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吧首页 > 波音吧 > 正文
  •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06 19:55:00 股吧网页版
历经十年研发 比SpaceX晚四年 波音“星际客机”载人首航意味着什么?
来源:上观新闻


K图 BA_0

  历经十年研发和多次推迟,美国波音公司“星际客机”飞船的载人首航终于实现。当地时间6月5日上午,飞船从佛罗里达州发射升空,搭载美国宇航局(NASA)两名宇航员前往国际空间站。若一切顺利,飞船将于美国东部时间6日中午抵达国际空间站。

  分析人士称,这是NASA重新回归“重型火箭与载人飞船”这条科技路线后取得的重要阶段性成果。不过,美国要想实现商业载人航天计划的长远目标,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重要阶段性成果

  “星际客机”是一款可重复使用的锥型飞船,高约3米、最大直径约4.6米,最多可搭载7名乘客。

  5日上午10时52分,“星际客机”搭乘美国联合发射联盟公司“宇宙神5”型火箭从佛州卡纳维拉尔角太空军基地发射升空,随后顺利进入轨道,将两名NASA宇航员和约345公斤货物送往国际空间站。按计划,飞船将于美东时间6日中午与国际空间站对接。两名宇航员将执行为期8天的测试任务,共涉及87个测试目标,然后搭乘“星际客机”返回地球。

  这是“星际客机”研发十年来的首次载人试飞,原定于5月6日进行,后因技术原因被三次推迟。如今,随着飞船顺利入轨,波音、NASA都难掩兴奋。

  “这次载人飞行测试代表着太空探索新时代的开始。”波音首席执行官科尔伯特5日在一份声明中称。

  “今天的发射是未来太空飞行的里程碑式成就。”NASA局长尼尔森5日在社交平台X上发帖称。

  不过,就在5日晚些时候,载人首航再生波折。NASA方面发布消息称,飞船进入轨道后推进系统意外出现氦气阀门泄漏故障。所幸,飞行控制员随后采取措施隔离了受影响的管线。到目前为止,飞船保持稳定,飞行不受影响。

  “波音飞船的研发一直磕磕绊绊,小故障缠身。这次终于实现载人首飞,到目前为止飞船保持平稳,可以说是美国重新回归‘重型火箭与载人飞船’这条科技路线后的重要阶段性成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专家、《航空知识》主编王亚男指出,当年,随着“阿波罗计划”结束,美国开始放弃“重型火箭和载人飞船”这棵“科技树”,转向打造航天飞机,并视之为往返地球轨道与地面之间的理想型低成本飞行器。但这个理想并未实现,航天飞机不仅成本不低,风险也不小,最终酿成两次重大事故。到本世纪10年代,为了探索月球和更远的星际空间,美国重新回归“重型火箭和载人飞船”路线。

  美商业载人航天新篇章?

  本次任务结束后,NASA将对“星际客机”的飞行数据进行审查,以完成最后认证。如果一切顺利,波音有望成为继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后又一家执行NASA常规商业载人航天任务、定期运送宇航员往返空间站的美国私企。这被视为美国商业载人航天即将翻开的新篇章。

  事实上,NASA为此等候已久。2011年,随着美国航天飞机退役,NASA开始依靠俄罗斯载人飞船送美国航天员进出空间站。2014年,为摆脱对俄依赖,NASA启动商业载人航天计划,选中波音和SpaceX为其开发载人航天器。按计划,两家企业应于2017年展开载人飞行任务,但因资金和技术问题均未能如期“交卷”。

  2020年5月,SpaceX的“龙”飞船率先完成首次载人试飞,填补了美国载人航天近十年空白。自那以后,“龙”飞船成为NASA将宇航员送上太空的唯一选择,迄今已完成13次载人航天任务。

  波音“星际客机”的研发进程则更为坎坷。自2019年12月以来,飞船的无人和载人试飞因技术问题数次受挫、延宕多年。波音因此蒙受约14亿美元的损失。

  启动十多年后,美国商业航天载人计划究竟进展如何?

  “目前,NASA在商业载人航天方面主要依赖SpaceX。其飞船已加盟国家航天战略,执行载人飞行任务。从这个角度看,美国商业载人航天计划的部分目标已实现。”王亚男说,但美国想要实现私人企业在深空探索领域承担重要使命的远期目标,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有一些技术问题的解决仍需要时间。

  “小小的SpaceX能撼动波音吗?”

  “祝贺发射成功!”5日SpaceX首席执行官马斯克也在X上遥祝波音。紧接着,马斯克发布了SpaceX计划将于当地时间6日进行重型运载火箭“星舰”第四次试飞的消息。

  从载人首航的时间看,SpaceX的“龙”飞船比波音的“星际客机”要早四年零六天。有评论称,这一幕不禁让人想起20年前《美国航空与航天技术周刊》的封面标题“小小的SpaceX能撼动波音吗?”

  “不能简单地说SpaceX一定领先于波音,两者的目标、定位、发展策略都不一样。”王亚男指出。

  波音是一个航空航天工业综合体,业务范围大,产品线复杂。航天领域,它更多是承接政府订单,依赖政府投资和企业自筹资金来打造运载工具,资源投入的集中度不像SpaceX那么高,进步速度也会受到限制。

  SpaceX是一家专注航天工程的企业,技术路线单一,以实现创新型目标作为企业盈利、获得更大商业价值的保证。因此,它可更好地集中资源。接下来,“星舰”何时能实现成功入轨并回收,是SpaceX面临的关键考验。

  “不过,波音由于近期在民用航空器上出现一连串问题,不免让人怀疑其负面的文化观念是否已侵蚀到其他领域。”王亚男说,未来,波音可能需要用更多成功产品和案例来证明自己已作出有效改进。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