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吧首页 > 李宁吧 > 正文
  •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5-31 15:43:10 股吧网页版
“幕后”硬核科技秀到台前 李宁的专业运动新篇章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黄兴利


K图 02331_0

  文/黄兴利

  自1990年首次亮相顶级赛场的璀璨时刻起,直至2024年初夏以震撼的“科技大秀”形式彰显实力,李宁品牌历经34载科技创新之旅,终于揭开了其科研背后的神秘面纱。在5月29日盛大举行的“以我为名科技李宁”主题科技大秀中,李宁公司首次集中展示了品牌创立以来在运动科技创新领域的辉煌历程与累累硕果,并发布了三大引领行业的最新创新成果,充分彰显了其专业强大的科研实力。

  “李宁品牌的发展和专业科技创新是密不可分的一体两面。品牌创立以来,持续积累了行业领先的体育行业洞察力、运动项目理解力、运动产品研发开发能力。如何不断满足运动需求、把握运动趋势,更好地为运动员和广大的运动爱好者服务,是李宁永远的课题。”李宁集团执行董事兼联席CEO钱炜在科技大秀现场演讲中表示。

  作为最早在国内创建独立设计开发中心的中国运动品牌,李宁深知,科技创新这件事情做起来很辛苦,需要时间,需要投入,会面临很多挑战,也不一定能马上得到回报。“但李宁‘敢于想象、不懈追求、赢得突破’的品牌精神告诉我们,要相信时间带来的力量。”钱炜说。

  “幕后英雄”走向前台

  活动现场,李宁匠心独运地铺设了一条璀璨夺目的“李宁科技之路”,这条道路,巧妙地通过墙面上的经典产品布局和玻璃地板下精心陈列的产品零部件,构建出一条令人叹为观止的时空隧道。它宛如一条历史的河流,引领着观众穿越李宁品牌波澜壮阔的岁月,品味里程碑式的科技创新成就,欣赏引领潮流的经典鞋款的迭代之美。以“科技编年史”为线索,这条科技之路精妙绝伦地展现了李宁品牌30余载在科技创新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所结出的累累硕果。

  沿着这条蜿蜒的科技长廊,观众会进入到会场周边的互动体验区,亲临其境地领略李宁品牌沉甸甸的“科技之韵”。在这片精心打造的李宁科技“体验场”中,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六大独特的科技“体验场”,巧妙地展示了碳核芯、最速曲线系统、李宁弜、GCU、超、极限丝这六大创新科技,各个板块内,都设置了一系列富有创新性和趣味性的互动装置,吸引场内观众热情“打卡”体验。

  李宁科技体验场现场

  值得一提的是,在互动体验区,曾经隐身“幕后”的研发工程师们也走向“前台”,面对面向参观者介绍李宁最新的研发成果及心路历程,让来宾们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科技为产品带来的质的飞跃,在运动中展现出的非凡性能,同时深刻领略到科技赋予产品的无限创新魅力——这不仅仅是李宁对30余年来科技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一次科技的秀场,一次品牌实力的展现。

  钱炜表示,这次科技大秀在李宁品牌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它首次集中展现了李宁三十多年来在运动科技创新方面的历程与成果。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中国品牌科技创新的道路上,李宁既是见证者、参与者,也是推动者。

  李宁集团执行董事兼联席CEO钱炜

  “1990年,中国向世界打开体育、文化交流的大门,李宁也逐步开始亮相世界顶级赛场,助力中国运动员不断登上最高领奖台。”在发布会伊始钱炜如此回顾道。

  “在一次次并肩作战的实战中,我们亲身感受到专业科技的力量。因此在1998年,李宁正式成立佛山产品设计开发中心,成为国内最早创建独立设计开发中心的中国运动品牌,李宁的科技创新也开启了无限可能。”钱炜谈及李宁研发的初心。

  李宁品牌之所以能在众多运动品牌中独树一帜,其根本原因在于对运动、专业、功能、科技的不懈追求,这些元素深深烙印在品牌的基因之中。钱炜进一步指出:“李宁品牌,以体操王子李宁先生的名字命名,始终承载着运动员精神。这种精神流淌在品牌的血液里,激励着我们深入理解运动需求,追求卓越的运动表现,不断为运动员及广大运动爱好者带来更出色的体验。”

  两大创新引擎

  如果说科技大秀上的“科技之路”与体验区是李宁品牌34年来科技创新成果的历史缩影,那么在现场大放异彩、对外官宣的“黑科技”则是李宁当前科技实力的真实写照。

  在5月29日这场科技盛会上,李宁又对外发布了三项最新的创新成果:搭载双层超级碳板和全新超大弜结构的绝影3代弹速跑鞋、为前掌跑法而生的超级竞速跑鞋产品龙雀,以及防暴雨双透纳米科技。另外,李宁还对外透露其在鞋环保科技上取得突破,将推出全降解的专业运动鞋。在这些令人瞩目的创新成果背后,做出支撑的正是李宁两大创新引擎——由科技研发和运动科学研究两大板块构成的技术平台。

