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09 21:38:49 东方财富Android版 发布于 湖北
投资牧原的逻辑

股票投资的认知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而不是 买股票就是为了交易股票。

前者是依靠生意本身去赚钱,理解生意很重要。

后者是依靠交易差价去获利,赌技很重要。

理解生意不容易,但总有自己的能力圈范围,不懂不投,懂的放心投。

依靠交易价差获利难度更高,因为 不仅要对生意有一定的理解,还要对资金博弈的趋势有清晰的判断,最重要的是对心态和纪律性要求很高。

绝大多数人,赌技很一般,心态很脆弱,纪律性很差,但是却热衷于赌,更多的是寄希望于运气一类。

有些生意不是很好,但是出现了严重的定价错误时,如果理解这门生意的人抓住这个机会,等候价值回归然后卖出,这是一种套利策略。底层逻辑还是要理解生意。


理解生意才能对生意做出合理范围的估值。


有了对股票投资的正确认知,才能更好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方法。

方法类似于工具,同样的工具,使用的人不同,使用的技巧不同,反应出来的使用效果也是不同的,不在于工具本身,在于工具是否适合自己以及用不用得好。


我自认为,在赌博(交易股票获利)上没有天份,而且个人还感觉这个手艺学起来不是一般的难。那就不能强求自己去用这个方法,即使用这个方法有可能赚很多钱,但是对于不会用的人等于徒劳。

西蒙斯和索罗斯是其中翘楚,说明这些方法肯定是能赚钱的,但是对于我这类人而言,学会他们的百分之一都是极其困难的。

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极度自信的人不妨可以去试一试。



投资生意的基础要求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就是跟人合伙做生意。

基础要求就是:

诚实可信的合伙人+理想的盈利模式+健康的现金流+优秀的行业竞争力+合理的分红回报+打折的市场定价+长期持有。

总结为,好公司、好价格、选准、拿住、攒股、收息。


巴菲特的选股金指标:ROE

我认为,在大A投资,同样适用。并且我选股的海选策略是,上市大于五年、近五年平均ROE大于12%,海选都无法进入的公司一律不看。

在海选池内的公司,再去选择可以理解的生意进行关注,关注过关的公司才能视为可投资标的。


选出可投资标的就必须严格,对投资的估值范围要定标准、定策略,买入后 持有就是常态,就是依靠生意本身去为自己赚钱。


买入后,不是当甩手掌柜 高枕无忧了,要不定期的对生意经营成果进行检视,长期跟踪观察,对市场反馈出来的各种信息要进行甄别,做出合理的判断,不要人云亦云 。


牧原股份的长期投资逻辑

牧原股份是在2021年末~2022年年初进入我的视线范围,那时我还热衷于可转债配售投资,牧原在那个时期刚好发行可转债,于是对公司进行了一番财务研究,也看了一些股吧里的信息分享,勾起了一点兴趣。在可转债配售完成后虽然迅速卖出了正股,但是跟踪了解没有中断。

并且在2022年2月15日在雪球做了文字记录,大致的分析了一下投资的可行性。仅仅在过了一个月后,就开始建仓买入,因为对估值的存疑,只是象征性的买了100股。



图片

图片投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牧原,开始的了解并不是太深刻,而且那时觉得不太便宜,也就采取边走边看边买的策略,整个2022年也就陆续的买了1300股,牧原当时市值处于2700亿左右徘徊。

随后的2023年,牧原经历了黑暗时刻,舆论上 ,又兴起了面对财务造假的质疑和养殖模式的质疑,市场对其估值产生严重分歧,股价摇摆不定;行情资金面上,融资盘屡屡爆仓,大盘萎靡,牧原股价急速下挫,最低市值到了1700亿之下。

