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下称中电联)发布《2024年上半年度电化学储能电站行业统计数据》(下称《统计数据》)。
《统计数据》指出,今年上半年,国内电化学储能整体装机呈稳步增长态势。全国电力安委会19家企业成员单位上半年新增投运电站142座、总装机10.37 GW/24.18 GWh、同比增长40%。
上述19家成员单位包括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等。
截至今年上半年,国内累计投运电站1100座、总装机5.37 GW/75.05 GWh,相当于全国电源总装机的1.15%。
分应用场景看,上半年新增装机量最多的是电网侧独立储能,新增装机达6.85 GW,同比增长超100%,占新增总装机的66%;其次为电源侧新能源配储,新增装机3.37 GW,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截至上半年,国内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电化学储能装机占比分别为44.27%、53.64%、2.09%,主要应用场景为独立储能和新能源配储,合计占比92%。
电网侧储能是指电力系统中能接受电力调度机构统一调度、响应电网灵活性需求、能发挥全局性、系统性作用的储能资源;电源侧新能源配储是指新能源发电项目侧配置的储能系统,以应对新能源发电的不稳定性;户用储能也称家储,是分布式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锂离子电池目前仍在已投运电化学储能技术应用中占据主导地位。截至6月,累计投运锂离子电池项目总能量达72.86 GWh,占比97.09%。其中,99.84%采用的是磷酸铁锂技术,0.11%采用的是三元锂技术,另有0.05%采用钛酸锂技术。
磷酸铁锂与三元电池并为当前主流的两种电池种类。相比三元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具有低成本、高可靠性和低火灾风险等优势,但其能量密度较低。
除锂离子电池外,已投运的电化学储能中还有1.64%采用了铅酸/铅炭电池、0.69%采用液流电池、0.01%采用钠离子电池,其他电池类型占比0.57%。
此次,《统计数据》还首度披露了国内储能主要设备厂商排名。排名基于629座电站报送设备厂商信息,总装机17.68 GW/35.67 GWh,占全国电力安全生产委员会19家企业成员单位已投运总装机的88%。
其中,在储能电池领域,截至上半年,总能量排名前五的电池厂商依次为宁德时代(300750.SZ)、亿纬锂能(300014.SZ)、海辰储能、比亚迪(002594.SZ)、瑞浦兰钧(00666.HK),总能量24.17 GWh、占比67.78%,是各主要设备环节中市场集中度最高的环节。
根据界面新闻近期统计的头部锂电池企业的储能板块业绩情况,上半年,宁德时代的储能电池系统营收达288.2亿元,毛利率达到28.87%,均排名头部锂电企业首位。亿纬锂能、瑞浦兰钧储能板块分别实现营收77.7亿元、32亿元。
总功率排名前五的储能变流器(PCS)厂商依次为:上能电气(300827.SZ)、国电南瑞(600406.SH)、科华数据(002335.SH)、阳光电源(300274.SZ)、禾望电气(603063.SH),总功率9.37 GW、占比52.98%。
总能量排名前五的电池管理系统(BMS)厂商依次是:高特电子、海博思创、协能科技、比亚迪、华思系统,总能量17.82 GWh、占比49.98%;总能量排名前五的能量管理系统(EMS)厂商依次:长园集团(600525.SH)、德联软件、国电南瑞、许继电气(000400.SZ)、四方股份(601126.SH),总能量14.83 GWh、占比41.57%。
上半年,国内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平均利用率指数达42%,反映全国电化学储能电站整体平均运行情况达到了设计值的超四成。上年同期,这个数字为34%。分场景来看,1-6月,新能源配储、独立储能、工商业配储的平均利用率指数均有所提升。
利用率指数是一个相对值,表示实现电站设计预期的比例。对单一电站来讲,该指数意为统计期间电站利用小时与设计充放电小时的比值,当指数为100%时,则意味着达到电站设计预期。
《统计数据》还对上半年电站可靠性进行了相关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国内电化学储能电站整体可用系数达0.98。
全年计划停运903次,单次平均计划停运时长60.29 h,非计划停运901次,单次平均非计划停运时长31.55 h。电站关键设备、系统以及集成安装质量问题是导致电站非计划停运的主要原因。其中,由电池问题导致的非计划停运次数占比达4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