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3-10-09 08:17:25 股吧网页版
罕见病目录扩容!对话亚盛医药杨大俊:希望更多政策支持和鼓励罕见病药开发
来源:时代周报

K图 06855_0

  2023年1月,亚盛医药(6855.HK)旗下原创1类新药奥雷巴替尼(商品名:耐立克®)成功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此后开始迅速放量。在近日召开的第八届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期间,亚盛医药董事长兼CEO杨大俊向时代周报等媒体透露,今年上半年,耐立克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7%,其中第二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153%,盒数同比增长560%。

  耐立克于2021年11月获批上市,是目前国内首个且唯一获批上市的第三代BCR-ABL抑制剂,也是伴有T315I突变的慢粒唯一治疗药物。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耐立克自上市以来已累计实现(含税)销售额3.04亿元。

  得益于耐立克的快速放量,今年上半年,亚盛医药的收入也实现大幅增长,报告期内共实现营收1.4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9%。

  作为国内最早开始原创新药研发的企业之一,亚盛医药致力在肿瘤、乙肝及与衰老相关的疾病等治疗领域开发创新药物。“我们一开始的定位就是要做全球的创新药。”杨大俊表示,“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国内政策已经与国际接轨,一个药品不能在中国新就行了,因为国外的新药会很快进入中国。”

  目前,亚盛医药已拥有9个进入临床开发阶段的1类小分子新药产品管线,包括抑制Bcl-2、IAP或MDM2-p53等细胞凋亡通路关键蛋白的抑制剂;新一代针对癌症治疗中出现的激酶突变体的抑制剂等。另据亚盛医药半年报披露,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获得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与欧盟委员会(EC)授予的2项快速通道资格认定、2项儿童罕见病(RPD)资格认定,以及17项孤儿药资格认定(ODD)。

  医药资本寒冬仍未结束

  而在本次大会上,关于“生物医药行业是否处于寒冬”的话题被反复提及。对此,杨大俊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资本寒冬从两年前开始,目前还没有过去。”

  《中国生物医药投融资蓝皮书》发布的历年数据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国共196家生物医药企业在一级市场获得融资,总融资额达310亿元。相比去年同期,融资企业数量下降21.6%,融资总额下降28.6%。

  而从2022年开始,中国生物医药投融资事件数量和总额就已经出现下滑。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通过科创板上市的中国生物医药企业数量和融资总额分别为23家和466.15亿元,较2021年降幅分别为32.35%和19.21%;同期,成功赴港IPO的中国生物医药企业数量和融资金额分别为8家和36.38亿港元,较2021年下降幅度分别达66.67%和93.51%。

  对于近年来资本降温的原因,杨大俊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投资人对政策没有稳定的预期,二是市场回报变得不可预测。“就好比运动员苦练多年去比赛,第一规则不清楚,第二可能没有奖牌,那么运动员、教练员还愿意做这件事吗?”

  杨大俊认为,正常情况下,药企把产品做上市之后,回报是可以预测的。“资本的投入对于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要。没有资本的投入,等于机器缺了润滑油。”杨大俊强调。

  更大胆地支持创新药

  时隔五年,国家卫健委等六部门于9月下旬联合发布了《第二批罕见病目录》,本次目录包含软骨发育不全、原发性生长激素缺乏症、获得性血友病、成人斯蒂尔病等86种罕见病,加上《第一批罕见病目录》,目前中国罕见病目录已覆盖207种罕见病。

  杨大俊指出,本次目录将更多与肿瘤相关的罕见病纳入到了目录中,在纳入的86种疾病中,有24种疾病与肿瘤相关,按比例算,第一批目录中,肿瘤疾病占比仅为3%,而此次占比升至28%,占比扩大近10倍。

  “《第二批罕见病目录》将脑胶质瘤、黑色素瘤以及儿童相关神经母细胞瘤等纳入,一方面表明各部门充分考虑到中国疾病以及临床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会大大促进药企开发这样的药。”杨大俊表示。

  在他看来,罕见病药物的开发一方面要注重临床价值,另一方面仍需要政策的鼓励。“美国当时制定的‘孤儿药’政策,也是鼓励药企能够关注这样一些罕见病患者的需求和药物的开发。目前,国内出台的罕见病相关政策,与制药相关的有两条:一是审评审批时间缩短到70个工作日,二是给予7年的独家保护。这是很好的政策,相信会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杨大俊也呼吁政策能够更大胆地支持创新药发展。

  在多数情况下,创新药尤其是肿瘤类药物都会不断拓展适应症,增加患者的用药人群,以此获得更好的市场回报。但由于每个适应症都需要证明安全有效才能获批上市、申请进入医保报销,因此对于药企而言,拓展适应症也是风险投入。

  “目前医保方面做了一定改善——相关政策规定,创新药在增加适应症的情况下,降价幅度可控。”杨大俊表示,“我呼吁在未来一定时间内,尤其是药品仍在专利保护期内,不应该一味要求降价,而应鼓励药企拓展适应症。对于罕见病这类临床急需的适应症的开发,医保政策也要在第一时间支持报销。”

  “面对拥有几十万例患者和只有几千例患者的市场,多数药企会选择前者。但对于患者来说,生命都同样宝贵,没有区别。我们也希望,能有更多政策鼓励和支持罕见病药的开发及报销。”杨大俊呼吁道。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