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仓位必须考虑系统性风险,是这一轮下跌给我的重要教育。满仓轮动其实是能力圈的缺失,现在看来是不可取的。系统性风险是可以研究的,至少可以从三个维度,一是计算指数和行业的估值,这是评估水库的水位;二是观察资金流动性,这是评估水库来水泄水;三是琢磨宏观经济政策,这是评估水库上游的源头。这里只讨论第三个维度,即宏观经济政策。
毫无疑问,今年的宏观经济政策的主题就是去杠杆。从2月开始,一连串的清资管,破刚兑,去货币化棚改,展示了强硬的去杠杆姿态,市场也从3500跌到2691。到了6月,央妈忽然怒怼财政,家务事居然变成骂大街,让人摸不着头脑。7月,忽然画风大变,国常会说降杠杆变成稳杠杆,市场来了波小反弹。但是前天,“遏制房价上涨”又出台,于是这两天市场又是血流成河。
政策如此摇摆,说明决策层意见的不统一。这引起了我的好奇,到底债务严重到了什么程度?决策层采取的去杠杆的办法有哪些?这两个问题很重要,决定了宏观仓位。
首先,债务到底严重到了什么程度?
我知道企业部门的债务很重,我也知道政府部门的债务很重,到网上看了一篇文章,才发现居民部门的债务也上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其中一个数据是居民短期债务收入比,到2014年时就已经达到20%,全国的人平均每挣10000元,就要拿2000元去还债,这是很恐怖的事情。房价后来又翻了个跟头,想必到今天已经远超20%了吧。
其次,决策层采取的去杠杆措施有哪些?
最近有一番经典争辩,一是高善文批了前段时间的去杠杆,另一篇是刘煜辉的《改革的问题,去杠杆不背》,这番PK,把这个问题讲透了。
高的理论源自桥水的达里奥的经典名篇《关于去杠杆的深入研究》,这一篇可是要好好研究,中央决策层采取的措施就是符合其中的策略,因此这篇可以说是国策,可以预测未来的政策。
一般杠杆的定义是“债务/净资产”,达里奥采用的是“债务/收入”的定义,那么所谓去杠杆,无非就是减小分子(削减债务)或者扩大分母(增加收入)呗。达里奥介绍了去杠杆的三种套路,一是减计去杠杆,二是刺激去杠杆,三是印钞去杠杆。
所谓减计去杠杆,就是缩小分子,硬性缩减债务,不让借旧还新。但达里奥把这种去杠杆叫做“糟糕的通缩去杠杆”,因为一个人的债务,就是另一个人的收入呀,你把分子缩小了,但其实分母掉得更快,于是银行死了,金融崩了,杠杆反而没有下降。
所谓刺激去杠杆,就是定向刺激,同时加大分子分母,但分母涨得更快些,于是杠杆就降下来了,通俗讲就是经济刺激,让收入比债务上升更快。达里奥把这种叫“好的去杠杆”,美国08年后QE,到现在经济增速创新高,就是刺激去杠杆的最经典例子。
所谓印钞去杠杆,就更好理解了,加大分母,债务就被稀释掉了。但印钞引发恶心通胀,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汇率下行,国际社会也不允许。达里奥把这种叫“糟糕的通胀去杠杆”。
其实还有第四种去杠杆方式,是我国独创,是达里奥这外国死脑筋所想不到的,就是杠杆转移。把政府杠杆企业杠杆向居民杠杆转移,供给侧改革,涨价去杠杆,高!实在是高!但是到今天,居民杠杆达到如此高度,杠杆转移的潜力也用尽了。
于是上半年我国采取的是减计去杠杆,所谓“欠债是要还的”是也。7、8月份的风向转向,“稳杠杆、金融机构定向支持小微企业、遏制房价上涨”,哈哈!又不要房价上涨,又要加大小微企业贷款,这就是标准的定向刺激去杠杆了,明白!这些招数,达里奥的名篇里写的是清楚明白,我也觉得挺有道理的。
但是刘煜辉不以为然,刘在《改革的问题,去杠杆不背》里说,达里奥从货币维度讲去杠杆,对中国不适用!中国的债务是财政问题产生的,地方债从借的那天就没打算还,但银行敢不借么?不管住地方政府,债务能降得下来才是搞笑。央行是出纳,财政是会计,出纳怼会计说不该支出什么的,上面还有老板呢!
于是我又觉得刘煜辉更有道理些。这样,减计去杠杆不成了,刺激去杠杆也不成了,转移去杠杆也不成了,只剩下印钞去杠杆了。但愿这一天不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