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6 23:15:29 股吧网页版
蔚来、小鹏、理想“动刀”智驾团队 车企加速布局“端到端”技术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K图 XPEV_0


K图 NIO_0


K图 LI_0

  小鹏汽车智驾团队正在进行人员方面的更迭。

  近日,有报道称,小鹏汽车智驾北美负责人Yishu Lin(林一树)已经离职。此前林一树主要统管小鹏北美智驾团队,向小鹏汽车智驾负责人李力耘汇报。林一树离职后,智驾团队另一位资深成员Junyao接手其大部分工作。

  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向小鹏汽车方面求证,对方表示不予置评。

  在传出技术人员离职消息的同时,小鹏汽车也迎来了新成员加入。近日,今年6月刚加盟小鹏汽车的自动驾驶产品高级总监袁婷婷,开始在社交平台活跃。而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也转发了袁婷婷的微博,官宣了此项人事任命。

  事实上,除小鹏汽车之外,理想汽车和蔚来也在近期进行了智驾团队方面的调整。有分析认为,“蔚小理”智驾团队调整背后,是其在智驾领域正朝着下一代方案——端到端大模型进发,即用AI神经网络,来重构传统的智驾感知、决策、规划等技术模块。

  “蔚小理”调整智驾团队

  公开资料显示,林一树曾是LinkedIn技术负责人,于2019年被前小鹏智驾负责人吴新宙邀请,加入小鹏汽车,出任大数据团队负责人。同期加入吴新宙麾下的,还有原高通CR&D 软件总监 Parixit Ahera、原Drive.ai联合创始人王弢、原百度Apollo成员李力耘等人,他们都是小鹏汽车智驾核心成员。

  吴新宙的离职对小鹏汽车智驾团队产生了一定影响。在他之后,仅公开报道的就有小鹏汽车自动驾驶AI负责人刘兰个川(Patrick)、Parixit Aghera和王弢等人先后离职。其中,刘兰个川跟随吴新宙前往英伟达。有分析认为,这一系列变动,与吴新宙离职带来的传导效应有关。

  不过,在此之后,也不断有新鲜血液注入小鹏汽车。例如,今年3月,通用旗下自动驾驶Cruise公司前资深工程师Xianming Liu已经加入小鹏汽车,担任小鹏AI团队负责人,接替刘兰个川的职位。此外,还有一些Cruise工程师和Waymo(谷歌旗下自动驾驶公司)工程师也已经加入小鹏汽车。

  而当前担任小鹏汽车自动驾驶产品高级总监的袁婷婷,毕业于浙江大学,此前是阿里巴巴达摩院的自动驾驶实验室运营负责人。她曾在多个场合表示,智能驾驶的发展需要解决产品化、规模化和常态化等问题,这些观点在业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事实上,除小鹏汽车之外,理想汽车和蔚来也在近期进行了智驾团队方面的调整,但原因各不相同。例如,在今年5月的裁员过程中,理想汽车就对智驾团队的规模进行了缩减。而在6月7日举行的部门全员会议上,理想汽车智能驾驶副总裁郎咸朋表示,智驾部门的裁员已经结束。

  蔚来方面则是对智驾研发部的架构进行了调整。此前,蔚来智能驾驶研发部分为感知、规控和集成等部分。调整后,感知和规控团队合并为大模型团队,集成团队重组为交付团队。合并后的大模型团队由原蔚来感知团队负责人彭超负责。

  车企发力“端到端”技术

  尽管对智驾团队调整的原因各不相同,但“蔚小理”在智驾领域都朝着下一代方案——端到端大模型进发。即用AI神经网络,来重构传统的智驾感知、决策、规划等技术模块。

  以蔚来此次调整为例,其将要放弃业界沿用多年的“感知-决策-规控”的技术路线,要更明确地探索用端到端大模型实现高阶智能驾驶。同时,蔚来还单独设立了一个大模型部,专门负责端到端的模型研发。

  小鹏汽车方面也多次提及端到端技术。今年5月,小鹏汽车发布了能够量产上车的端到端大模型,将于今年第三季度实现智能驾驶“全国都能开,每条路都能开”。据了解,小鹏汽车在智驾部门下成立了AI部门,专门推进端到端等技术。

  理想汽车也在去年底为端到端模型单独成立了一个团队。“我们对智驾核心的思路就是端到端+大模型,就是系统1+系统2的理念,我们认为这个方式是更接近于人类驾驶的更有前途的智能驾驶方案。”郎咸朋认为。

  而理想汽车CEO李想也在2024重庆论坛上公开表示,今年第三季度,理想将向测试用户推送端到端+VLM(视觉语言模型)的智驾方案。

  据了解,端到端架构逐渐成为今年智能驾驶领域竞赛的主旋律。“采用了端到端的智驾大模型,能两天迭代一次,在未来18个月内智驾能力提升30倍。”何小鹏曾告诉记者,“端到端的大模型,意味着自动辅助驾驶将转向完全自动驾驶”。

  在这样的背景下,除了“蔚小理”之外,不少传统车企也在端到端技术方面开始加大力度研发,以求在智驾领域占得先机。例如,长城计划今年在三款车型上实现端到端智驾量产,该方案与供应商元戎启行合作。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2024麦肯锡中国汽车消费者洞察报告》显示,在价格战的影响下,中国消费者对智能驾驶的接受程度上升,但支付意愿出现明显下滑。推出驾驶体验更好、使用场景更普遍的智驾,从“能用”走向“好用”仍然是破局的关键。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