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吧首页 > 京东吧 > 正文
  •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02 10:03:59 股吧网页版
磨铁已全面停止对京东发货?最新回应!
来源:21财经

K图 JD_0

K图 09618_0

  5月31日晚,磨铁集团CEO沈浩波在朋友圈发文抵制京东。

  该朋友圈发文中提到,京东不顾磨铁反对,强行让其产品参加低价促销。磨铁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权益,无限期停止对京东发货,要求京东下架其产品并退还。呼吁电商合作伙伴不要跟价,“陪我们扛过这一轮”。

  据红星新闻报道,6月1日,记者多次拨打磨铁集团电话,均无法接通。

  磨铁官网显示,沈浩波为磨铁集团创始人、董事、CEO。天眼查信息显示,沈浩波为磨铁集团实际控制人,个人持股19.8%,最终受益股份32.244%。

  6月1日,话题“磨铁已全面停止对京东发货”迅速登上热搜,引发众多关注。一周之前,56家出版社发函抵制京东618促销也曾引发热议。

图片

  京东最新回应

  1日中午,多家媒体以“京东回应磨铁抵制京东”为题发布了一条京东图书采销员工朋友圈截图。

图片

网传京东图书采销员工回应

  该朋友圈截图中提到,京东618活动目标是让消费者买到便宜的好书,否认站在出版社和行业对立面。回应中还提到,京东对自营图书有合法的自主定价权。

  据红星新闻报道,当日,记者联系京东方面核实截图真伪及京东对此事的回应,京东方面称没有任何回应口径,但可以参考这张截图。

  京东App磨铁旗舰店仍在销售

  磨铁此前曾多次起诉京东

  6月1日,京东App“磨铁图书京东自营官方旗舰店”店铺仍在正常销售,部分商品页面显示参加促销活动“五折封顶再享满300减130活动,到手约等于2.8折”。

图片

  据红星新闻报道,客服称,没有接到磨铁停止发货的相关信息,可以正常购买发货。但记者在店铺搜索发现,磨铁出品知名度较高的《盗墓笔记》《明朝那些事儿》《后宫甄嬛传》等图书均显示无货。

  记者在裁判文书网搜索发现,磨铁曾多次因“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侵害作品复制权纠纷”将侵权公司和京东同时起诉。其中两次起诉,相关判决书中均认定被告公司侵权、赔偿磨铁相应损失,但认为“京东尽到了合理注意义务,故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其他几次起诉则以磨铁撤诉告终。

  此前58家出版社抵制京东大促

  值得注意的是,一周前,面对超50家出版社发函抵制,京东方面似乎同样是以一张采销员工朋友圈截图进行回应。

  5月20日,北京、上海两地多家出版社发布声明告知函一石激起千层浪。据南方都市报报道,这些告知函内容大同小异,针对京东全品种图书以不高于3折的价保政策,以及5月19日至6月20日期间累计8天的促销活动,出版界均表示不参与京东“618”促销活动,并且不承担活动期间产生的任何返利费用。

图片

  北京联合声明分别有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科学出版社、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人民卫生出版社参与,且均已加盖公章。此外,商务印书馆、人民文学出版社也发送了单独的盖章声明。

  “我们理解这一决定可能会给贵公司带来不便,但为了维护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我们认为这是必要的举措。”北京出版界声明均写道。

  上海出版界的发声主体为上海出版社经营管理协会。据悉,上海出版社经营管理协会下有46家会员单位,其中包括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等等。

  据此合计,京沪两地至少58家出版单位就此表态。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京东方面就此没作出回应。不过一名京东图书采销工作人员的朋友圈在网络流传,他写道:“我只是想通过薄利多销扩大销量,给合作伙伴们创造收益;我只是想尽自己最大努力去促消费为社会创造价值……咋这么生气呢,我做错了啥呢?”

