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吧首页 > 苹果吧 > 正文
  •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15 04:22:10 股吧网页版
苹果全面拥抱AI 欲重振iPhone销量
来源:中国经营网 作者:陈佳岚

K图 AAPL_0

  千呼万唤始出来!当地时间6月10日,苹果在WWDC开发者大会上终于推出了与AI相关的更新。苹果宣布推出Apple Intelligence套件,该套件深度整合进苹果产品中,可优先置顶推送、生成图片等,适用于搭载A17 Pro芯片的iPhone和搭载M系列芯片的设备。此外,苹果宣布与OpenAI合作,支持GPT-4o的AI能力。

  Counterpoint高级分析师林科宇 (Ivan Lam)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苹果AI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AI性能的增强,比如此前A17芯片、M3芯片带来的神经引擎算力提升;还有一部分是生成式AI能力,Apple Intelligence套件和与OpenAI合作属于苹果在生成式AI领域确认导入的一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在苹果全新AI功能揭开神秘面纱之前,关于AI能力的期待是外界对于苹果业绩和股价寄予希望的焦点,苹果公司股价也得以连续上涨。而苹果开发者大会后,对苹果AI能力的市场预期似乎有了分化。

  “短期内,这一新技术对 iPhone 销售的推动作用可能不会特别显著。对于中国市场,Apple Intelligence的推广进度还有待观察。”Ivan Lam对记者分析,总体而言,苹果对生成式AI的引入主要是为了满足市场期望,而具体功能的完善和用户群体的扩展还需要时间,因此,短期内,这一新技术对iPhone销售的推动作用可能不会特别显著。

  Apple Intelligence亮相

  苹果此次WWDC最大的更新是推出Apple Intelligence套件。据苹果介绍,Apple Intelligence是个人化的智能系统,内置大语言模型,可让iPhone、iPad和Mac理解并生成语言和图像,并简化跨多个App交互的过程。

  此次苹果还发布了iOS 18、iPadOS 18、macOS Sequoia等系统的更新,Apple Intelligence将随着这几个系统推出而免费提供。

  苹果表示,Apple Intelligence系统将使用一种名为“私有云计算”的新技术,私有云计算拥有芯片级别的数据保护,所有数据不会被存储,苹果也不可能访问相关数据,保证用户隐私安全。

  除了具备大模型能力的Apple Intelligence,苹果还宣布与OpenAI达成合作,外界对此并不意外。此前已有多轮消息传出双方将达成合作。据苹果介绍,在用户同意的情况下,Siri可调用ChatGPT,将用户请求发送给ChatGPT并生成答案,例如通过ChatGPT生成菜谱建议、进行内容创作,还可向ChatGPT发送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OpenAI可能不是苹果的唯一大模型合作方。“我们期待在未来与其他AI模型集成,例如谷歌的Gemini。”苹果软件工程高级副总裁Craig Fedrighi在WWDC全球开发者大会上确认了与其他第三方模型合作的计划。此前,苹果传出与谷歌商谈合作以集成Gemini大模型的消息。而苹果如何在中国落地大模型也是个谜。今年3月,市场消息称,苹果与百度进行谈判,计划使用其文心大模型引发外界关注。

  在此之前,大模型的能力已经吸引了各大手机、PC厂商相继布局,市场上的大模型/生成式AI产品也纷至沓来。此前,三星、华为、荣耀、OPPO、vivo、小米以及魅族等都先后以自研或合作的方式推出各自的手机大模型及AI功能应用,而微软、联想、戴尔等PC 厂商也落地了各自自研、合作的生成式AI模型及应用功能。

  或许由于其他品牌厂商此前也推出了AI助手问答、文生图、文本总结、跨应用联动等“似曾相识”的功能,记者留意到,不少人对于苹果新AI功能带来的惊喜并不买账,不过也有行业人士认为,隐私是苹果AI最大的差异化亮点。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就认为,此次苹果发布AI功能看起来与国内AI手机的差异并不大,由于目前整个AI在手机端都没有“Killer App”(杀手级应用)出现,导致整个行业在AI发展上都处于探索阶段。

  而Ivan Lam对记者表示:“Apple Intelligence的发布标志着苹果全面拥抱AI时代,但也体现了苹果一贯的独特和谨慎的AI策略。长期以来,苹果一直对生成式AI在隐私方面有顾虑,因此在引入大众期待的AI功能上行动比较迟缓。目前,苹果的许多功能中已经体现出AI的应用,但主要是以辅助形式存在,而不是完全的生成式AI。”

