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地缘风险在加剧,但A股除了军工板块涨幅较大,表达了对地缘问题应有的关切之外,并没有像往常一样。
说明什么?
说明市场的风险偏好,真的在加强。
这表明,管理层的预期引导效果较好。
其实不管是股市还是整个宏观,本质上都是一场人心和预期的游戏。
股市跌跌不休,是对未来更悲观的定价,而这种悲观当然也会反映在实体上,企业主不敢贷款,只想裁员、收缩,为的是优化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但个体的最优解放到全局来看,就造成了收缩螺旋,每个打工人对未来预期也谨慎,当然也就不敢花钱了。
以上种种,不就是辜朝明所说的前车之鉴吗?
而解决方案最直接的一点,当然也是阻断悲观预期的传导。
从这两天市场的表现看,疯涨过,波动过,但市场还是慢慢接受了央妈、财爸对未来偏积极的预期指引。
高级的预期管理,从来不是把底牌一五一十的亮给市场,而是让市场相信我的枪里真有子弹。
打仗看的是军心,你坚信背后有援军,可能用不着增援,就已经打赢了。
作为唯物主义者,我们要尊重并理解,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影响。
基本面的好转需要时间,大家握紧好股票
目前需要关注的有几个时间节点——
第一,10月底的人大常委会,关于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究竟有多大的最终揭晓;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行的量级最终确认,都是这时候。
第二,12月政治局会议,关于明年专项债和特别国债的定调。
第三,明年两会,确定赤字率和预算。
这几个时间点很重要,而在这之间属于政策真空期,市场大概率会维持跌多了弹,涨多了跌的震荡状态,大家理性参与,继续抱准优质资产不动摇。
什么是优质资产?
在这两年等待基本面恢复的过程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各类宽基指数的股价涨跌幅,并没有如实的反映利润的增长和基本面。
最直接的例子,我们对比2022-2024H1,主流宽基的利润增速差异——
可以看到,这几年基本面等待复苏的过程里,各行各业的龙头当然也会受经济周期影响,只是相对于中小公司,大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还是更大。
像老话说的,“船破有帮,帮破有底”。
宏观逆风期,大企业可能是裁员,可能是业务收缩,或者也有可能是业务重心的调整,但只要不是自身战略发生难以扭转的错误,杠杆没放得太高,日子总还能维持下去。
因此,只要不是龙头股估值过高(2021年初),买龙头这个逻辑,其实还是有效的。
所以我也找了一批龙头主题的ETF,算上今天上市的A500,一起分享给大家。
不知道买什么的时候,可以考虑这些。
当然,不要在疯涨的时候买,投资最需要耐心和等待。
A50和A500,分别实现了对沪深300和中证800的升级
关于今天上市的中证A500,这里我也多说两句。
虽然我们在产品发行之初,花了很多的笔墨来与沪深300做对比。
但从收益率特征以及持股风格的角度,我还是倾向于——
中证A500是一个全市场的综合类指数,就算对标也应该是和中证800比。
因为中证A500中,有仓位占比96%的成分股与中证800的成分股重合,只是细分的权重占比有所不同。
也得益于权重的优化,在相当多的时间内,中证A500比中证800表现得还是要更好一些。
所以中证A500的编制逻辑,主要还是全面、综合,照顾到了各行各业的细分公司,不是纯粹的大盘股。
如果要盯紧龙头,今年年初发布的中证A50,其实才是纯正的大市值龙头股逻辑,即使适当考虑了指数编制的行业中性思路,龙头的特征还是更明显。
所以从一定角度上说,相对沪深300所做的龙头属性的升级,其实是中证A50的任务。
那么从组合搭建的角度,如果你想要突出核心资产同时兼顾中小盘细分龙头,那么中证A50ETF指数基金(560350)和中证A500ETF摩根(560530),可以实现对原来的沪深300+中证800完成原来的升级替代。
总之,在接下来等待基本面好转以及重磅政策落地的时间里,大家保持相对积极的心态,多看少动,选择好股票、好基金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