图片

  对话业内资深人士:618是破局点,不能因为误会错过

  “58家出版社退出618大促”闹剧之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和第一梯队的出版社负责人、三家头部电商平台图书业务资深人士深入聊了聊,探知到了联合署名背后的分歧。

  有知名出版社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部分出版机构与京东存在误解,京东向出版社发出的618活动邀请并非强制要求“全品类、低折扣”。该负责人提到:“联名盖章的出版社中,也有不少家已经与京东大致谈妥了合作方案,联合抵制也有无奈的因素在里面。”

  “出版社与电商平台、短视频平台之间是双向选择,谁也没有绑架谁,重要的是以后,高定价、低售价的现象要摒除,否则被贴上‘暴利’的标签,日子更难过。”多位电商平台图书业务资深从业者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图书价格战是不可持续的,出版社不能“既要又要”,价格体系的一致性是所有市场主体都希望的事情,毕竟,建立良性循环才能让行业长期存活下去。

  从消费者端的反馈来看,作为读者,他们的诉求只有一个:以更便宜的价格买到好书,长期买书。

  无论出版社自愿还是出于无奈声明抵制电商平台的618活动,现实情况是,这样一个重要的大促节点,是谁都不愿意错过的。

  “大家都需要渠道的曝光,大促是放大销量的时机。”前述出版社负责人透露:“卷价格是所有人都逃不开的行业弊病,这不是京东一个电商平台能左右的,一些沟通上的误会不能止于硬刚,出版社需要坐下来和平台好好协商。”

  另有知情人士透露,多家出版机构与京东的实际沟通中,按照不同商品类别设定具体折扣力度,不是一概而论,平台也没有强势要求所有图书做到2-3折。“今年京东的力度确实比往年大,大促节点追求比平常更低的价格也是一种适当放价,以满足消费者预期,拉动更多销量,这是行业固有操作,不是单一现象。”

  赵灿是国内一家头部电商平台图书业务资深从业者,据他介绍,有部分图书在618期间做到2-3折的价格是相对合理的,甚至有些书的成本在1-2折,这样的促销价格还保留了利润空间。

  “而且现在各个平台都遇到了流量瓶颈,已经没有太多的营销方法可用,价格吸引力就成为各大平台竞争的重要手段,低价是破局点,无论哪个平台提出来,其实价格要求都是相对合理的,没有谁家想要扰乱整个市场。”赵灿说。

  另一位图书行业资深工作人员张皖,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表示,图书行业每年最重磅的两个节点其实就是618和双11,各个平台都在推出权益吸引用户,商家也有放价的自觉,本质上是为了满足消费者预期,而不是为了平台本身。“商家也可以把618看做是投放广告的节点,一定程度上让利,也是一种宣传。”

  多位消费者也表示,618和双11是每年买书的固定节点,满减和折扣推动之下,买书的动力才足一点,几乎一次性买够半年的阅读量。

  据同处第一梯队的电商平台图书业务资深从业者陆明透露,一般大促节点,出版社给到平台的折扣在4~4.5折左右,大部分图书3折销售还能有10%左右的利润。据他分析,京东这次618的价格比往年做得低,一方面是迎合了出版社的销量诉求,另一方面可能也有把正版书价格拉到理性水平的意思。

  “图书行业的困境有目共睹,短视频等新兴平台占据了消费者精力,挤压了图书市场的生存空间,读者又是价格敏感群体,哪里便宜就在哪里买,如果正版书贵到让消费者觉得‘买不起’,长此下去,我们这个行业会越来越窄。”陆明感慨说。

  这其实是图书行业的共识。出版社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消费者需求现在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图书行业不能像以前一样躺着赚钱了,大促节点拿出更有力度的价格是合理的,整个行业需要思考怎么让消费者以合理的价格买到好书,出版社与渠道也并非对立关系,更多是合作共赢的关系。

  受访人士多数都认为,出版社与电商平台如何找到利润与销量的平衡点,是有协商空间的,最终目的依然是,不能错过重要的销售节点。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