  谈及苹果的AI手机和其他手机品牌厂商的AI手机会有哪些异同点时,Canalys研究分析师钟晓磊认为,从很多应用场景上,苹果带来的解决方案是和业界现有的解决方案类似的,但还是有两个大的亮点:一个是苹果这次在隐私和数据安全方面是领先竞争对手的,有望为行业云端AI隐私及数据保护立下新标准;另一个是苹果作为平台玩家的号召力很强,未来会看到越来越多第三方App通过苹果提供的API提供AI应用的体验,可能更多的创新会来自跨应用的一些场景。

  能否带动销量、业绩?

  在分析机构看来,基于生成式AI构建的AI原生应用会是未来刺激AI手机成长的关键。如果AI原生应用能重新塑造移动互联网内容消费的现有习惯,将有机会缩短手机的换机周期。

  对苹果而言,AI能否挽救其近期手机销售的颓势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今年以来,苹果核心业务iPhone销量面临严峻挑战。根据苹果最新的2024财年第二季度(截至2024年3月30日,即自然年第一季度),iPhone作为核心产品,期间收入同比下降了10.46%,约为459.6亿美元,iPad收入同比下降了16.64%。另据Canalys报告,今年第一季度世界排名前五的智能手机品牌中,苹果市场份额从去年同期的21%下降至2024年第一季度的16%。

  另一方面,苹果CEO库克对公司的AI技术表达了强烈的信心。在苹果2024财年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库克预测苹果在AI领域将超越竞争对手,并有望引领行业标准。

  据苹果介绍,可驱动Apple Intelligence的芯片包括A17 Pro和M系列芯片。而从苹果官网信息看,目前采用了A17 Pro芯片的手机是iPhone 15 Pro和iPhone 15 Pro Max。此外,采用M系芯片的iPad和Mac都能跑得动Apple Intelligence。

  这也意味着,苹果手机端的AI门槛刚好卡在iPhone 15 Pro及Max系列手机或者今年秋季更新的iPhone 16系列。这与此前国外媒体报道的苹果本地AI功能将至少需要8GB内存不谋而合。

  “目前看来,影响大模型推理性能的主要有两方面,即算力和内存,Canalys认为8GB是内存最低门槛,12GB以上会比较理想。”钟晓磊对记者分析,苹果产品的主要掣肘可能在内存,iPhone的RAM配置一向保守,注重SoC性能,这在过去可能影响不明显,但在生成式AI时代下面确实会影响到性能表现。当前只有配备A17 Pro的机型上才对应搭配了8GB RAM,而在iPad这方面,采用M系列芯片的iPad一向标配8GB内存。

  记者注意到,在新AI功能揭开面纱之后,业内对于苹果iPhone、iPad和Mac销量得到提振的效果有分歧。

  “我们估计,15%以上的苹果用户将升级到iPhone 16,因为Apple Intelligence是许多人一直在等待的杀手级应用。”券商韦德布什(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师艾夫斯(Dan Ives)在一份报告中指出,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他预计,四年内约有2.7亿部iPhone等待升级。

  “由于iPad和Mac支持Apple Intelligence的基数已经比较大,相比来看短期内可能对iPhone的换机刺激更大些。”然而,钟晓磊同时表示,Apple Intelligence在今年仍会处于beta测试版本,而对于除英语版本之外,这些功能要到明年才会实装,因此从短期看对于销量的刺激作用可能不大。但从长期看,Apple Intelligence对于硬件的严苛要求有望推动旧用户的换机需求,并将需求进一步推向Pro机型,有助于提升苹果的均价表现。

  Ivan Lam对记者表示,苹果更倾向于依赖设备端的计算能力,这意味着,只有具备一定性能标准的设备才能充分发挥这些AI功能。因此,从短期来看,AI的全面普及可能不会立即在现有市场上实现,而是更有可能推动新产品的销售和发展。

  WWDC开发者大会前,知名分析师郭明錤就发文指出,随着苹果在此大会上发布多个AI功能,苹果将不再被视为AI产业的落后者。但他同时指出,新AI功能能否给苹果带来显著营收和利润增长,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显现。WWDC开发者大会召开后,苹果盘中跌超2%,收盘跌1.91%,资本市场对其更新似乎表现保守。然而,发布会的次日,苹果股价却迎来反弹,收盘上涨7.26%,同时带动A股多家果链公司股价上涨。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