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15 15:32:50 股吧网页版
小米SU7交付周期长已催生“订单黄牛” 二手市场溢价出售
来源:财联社

K图 01810_0

  日前,小米汽车销量连续下跌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

  据中国市场新势力品牌销量榜单统计,小米汽车的销量连续两周出现明显下滑。数据显示,小米汽车6月最新月销量为2100辆左右,略低于上周的2192辆,在造车新势力中排名第8。

image

  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在微博上对此回应称:“自从小米汽车SU 7上市以来大家都很关注,几乎每过几周都会有媒体报道销量下滑。其实的锁单数量每天都有稳定新增,作为一个汽车新品牌来说,目前仅有单款车型,而且目前全国交付中心数量十分有限,每周还能上交付量排行榜,交付压力当然是极大的。”

  此前小米官方宣布从6月起,小米汽车工厂正式开启双班生产,提拉产能;同时,为了加速定单与生产匹配效率,将于6月5日0点起,将大定锁单犹豫期从7天缩短至3天(72小时)。

  此前,在2024Q1业绩会上,卢伟冰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有信心在六月当月交付超过1万台,并确保2024年全年交付超过10万台,并挑战全年完成12万台的目标。

  日前,财联社记者走访了深圳地区的小米之家,门店销售称确实有等待时间太长放弃下单的用户,但他也表示会有交付时间提前的情况出现。交付周期长也催生出了倒卖订单的黄牛,根据交付周期的长短价格会有所差异。

  记者还注意到,小米SU7在二手车交易市场热度虽然下降,仍普遍处于溢价销售的状态,目前仅有部分车商为了引流宣称低于原价出售。

  交付周期长,黄牛出手倒卖订单

  财联社记者发现,在小米汽车App上锁单小米SU7任意车型,排产周期都已经达到了28周以上。

image

  有小米汽车的预定车主表示:“完全看不懂订单交付的顺序,感觉App上的预计交付时间并没有实际的参考价值。询问销售交付到哪一周订单,对方说属于内部机密,无法透露。”

  “交付顺序完全是按照下单顺序决定的。”据小米汽车门店销售介绍,现在下定锁单基本都要排队等待8个月,但后期因为产能上升确实也有提前的情况,也有些消费者可能因为等待时间太长而放弃下单,“这些都是很正常的情况。”

  有业内从业者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如果买一辆车要等超过三个月才能提车,那么用户就很容易被其他厂商以各种形式截胡,比如此前问界和蔚来就针对已经下定小米SU7的消费者提供5000元补贴,吸引下单。为了尽量避免订单流失,缩短大定犹豫期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这招小米已经用上了。”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漫长的提车周期,“黄牛”们瞄准已经排产的小米SU7订单,进行倒卖和提供“一手车”过户需求,根据交付时间不同,单笔订单价格在800–10000元不等。

  小米汽车此前表示,一旦车辆进入生产阶段,用户信息无法修改,买家只能通过过户形式购买,换句话说,这些订单只能以二手车的形式进行交易。

  有黄牛则对财联社记者透露,有办法可以帮忙“转订单”,买卖双方无需过户即可上牌,避免新车变二手车。“我们也回收一些交付周期比较长的订单,因为4月之前的订单是有赠送权益的,比如冰箱、音箱、真皮座椅还有电动尾翼等等。”

  二手现车仍溢价,小米工厂忙招聘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小米SU7的二手现车大部分仍处于溢价状态,有部分车辆则是原价出售。

  一名二手汽车经销商则告诉财联社记者,虽然小米SU7的热度下降,溢价减少了一些,但基本没有低价售卖小米SU7的,“那些基本都是引流的,你打电话过去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

image

  他还建议财联社记者,二手车的本质是性价比,没有性价比,就不买二手车,“新车是值得等待的。”

  目前来看,小米SU7的交付速度在稳步提升中。根据现有公开的数据,在4月份交付了7058台,5月份交付了8630台,截至6月13日,小米汽车官方宣布,累计交付量已突破20000台。

  对于72天交付2万台小米SU7的速度,王化在微博上表示,6月小米的单月交付将突破1万台,全年将保障交付10万台,冲刺12万台!

  按照已经公开的数据计算,小米SU7预计在6月底完成2.7万辆的交付。按照设定的12万辆交付目标,小米汽车工厂需要在今年剩下的6个月里,完成月均1.55万辆交付。

image

  招牌平台的信息也显示,小米汽车工厂正试图不断扩大产能。目前,小米汽车工厂已经在招聘平台上发布了大量岗位得招聘需求,包括总装车间、焊装车间、涂装车间、车身车间、电池车间、全自动化车间等多个岗位,平均月薪在6500元至8000元之间,最高的叉车工甚至能拿到万元月薪。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