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08 12:43:30 股吧网页版
小米汽车工厂大量招聘!月薪最高1万 年底13薪!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王小伟


K图 01810_0

  小米汽车人力服务商处最新传出消息,在提出2024年新车交付目标冲刺12万辆后,小米汽车工厂正在大量招聘工人,开出了月薪最高可达1万元、年底13薪等待遇条件。

  小米方面虽然对此未作明确回应,不过雷军曾在今年4月底北京国际车展上做出过类似表态。当时在发布会现场,雷军曾发布求贤令,诚邀天下英才加入小米,打造梦想汽车。

  目标越定越高

  小米汽车打响汽车人才争夺战,重要背景还是在于小米汽车的持续火爆。

  在日前举行的2024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上,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透露,小米汽车首月锁单8.8万辆,超出预期。小米SU7首月即今年4月交付量达到7058台,5月交付8630台。从6月开始,小米汽车工厂开启双班,确保6月单月交付超过1万辆。

  近期,在小米业绩发布会上,小米对年度目标进行了更新:要保证全年交付10万辆,冲刺交付12万辆目标。

  有汽车业内人士对e公司记者分析说,从公布的月薪来看,小米汽车的待遇具有优势。“由于订单量充足,现在大量招聘的可能是普工工种。从最高可达上万元的情况来看,在汽车行业具有较高吸引力。”

  此前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曾对小米汽车工厂进行过探营。小米汽车工厂位于北京亦庄,小米SU7就是从这里诞生,而后走向全国。在产能“拉满”后,小米汽车工厂每76秒就有1辆新车下线。

  小米汽车工厂并不止于制造,而是一个功能很全的集合体,集生产、研发、测试、销售、体验于一体。从逻辑推演,新招聘员工绝大部分将在这里消化,工作岗位会涉及总装车间、焊装车间、涂装车间、车身车间、电池车间、全自动化车间等等。

  从小米汽车App来看,目前小米SU7的产能依旧紧张,SU7和SU7 Pro锁单后预计28—31周交付,SU7 Max锁单后预计33—36周交付,最长要等到8个月以后。

  应对产能不足

  在小米汽车火爆出圈后,如何应对产能问题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从目前来看,相关路径渐渐清晰:

  首先,为应对产能需求,小米汽车开启加班加点。尤其从6月开始,工厂开启双班制度。

  其二,进行大规模的招工,涉及技术工人、生产线操作员和质检员等方面,以确保生产线的畅通和效率。

  第三,二期工厂加速推进。此前e公司曾报道,小米汽车二期工厂按部就班地推进。目前这一区域已经进入拆迁阶段,标志性建筑“房辛店”的牌楼已经被拆除。按计划,小米汽车二期工厂将在2024年动工、2025年完成。

  至于未来会否出现代工等新手段,有待时间给出答案。

  小米汽车的大规模招聘,放在行业视角下考量,有一种“逆行”意味。

  在汽车行业竞争进入白热化的当下,部分车企为了应对竞争,“裁员”成了最为直接的缓解方式。从公开信息来看,特斯拉宣布在全球范围内裁减超过10%的员工,福特中国也在日前被传(变相)裁员,规模超过1300人,理想等新势力也于近日被爆出在进行人员优化等消息。此外,还有车企因为影响了产品研发测试,开始召回部分被裁员工。

  有产业人士认为,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多数车企的日子都不好过, “裁员广进”或许会成为继“价格战”后的又一车市主旋律。

  紧急回应事故

  随着小米汽车关注度持续不减,任何一次突发状况都会被火速关注。

  6 月 7 日上午,海口市美兰区美苑路春江壹号小区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交通事故。监控视频显示,一辆小米 SU7 电动轿车在驶出停车场时突然冲向非机动车道正常行驶的电动车和路人,造成一死三伤。

  随后,小米汽车发布声明:

  1、相关事故发生后,我们已经第一时间介入,正积极配合警方进行查验、勘察。

  2、经配合警方调取车辆后台数据,事故发生时车辆各项状态正常,制动踏板状态正常,加速踏板处于持续下踩状态。我们已经向交警部门提供了事发时的车辆数据报告,后续将积极配合协助警方的调查,有相关结果,我们也将及时披露。

  3、相关媒体在没有了解事实、数据的情况下,轻率描述“车辆失控”、“刹车失灵”等言辞,已严重失实。

  4、我们将诚恳、妥善配合车主及相关事主关于此事故的善后事宜。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