机会是等待出来的,等待的前提是自己做好了准备。

机会来了,却不敢出手了或者 机会来了,却没有钱了,都是没有做好准备的表现。

2023年,我用调仓换股、后续现金流买入,把牧原买成了第一重仓。


股票投资,大多数人最怕面对的主要是两种情形,第一 公司长期被市场舆论质疑财务造假和造谣抹黑;第二 公司股价长年不涨甚至下跌。

面对如此情形,简直是夜不能寐。

为何?对生意理解不够。

所以一有风出草动,就草木皆兵。


看几个数据

图片图片

国人正常水平就是平均每年吃掉7亿头左右的猪。

2014年就可以吃73510万头。

养多养少最后都可以吃掉。

还有人说现在猪养多了吗?只不过是正常水平而已。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2019~2022年生猪供应严重不足,也就出现了极度的高猪价。

不明真相的群众,居然有天真的认为是人为的操纵猪价。这只不过是正常的市场行为罢了。

2018年8月fei wen传入国内集中爆发,导致能繁过度流失,产能严重不足,导致随后两年的供需严重失衡。


牧原的成长具有偶然性和必然性,就是这次fei wen促成的。

2014年牧原上市,借助资本的优势和二元回交育种的优势快速发展,在2017年fei wen还没有传入之前就快速扩张,从上市之初年出栏不到200万头到2017年出栏700多万头。这取决于二元回交育种体系下自繁自养模式的可行性和可复制性。对比传统的公司+农户模式有其优越性。

这是牧原能够成长的必然性。

feiwen只不过是助长了这种必然性。

2018年fei wen传入国内,导致传统的养殖模式大面积崩溃,面对疫病毫无对策,只能任由发生。但是自繁自养模式这时却体现出了优越性,虽然不可避免的也受到疫病影响,但是却是可控的,有对策可实施。在2018~2019年度,牧原实现了出栏量的继续增长,分别达到了千万头级别。这在当时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也正是如此,为牧原股份积累了丰厚的利润。

在行业其它企业还在恢复元气的时候,牧原借助积累的利润和同比例的融资快速扩张,这种机会是可遇不可求的,其它时候,同行是不可能这么大方的让出市场份额让你快速渗透的。当然也要佩服牧原管理层的战略眼光和果断行动,这是建立在对自己的养殖模式的强大信心之下的行为,否则只会是风险。

养殖模式、成本管控、可复制性……等 决定了其发展的必然性

feiwen放大了这种必然性,超额利润和行业的虚弱期是偶然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叠加 加速了牧原的成长。

