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3-04-20 07:00:25 股吧网页版
绿色创意激发新时尚灵感 走进“布衣视界”,看江南布衣如何探索织物新天地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孙晶

K图 03306_0

  文/羊城晚报记者孙晶

  日前,在江南布衣2023年“布衣视界”体验日活动中,江南布衣联合WGSN、融设计图书馆针对发布的《布尽其用材料趋势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现场解读时显示,“源启自然、超凡古今、再造创新”是2023年的三大时尚趋势。

  2025年服装市场将达24万亿

  有机构数据显示,未来中国服装行业的发展将持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预计到2025年,中国服装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4.3万亿元,较2018年增长约23.4%。

  在如此大规模的消费市场中,中国的服装企业如何落实“双碳”战略既有助于服装产业及全产业链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又能够加速形成以绿色、低碳、循环为特征的新经济形态。当前不少从业者开始了加速探索。

  今年时尚呈现三大趋势

  在“布衣视界”体验日活动现场,WGSN咨询顾问刘芝澍对《白皮书》进行了现场解读。她介绍,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渴望“身体向自然、精神向内心”,希望通过回归传统文化、回归山水自然来表达对自我心灵的追求。自然、传统、疗愈,逐渐成为最受消费者认同的时尚生活态度。

  这种回归传统与自然的时尚生活态度恰恰可以从东方美学中找到自己的根脉。传承千年的东方服饰文化,无疑是传统纹样与织造工艺的宝库,为时尚品牌和设计师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创作灵感。

  “源启自然、超凡古今、再造创新”,是白皮书所预见的2023年三大时尚趋势。目前,包括江南布衣在内越来越多的时尚品牌正在用各自的创意语言进行创作和探索,共同推动可持续时尚的发展。

  更多探索深入全产业链

  据介绍,“布尽其用”项目是江南布衣携手融设计图书馆开展为期五年的合作,从“织物(布)”这一材质出发,对传统面料及其创造语境、工艺细节进行系统化的记录、梳理、研究和总结,尝试结合现代设计和先进制造技术让传统面料和传统工艺,甚至很多是非遗工艺得以延续,并通过多元化的当代艺术表现形式,把这些珍贵的服饰文化介绍给更多受众,实现“布尽其用”。

  对于江南布衣的尝试和探索,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染织与服装系系主任、副教授郎青表示:“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研究,‘布尽其用’的研究方向非常契合当下的设计趋势,对于年轻设计师也有现实意义的启发。”

  据了解,江南布衣的“布尽其用”项目的线上图书馆计划于今年6月上线,它将为行业留存系统的织物研究成果。

  除“布尽其用”项目外,其实江南布衣曾在2018年尝试创立环保品牌REVERB,为消费者提供“零浪费的时尚”,迈出了探索可持续时尚的第一步。另外,为有效提高面料利用率、减少面料浪费,江南布衣在2020年成立芝麻实验室,致力于再想象、再利用、再创造,通过创意将库存面料、边角面料设计成家居用品、玩偶摆件乃至艺术装置作品。

  服装企业释放循环时尚信号

  提高消费者对服装生命周期及其影响的认识被描述为“时装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希望”。事实上,提高消费者对服装可持续性问题的认识可以改变他们的行为。但是服装行业的可持续问题是一个涵盖多方面,多角度的复杂性问题。服装企业目前频频释放出循环时尚的积极信号,这将有利于提升绿色经济形态下中国服装行业的参与度与话语权。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现代企业寻求长期存续的基础,企业需要协同多方资源以实现企业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江南布衣企业公关总经理郑丹丹表示:“我们希望与更多的机构或者组织跨界合作,一同在可持续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为消费者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