生产基地、扩建原有工厂。远大医药、中国同辐等龙头企业也在核药领域交出了不俗的业绩。
核药又称放射性疗法,近年来由诊断用产品开始用于治疗层面,可以实现对癌细胞的精准打击和高效清除,目前已应用于前列腺癌等癌种的治疗。
赛道升温多企业重磅布局
由于能够精准识别并杀死癌细胞,放射性疗法被形象地称为具备精准打击肿瘤细胞能力的“肿瘤定位导弹”,这也带动了核药赛道的热度,多家企业都在布局。
多家外媒报道,制药巨头诺华上周开始在美国建立放射治疗生产基地。新工厂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加上要扩建此前的两个工厂,预计投资总额将超过2亿美元。今年5月,诺华还宣布以10亿美元的预付款和高达7.5亿美元的潜在里程碑付款收购Mariana公司。作为一家放射性配体疗法开发公司,Mariana已经开发了一系列针对广谱实体肿瘤的新型基于多肽的放射性药物,并在生产能力、广泛的同位素供应链和新型制剂方面亦有投资。借助此次收购,诺华将获得Mariana公司包括从苗头化合物优化到早期开发的一系列RLT项目,涵盖乳腺癌、肺癌等多种实体瘤适应症。
另一家企业百时美施贵宝也在大手笔布局,今年以每股62.50美元的价格现金收购RayzeBio公司,总股本价值约为41亿美元。RayzeBio在基于锕(Ac)的放射性药物治疗领域处于创新领先水平,在研项目涉及适应症包括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Ts)、小细胞肺癌、肝细胞癌和其他癌症。RYZ101用于SSTR阳性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试验已经进入3期,该药有望成为全球首款锕-225核药。
核药又称放射性疗法,是指含有放射性核素,供医学诊断和治疗用的一类特殊药物。国内放射性药物市场也在不断扩容。据《2021-2027年中国放射性药物产业发展态势及投资决策建议报告》,2014年-2019年中国放射性药物产值逐年增加,2019年中国放射性药物产值为36.11亿元,较2018年的29.94亿元同比增长12.79%。照此估计,中国放射性药物市场规模2023年已达78亿元。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已经有32款在研放射性药物,远大医药、中国同辐等企业也开始在核药领域尝到甜头。
远大医药2024年中期业绩显示,得益于公司核药抗肿瘤诊疗板块收入的上涨,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约15.6亿港元,剔除汇率影响同比增长58%。另一家企业中国同辐上半年的营收规模突破了28亿元,再创新高,其中显像诊断及治疗用放射性药物方面实现收入8.64亿元,同比增长5.8%。
精准识别并杀死癌细胞
自1896年贝克勒尔首次发现放射性物质以来,放射性核素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探索至今已经历了一个多世纪。进入21世纪以来,传统的核药,例如碘-131(碘化钠)、镭-223(氯化镭)等在临床治疗上开始了广泛应用,以镥-177为代表的创新放射配体疗法近年来进展明显,目前已经在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和前列腺癌治疗中证明了疗效和安全性。
放射配体疗法,实际上是一种偶联药物,是将放射性核素的螯合物偶联在能够与肿瘤特异性结合的分子上,进而精准识别并杀死癌细胞。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徐涛教授介绍,放射配体疗法目前已经被成功用于晚期转移性去势前列腺癌的治疗,这主要归功于对PSMA——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的研究,这是一种表达于前列腺上皮细胞的前列腺膜特异性结合蛋白,被证实广泛表达于前列腺癌,同时约80%的前列腺癌患者存在PSMA过表达,且PSMA的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的疾病进展高度相关。
同其他药物和疗法不同的是,放射配体疗法对运输要求极高。
通常来说,放射性同位素需要在特殊的核反应堆或发生器中生产,然后运往生产设施,通过一种称为放射性标记的化学过程将放射性同位素与肿瘤靶向配体结合在一起。合成品通过质量检测后,会被包装到特殊的铅屏蔽容器中,作为“即用即给” 的放射配体疗法运往医院或诊所。由于有效期有限,要求从生产到使用的整个过程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任何生产或运输过程中的中断或特殊情况,如海关检查、天气影响等,都可能导致药物失效,从而延误患者的治疗时间。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主任霍力教授认为,随着核医学诊疗一体化的发展,以放射配体疗法为代表的放射性药物极有希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新支柱,改变癌症治疗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