所以2021~2022年的规模扩张速度是不可能持续的,因为这是捡了行业的漏。

图片图片


再来看一下固定资产的投入

图片2020年和2021年固定资产增长迅猛,固定资产主要还是猪舍,猪舍变多了,就能养更多的猪,所以2020~2021年出栏规模扩大是必然的。
这些前因后果是行业和企业发展的历史,是可以印证某些不实言论的。也可以对企业经营有个大致的推导。
牧原过去的发展底层逻辑是依靠自身二元回交 自繁自养的新养殖模式的可行性和可复制性。可行性决定了成本可控,能创造利润,可以抹平猪周期的影响。任何不能控制成本在行业平均成本之下的养殖企业都是在赌博。说严重点就是在价值毁灭。可复制性决定了其具备成长性。注意,可复制性一定是建立在可行性基础之上的。没有相对低于行业平均成本 的扩张 都是自掘坟墓。
牧原的历史发展是依靠底层逻辑和行业的偶然状态获得了大量利润,并且用利润撬动资本,采取利润负债1:1的比例迅速扩张,加快了步伐。
历史终究是过去式,投资投的是未来。行业发展至今,规模猪企的行业占比越来越大,从过去的百分之几到现在的接近百分之三十,行业的整体抗风险能力变得更强大,养殖规模更稳定,养殖效率更高。牧原过去的发展路径大概率无法被复制,包括牧原自身都不能。行业产能的大面积崩溃是国家不愿见到的,那会对物价管控和民生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不会有行业产能的崩溃,只会有产能的正常范围内调节,也就无法复制牧原过去的发展路径。
行业最终是微利时代。注意是行业的微利时代。行业平均成本上浮1~2元就是大概的平滑利润空间。所以行业平均成本就是生命线,长期高于行业平均成本的企业,结局必然是被淘汰。而且,平均成本不是不变的,随着行业的进一步优化,平均成本会越来越低。行业的微利不代表企业的微利,最优秀的养殖群体会做到低于平均成本3~5元,这就是差异,就是我们投资的目标。
牧原股份一直都是成本最优秀的行列,第一梯队。过去如此。
即使保持现有养殖效率不变,在第一梯队的行列依然可以维持比较长的时间。但是不要忽略牧原的前期重资产投入对后期成本的影响。我们看到2016年开始加大资产投资力度,2018~2020年投资力度达到峰值,2021年进入尾声,2022年开始到现在基本上是维持维修改造的支出,公司未来的资本开支也相对较小。按照牧原的房屋和建筑物(主要是猪舍)的折旧年限12.5年推算,2016年的投入在2028年大概能折旧完成,但是猪舍还能继续使用,只需要进行适当的维修改造即可,那么在账面成本上,就会摊销越来越少。也就是说,仅仅依靠折旧摊销金额的减少,完全成本就降低了,利润就增加了。其实这些只是财务报表记账规则的变化,对公司的实际现金流没有变化。过去,那部分现金流记在成本里,以后,那部分现金流记在利润里,就是这么简单。公司资金周转 靠的是现金流,至于是记在哪里,没有区别。作为股东,就是看准这些现金流,当他们大部分记为利润的时候才是属于股东的,才是可分配的。这是长期投资的逻辑之一,再过个四五年,账面利润会越来越多,投资支出较少的情况下,利润多即可视为分红预期大。
如果牧原不能持续创造利润,仅仅是第一个逻辑,那是缘木求鱼。牧原未来维持较小资本开支,在固定资产规模上只能维持较为缓慢的增长,但这并不意味产能也是如此,因为产能的增长 一是靠猪舍的增加,二是可以提高养殖效率,三是提高产能利用率。比如料肉比、日增重、空栏率、psy/msy、疫病防控、商品品种的出栏规划……等等变化,都可以提高产能规模。这是增效。增效即可带来成本的下降,利润的提升。另外,在上游饲料端和下游屠宰端都有对利润的提升空间。公司在调研报告里透露,以目前公司的8000万可用产能也可以做到出栏1亿头。说明是具有可行性的。也就是,在较小资本开支前提下,实现出栏规模的增长和成本的继续下降,追求利润的进一步增长。这是长期投资的第二个逻辑。
在现有行业格局下,是不是就不能再继续扩张了呢?未必吧。总是会有产能淘汰的,被淘汰的产能总是需要被补缺口的,除了靠养殖效率上弥补,总有一部分是需要靠新增产能实现的。既然需要新增产能,为何就不能被养殖成本低的牧原实现呢?毕竟牧原的市占率目前才10%左右,到20%也不是不可以吧?总是有人说,反垄断什么的,市占率低于20%如果也算垄断,那涉及垄断的企业太多了。国家反垄断的根本是,防止恶意控制物价,不公平竞争,破坏行业生态,一家独大。过去牧原规模破千万头和四千万头时期,就被说成垄断,但是事实是生猪价格从来都是市场供需说了算,不是哪家企业能说了算的。第三个逻辑就是新增产能的预期。
投资牧原,其实现在才是正当时,很多方面的不实言论已经被证伪,行业格局已经坐实,迷雾渐渐散去,检验结果的时刻即将到来,可以说是黎明之前的黑暗。
收获的季节已经不远了,大约3~5年。
投资绝不是现在买了,然后很快就有结果的。买在企业的成长期,注定要多等些时间,收获也才可能更多。想买在前一夜的心态注定大概率被捷足先登。也注定投资回报趋于平常。切不可以猪周期的角度投资牧原,那是舍本逐木。牧原的价值是未来强大的自由现金流。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