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8-04 23:55:00 股吧网页版
提振消费政策不断加码 消费行业上市公司有望“乘势而上”
来源:证券日报

  近期,促消费政策不断出台,消费行业上市公司关注度持续升温。

  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服务业开放,着力提升服务品质、丰富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以创新激发服务消费内生动能,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对此,万联证券研究所大消费首席分析师陈雯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意见》强调提振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消费行业上市公司或将受益于消费提振政策的实施,但具体受益情况还需结合公司自身情况来分析。

  消费提振政策持续升级

  2024年以来,政府在汽车、家电、设备更新、以旧换新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推动相关产业的升级和消费需求的释放。

  例如,在汽车领域,推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鼓励金融支持政策、优化限购措施;在家电领域,推出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在设备更新方面,计划统筹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

  “这些政策降低了消费者的购车、购家电成本,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设备更新的资金支持,从而有助于激发市场和消费者的活跃度。”综合来看,陈雯认为,这些政策措施涉及财政、金融、物流等多个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

  随着相关举措的落地实施,政策效果已有所显现。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8%;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0.0%,高于制造业投资0.5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家电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了3.1%,比上年同期加快2.1个百分点。

  海通证券认为,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压舱石,本次《意见》的出台充分体现以服务消费为抓手,积极为扩大内需促消费增添动力,有望提振消费信心。

  陈雯也认为,服务消费的主要特点是综合性极强,以文旅消费为例,旅游行业覆盖面广、融合度高、拉动力强,涵盖了吃住行玩多个领域,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综合效应。

  上市公司积极布局

  随着扩内需、促消费相关政策不断出台,市场机构预计,消费行业上市公司有望受益,景气度将回升。

  目前已有不少上市公司开展布局多元化文旅等消费市场。例如,莱茵体育正搭建以旅游、文化、体育为核心的产业格局,推进打造高能级文旅体商融合发展。同时,已有多家百货业上市公司结合当地城市特点推出商旅文体展联动,例如,百联股份结合奥运赛事时点启动运动季消费活动,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消费场景。

  在创新消费场景领域,上市公司中国电影推出了进影院看奥运活动,在全国数百家影城进行总台2024年巴黎奥运会电视节目影院直播。此外,7月30日,中宣部电影局、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共同组织开展2024年“跟着电影去旅游”活动。作为2024年“跟着电影去旅游”首场活动,电影《白蛇:浮生》将电影形象与杭州“白蛇传说”元素融合,推出杭州十大景点电影主题实景集章打卡等活动,延伸拓展出了“电影+旅游”新消费场景。

  在餐饮领域,海天味业表示,为顺应消费趋势变化,公司加快在产品、渠道等方面的延伸和深耕,会更加注重面向消费者的需求、生产更多个性化、多样化的产品。

  对于提振服务型消费,陈雯认为,供给端可以创新消费场景、丰富产品供给,同时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也表示,推动促消费政策落地,要鼓励创新推动消费升级,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关注新兴消费趋势,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