  “李宁之所以能在功能科技上不断推陈出新,产品矩阵不断迭代升级,离不开其完善的体系和底层技术平台的支撑。技术平台上的运动科技研究和科技研发是两大支柱,两大引擎,它们为李宁的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李宁集团鞋研发创新系统总经理徐剑光表示,同时,李宁还具备将这两大引擎的科研成果进行整合应用的系统工程能力,这使得李宁的创新成果能够迅速转化为实际产品,为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价值。

  李宁运动科技创新号“双引擎”创新管理模式

  事实上,自2019年李宁、GCU科技研发取得重大突破以来,李宁品牌继续投入大量资源,其科技创新开始进入了高速发展的轨道,搭建起中底、大底、鞋面、结构等四大科技平台,不断自我迭代,精益求精,实现从科技到产品的转化能力。

  以李宁核心科技之一的中底科技为例,在运动鞋行业的数十载历史长河中,国际品牌在中底科技上始终占据传统优势。然而,自2004年李宁品牌推出首个自有中底科技起,便踏上了不断超越自我的征程。2019年,李宁在国内运动鞋界率先推出新一代超临界发泡中底技术——李宁轻弹科技,这一创新不仅彻底颠覆了传统中底技术,更在第一代超临界发泡中底的基础上实现了质的飞跃,引领了整个行业中底科技的新方向。这一里程碑式的突破,也为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上树立了崭新的标杆。

  在科技大秀现场,李宁再次对外秀出其在科技之后的重大突破——新一代超科技。这项技术的创新之处在于,它在不降低材料强度的前提下,将材料密度大幅降低了30%到50%,突破0.07g/cm ³的行业极限,使得鞋款在脚感上更加轻弹。同时,超材料的泡孔更加细致均匀,表皮致密性更强,外观质地更加细腻顺滑,为运动爱好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穿着体验。

  正是因为不断推出竞争力强、科技含量高的产品,推动李宁鞋类业绩迅猛增长。自2019年起,李宁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其鞋类业务营收也随之实现了飞跃。具体而言,与2018年相比,2019年李宁鞋业务营收同比增长高达32.3%,从46.01亿元跃升至60.85亿元。更令人瞩目的是,李宁鞋业务营收占比也在逐年攀升,从2018年的43.8%提升至2023年的48.5%。到了2023年,李宁鞋业务营收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33.9亿元,约为2018年的2.91倍。

  此外,在产品方面,李宁跑步、篮球等核心鞋产品IP的销量也屡创新高。2023年,这些核心鞋产品IP的销量突破了1200万双的大关,其中超轻、赤兔、飞电三大核心跑鞋IP全年总销量更是高达900万双,充分展现了李宁鞋类产品的卓越品质和广泛的市场认可度。

  提前布局未来

  如果说“科技之路”是李宁品牌34载科技创新历程的成绩单,那么在高分的背后,是李宁对于未来科技的深谋远虑与前瞻布局。

  以李宁鞋底结构科技李宁弓为例,2004年李宁推出首个结构减震科技“李宁弓”,广泛使用于篮球、跑步、网球等专业鞋款,2020年李宁弓焕发新春,以李宁双弓——李宁弜(jiang,四声)科技形式回归江湖。李宁弜科技是李宁独有的异型结构科技,将结构减震与材料减震相结合,打造极致储能回弹的功能体验,开创了弹速跑鞋新赛道。

  “更新升级的弜科技已经进入测试阶段,明年大家一定可以看到。上市一代、研发一代、预研一代已经成为我们的要求。”徐剑光在科技大秀现场透露。在他看来,产品创新走到今天,科技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才能做到未来科技领先、产品领先,很大程度取决于我们今天对研发创新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和选择。

  据悉,基于运动科学研究成果应用的创新是李宁当下及未来的重点发力方向,徐剑光在现场强调道,“基于运动科学研究成果应用的创新是没有上限的,它更考验一个品牌对运动的理解、对产品的理解和对科技研发及应用的驾驭能力,考验研发团队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融合和项目创新与实施能力,将是运动品牌未来产品研发升级的必经之路。”

  科技李宁三大创新应用实力

  以碳核芯科技为例,这一创新性结构科技是李宁针对篮球运动独家研发的、碳一体的创新性结构科技,打破了常规篮球鞋碳板中底的应用形式。据介绍,科研团队在研发碳核芯科技时,深入研究了篮球运动中不同位置、不同打法的运动员的能力特点,发现他们对鞋子的功能需求存在显著差异。基于这样的认识,科研团队针对篮球运动中的启动、急停、变向、侧切、跑动、起跳等动作,反复试验和摸索,最终将碳一体成型的工艺创新应用于产品中,实现了产品功能的完美呈现。而碳核芯科技的结构设计创新也得到了行业高度认可,摘得了今年的IF工业设计大奖,这是李宁品牌首次也是行业罕见地以科技系统整合的概念获得该奖项,充分证明了其科技含金量。

  而碳核芯科技在未来也会有更大空间。据透露,李宁品牌在完成羽毛球、乒乓球、跑步、高尔夫等不同品类运动特征的研究分析后,计划将碳核芯科技扩展应用于这些运动品类。同样的科技,因不同运动品类的不同功能需求,进行定向研发,使其具备强大的扩展性。

  除了运动品类扩容能力之外,李宁科技创新还拥有品类产品矩阵化和产品系列迭代的能力。

  这正是李宁品牌“黑科技”最内核的魅力和能力所在,也是李宁面向未来的信心。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