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吧首页 > 蔚来吧 > 正文
  •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1 19:16:00 股吧网页版
蔚来重组智能驾驶研发部?官方暂未回应 专家:为适应大模型发展趋势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K图 NIO_0

K图 09866_0

  6月19日,据晚点LatePost报道,蔚来智能驾驶研发部于近日完成了架构调整。此前,蔚来智能驾驶研发部分为感知、规控和集成等部分。调整后,感知和规控团队合并为大模型团队,集成团队重组为交付团队。合并后的大模型团队由原蔚来感知团队负责人彭超负责。

  对于上述消息的真实性,《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第一时间向蔚来方面进行了核实,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6月20日晚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蔚来确实对旗下智能驾驶研发团队进行了架构调整。不过,对方未透露具体调整细节。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朱西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蔚来此举更多是为了适应大模型发展趋势的研发。“特斯拉FSD V12版本端到端表现出了优秀的自动驾驶能力,自动驾驶AI技术路线已确立。”朱西产认为,汽车产业进入智能化下半场后,竞争将主要集中在自动驾驶技术上。

  架构调整欲探索端到端大模型?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蔚来智驾团队约有1500人。“随着大模型推出后,自动驾驶技术已经从过去的算法为主,转换为数据驱动为主,也就是端到端大模型。”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纪雪洪表示,蔚来将感知和规控团队进行整合,是组织架构服务企业技术发展的需要。

  据悉,重组后的自动驾驶研发部仍由蔚来智能驾驶研发副总裁任少卿负责。任少卿在这次智能驾驶研发部调整后曾向团队传达:要放弃业界沿用多年的“感知-决策-规控”传统范式。这也意味着,蔚来将更明确地探索用端到端大模型实现高阶智能驾驶。

  朱西产告诉记者,蔚来原来模块化自动驾驶算法团队结构划分为“感知”“规控”“测评”,但到端到端大模型后,部门如此划分就不合理了。“为了适应新算法结构,(蔚来智能驾驶)行政结构进行优化,可以打破部门壁垒,实现更高效开发。”朱西产分析称。

  浩数资本执行董事陈国平告诉记者,从目前来看,智能驾驶开发方案全面转型为端对端自动驾驶,成为车企的一个选择。原来感知、规控、决策执行是传统自动驾驶的研发路径,用神经网络算法,通过这个训练数据的堆积来形成这个模拟人驾驶决策。

  “随着特斯拉FSD驾驶决策模型的全面变更,端对端大模型输出的方法跳过了原来传统的感知-决策-执行的路径,完全按照经验算法调用主流决策去驱动驾驶行为,降低对感知算力技术参数的负荷,迭代速度会越来越快,智驾方案的成本也会越来越低。”陈国平表示,造车新势力选择端对端大模型就要合并撤销原来的技术研发路径对应的组织架构。

  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此前的智驾方案从技术上说,汽车在感知、定位、规划、控制方面都是分开处理的,每一个环节并没有关联。因此车辆在遇到一些场景的时候会因为人类写入的规则互相博弈而产生犹豫。端到端大模型上车后,车辆可以直接通过传感器输入的内容来输出对车辆的控制,智驾会更加“类人”。

  在何小鹏看来,采用了端到端的智驾大模型,能两天迭代一次,在未来18个月内智驾能力提升30倍。端到端的大模型,意味着自动辅助驾驶将转向完全自动驾驶。

  国内车企加速布局自动驾驶

  对于蔚来智能驾驶研发部重组的背后原因,外界猜测不一。有观点认为,蔚来此举是受特斯拉FSD入华时间日益临近影响。不过,新能源汽车和电池专家杨伟斌告诉记者,蔚来智驾研发团队的调整与特斯拉FSD入华没有直接关系。“因为蔚来和特斯拉采用的是两种不同的智能驾驶技术路线,各有优缺点,目前还不能完全判断出哪个方案更优。”杨伟斌称。

  朱西产也表示,蔚来智能驾驶研发部的重组跟特斯拉FSD入不入华没有关系,主要是受特斯拉FSD V12版本的端到端模型技术影响。“作为全球自动驾驶技术的头部企业,特斯拉FSD的逐步落地,为行业指明了智能汽车的发展方向和技术路线。”朱西产表示,以特斯拉FSD V12版本端到端模型的技术能力进步,就算不入华,包括蔚来等国内车企的自动驾驶技术也会转向大模型方向。

  今年3月,特斯拉基于端到端的FSD V12逐步开始向北美用户大规模推送。日前,有消息称,上海自动驾驶示范区已向特斯拉发放了道路测试牌照,FSD可能正在测试。对此,记者于6月21日向特斯拉中国方面进行核实,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应。

  纪雪洪也表示,特斯拉是目前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做得最好的一家企业,无论它是否入华,都会引导越来越多的车企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做更多投入。“作为自动驾驶领域的‘鲶鱼’,特斯拉将加速车企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布局和发力。”纪雪洪解释称,除蔚来、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华为等车企外,越来越多的传统车企也在加大对自动驾驶技术方向的布局。

  6月20日,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创始人)张兴海对外宣布,赛力斯将坚定软件定义汽车下的智电融合发展之路,努力探索智能驾驶以及智能安全的解决方案。“目前,赛力斯生产的AITO问界汽车都有驾驶辅助功能,其中2/3都具有高阶智能驾驶功能,辅助驾驶功能占1/3。”张兴海称。

  在杨伟斌看来,车企“上半场”在做理论,“下半场”开始进行实践。“车企将利用国内智能驾驶技术大范围示范的机遇,扩大智驾应用的城市数量,持续迭代优化升级。”杨伟斌表示,不过,要完全实现自动驾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