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华为深度赋能的两个品牌,智界和阿维塔的命运却并不相同。
亏损多年的阿维塔,在2024年终于迎来了销量大涨,全年销售73606辆,同比翻倍。但这一成绩相比智界,却显得黯然失色。
1月5日,华为鸿蒙智行发文称,智界R7上市100天累计大定已突破 5.8 万台。
作为华为鸿蒙智行“四界”之一的智界,目前旗下共推出了两款车型,分别是轿跑SUV智界R7以及中大型轿车S7。在1月5日,智界R7增程版开启首批交付。这比阿维塔07增程版的交付,晚了3月有余。
数据显示,2024年12月,智界R7单款车型销量突破1.5万辆。而阿维塔全系销量,也刚达到1.1万辆。
都是背靠华为最顶尖技术支持的智界R7和阿维塔07,从销量来看,消费者似乎更愿意为智界买单。这究竟是为什么?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或许还是 “亲儿子”与否的问题。不同于选择加入“四界”的奇瑞,长安汽车即使不断加深与华为的合作,但始终坚持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与华为合资的阿维塔也选择了华为HI模式。然而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却坚信,不敢接受新东西,最后就会被别人超越。
“除了技术方面的支持,‘四界’相比其他合作模式的对手而言,还多了华为的渠道赋能以及声量优势等。”业内人士指出,在华为本身遍布商场的销售点里,现在基本全能看到智界车型的影子,在宣传发布方面,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也频繁下场站台,不断为智界造势。
成效也显而易见。尽管同样搭载了华为ADS乾崑智驾系统3.0,且智界R7价格更高,销量仍然远超阿维塔07。甚至此前智界R7交付的均为纯电版本,增程版才于1月5日刚刚开始交付。
阿维塔已经进入高速增长通道,但智界显然跑得更快。“华为大法”,真的已经成为如今车企决胜的关键密码了吗?
车界“理工男”主动求变
奇瑞与华为的合作并非一蹴而就。有着车界“理工男”之称的奇瑞汽车,过去以往的形象均是“闷声干大事”,一心扎在技术上。但在与华为的合作上,尹同跃却异常大胆。
“我是求着余总才达成合作意向的。”在2024年12月19日举办的鸿蒙智行年度直播活动上,尹同跃表示,自己在一次会议上初次见到余承东,会后主动上前与其阐述自己的想法与规划,最终促成了合作。
不过在合作执行层面,一开始却有不小的摩擦,因为两家公司都是技术性为导向,都有自己的骄傲和坚持。对于需要遵循华为制定的标准、规则,奇瑞一些高管非常不服气,甚至前期产生了一些冲突。
但尹同跃的态度非常坚定,在他看来与华为的合作势在必行,是战略决策。因此尹同跃还开除了一名企业高管来彰显决心,随后合作才终于顺利进行。
不过传统车企与科技企业的磨合远没有想象中轻松,因为不同于赛力斯无后顾之忧的ALL IN华为,奇瑞则是拥有自己完整且独立的机械素质功底,为了适应华为的规则,奇瑞内部也潜移默化地进行了不小的改革。
尹同跃在2024年广州车展上提到,生产交付环节遇到了较大问题,原本准备的工厂产能不够,内部还会为生产调配“打架”。推出的第一款车型智界S7,因为这个原因上市两次都没有“出圈”,直到2024年12月华为品牌盛典上第三次上市,才终于上了正轨。
而第二款车智界R7,在汲取教训后顺利了许多,一经上市销量就迅速攀升。纯电版本走热的同时,增程版也相继推出。在增程销量大火的当下,预计订单还将大幅增长。
收获喜悦的同时,尹同跃更加坚信,就像丰田曾经带动日本整个制造业一样,华为带给奇瑞的不仅是先进的技术,更是互联网思维、全球视野以及智能化发展的理念。与华为携手不仅意味着技术和资源的互补,更意味着思维和理念的碰撞、视野和格局的升华。
目前,奇瑞是营收过千亿元的车企中,唯一一家未上市的整车企业。随着捷途、奇瑞、iCAR、星途以及智界五大品牌成绩越来越亮眼,奇瑞的上市梦或许也越来越近。
不断扩大的“朋友圈”
自华为2019年高调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简称“车BU”)以来,累计研发投入超过400亿元,智能驾驶软件工程师达到4000多人。目前,“华为乾崑”与“鸿蒙座舱”已成为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两大核心品牌。
亏损多年后,2024年华为车BU终于扭亏为盈。2024年,鸿蒙智行累计交付新车44.5万辆,其中问界新M7系列累计交付19.7万辆。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曾表示,“无论是车BU,还是引望,都已度过最艰难的时期。”
2025年1月1日,华为车BU业务正式装入引望公司,阿维塔、赛力斯两家车企已经先后分别斥资115亿元人民币购买引望10%股权。
业内的普遍共识是,“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作为智驾领域的领头羊,华为的“点金”实力逐渐被追捧,集齐“四界”的同时,“朋友圈”也在不断扩大。
例如长安汽车与华为、宁德时代合资推出的阿维塔选择了华为HI模式。2024年8月,阿维塔投资引望超百亿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不断加码与华为的战略合作。
广汽集团也于2024年11月宣布将与华为打造一个全新的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而就在两年前,广汽集团曾以“不需要新品牌”为由,中断了一项与华为的智能车深度合作项目。此次再度牵手,也再度印证了传统车企变革路上,“含华(为)量”已成为重要因素。
与此同时,一汽奥迪、比亚迪方程豹、东风岚图、东风日产、广汽丰田等多个品牌也纷纷加入华为“朋友圈”。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华为高阶智驾技术已“上车”18款车型,涉及11个汽车品牌。
除此之外,有消息称,上汽集团与长城汽车也在于华为洽谈相关合作事宜。可以确定的是,在智驾下半场,华为智驾“上车”的数量还会越来越多。
但业内普遍担忧,华为应付得来吗?问界的成功,能顺利复制到其他“界”上吗?随着“四界”旗下车型越来越多,资源分配方面又将如何平衡?同样的技术赋能,如何摆脱同类竞争?
余承东的压力,或许比野心要大。毕竟,华为需要余承东打胜仗,并且持续打胜仗。
2024年是鸿蒙智行大爆发的一年,2025年,鸿蒙智行将销量目标定在了100万辆,比2024年销量翻了一倍有余。尽管随着多款新车型的加入,鸿蒙智行的销量有望进一步扩大,但100万辆的销量目标仍存在不小的挑战。
与此同时,理想汽车、零跑汽车、小鹏汽车以及小米汽车等坚持自研的新势力品牌也后劲十足,余承东紧绷的弦,根本松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