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9-05 21:43:40 股吧网页版
高薪时代渐趋落幕:中信、中金领降 中型券商人均薪酬反超头部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K图 600030_0


K图 601995_0

  如果能够入职券商,尤其是头部券商,曾被视为年薪百万不是梦。二十多年来,一批批的名校学子抱着高薪目标卷入券商,而如今,属于券商的超高薪酬时代或已垂暮。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综合采访与调研发现,2015年、2021年,券业薪酬出现两次峰值,彼时中金公司、中信证券等多家头部券商人均薪酬均达百万元左右;其中,投行、研究所等高薪部门年薪数百万乃至上千万者并不鲜见。如今,券业限薪叠加证券公司整体业绩连续三年收缩,券商薪酬已经大不如前。

  从半年报披露的薪酬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人均薪酬最高者为“券业一哥”中信证券,人均薪酬37.05万元,月均6.18万元,是唯一一家月均薪酬在6万元以上的内资券商。而在券商薪酬高峰的2021年,1-6月人均月薪在6万元以上的券商多达17家。2021年上半年,中信证券人均月薪高达11.35万元,接近如今的两倍。

  投行、研究所两大昔日的超高薪酬部门,此番券业降薪中所受冲击也最大,并且面临一定裁员压力。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超高人均薪酬昔日是头部券商的专属,如今一些腰部券商实现反超。今年上半年人均薪酬位列前五的券商中,头部券商仅剩中信证券和中金公司,近五年来营业收入排名在25名-30名之间的长城证券、29名-42名之间的民生证券、44名-62名之间的首创证券,人均薪酬之高分别位列行业第五、第二和第三。

  从业人员数量相对较少、投行IPO业务原有规模偏小(民生证券除外)、各业务条线投入比例调整相对灵活等,被视为当前环境下腰部券商保持相对稳定利润和人均薪酬规模的关键所在。

  百万年薪不再

  来自投行、私募、研究所等多个业务条线的多位95后券商前台(相对于中后台)业务从业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其抱着实现年薪百万的目标多年卷学历、卷实习,终于进了梦寐以求的头部券商与理想岗位。然而,脚跟还未站稳、券业集体降薪,职级缓慢提升,百万年薪渐行渐远。对于投行IPO部门,以及部分研究所的年轻人而言,现实则更为严峻,有人戏称“已经不求百万年薪,只求别被劝退”。

  降薪乃至裁员,是横亘在券商从业者肩头的共同重担。从日前披露完毕的证券公司2024年中报来看,人均月薪在6万元以上的已经仅剩中信证券一家,去年尚有11家,2021年的券业薪酬小高峰时更是多达17家。

  纵使人均薪酬、应付职工总薪酬双居第一的中信证券,其薪酬降幅也着实不低。其总薪酬由于人数增加曾于2023年有所增加,人均薪酬则是自2022年以来连年降低。2021年-2024年上半年,中信证券1-6月人均薪酬分别为68.08万元、41.98万元、40.87万元、37.05万元。其中,2024年薪酬仅为2021年高峰时期的54.42%。

  2019年-2021年曾霸榜全年人均薪酬之最的中金公司,如今薪酬更是大不如前。其今年上半年人均薪酬仅为28.81万元,人均月薪4.80万元,相较于2021年全年高达9.70万元的人均月薪,已经腰斩不止。

  相较于去年上半年,中金公司今年1-6月人均薪酬同比缩水24.64%。然而,这一降幅在证券公司中却不算太高。记者梳理上半年应付职工总薪酬在5亿元以上的45家券商发现,国联证券、天风证券、平安证券、民生证券、浙商证券、财通证券六家券商同比降幅均在中金公司之上;其中,国联证券人均薪酬降幅最高达到37.32%,上半年人均月薪3.04万元。

  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人均薪酬降幅在10%以上的共27家,占比六成。人均薪酬正增长的只有兴业证券、国元证券、东兴证券、南京证券、第一创业、首创证券六家。

  其中,南京证券、第一创业、首创证券增幅显著,分别为20.59%、22.123%和40.80%。三家券商具有一大共同特点:上半年营业收入、净利润双双逆势增长。以净利润为例,南京证券由4.58亿元增至5.49亿元,增幅19.87%;第一创业由3.83亿元增至4.39亿元,增幅14.62%;首创证券更是由2.75亿元增至4.77亿元,近乎翻倍。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多由上半年下发的券商年终奖,去年下发时间普遍延后,部分拖至下半年,规模有所缩水。然而,对于包括某中字头头部券商在内的不少证券公司而言,今年所发年终奖下发时间更晚,并且在去年缩水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骨折”。

  有头部券商从业者戏称:“乍看到年终奖时没看工资条,以为是发了哪笔报销。”该券商投行此番下发的年终奖金额多数为月薪的1-3倍,而其管理层此前的年终奖约为全年月薪之和的2-3倍。

  '腰部"人均薪酬反超头部

  券业薪酬普降之下,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人均薪酬最高者不再是头部券商,个别腰部券商实现反超

  记者根据Wind数据梳理发现,限薪以前的2021年上半年,券商人均高薪以头部券商为主。彼时,人均薪酬在50万元以上的共五家,分别为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平安证券、华泰证券、东方证券。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华泰证券的头部券商之位毋庸置疑,东方证券与平安证券近年来营收排名也大多位于行业第十名至第十五名之间。

  2021年年底开始,破除“金融精英”“唯金钱论”的要求逐渐兴起,为了响应监管要求,券商逐渐下调薪酬。由于彼时头部券商人均薪酬较高,是监管关注重点,其薪酬下调的力度也相对更大,这一变化在2022年券业薪酬中初步显现。

  然而,响应监管要求的券业降薪刚刚起步,证券公司的业绩随即走上下坡路。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2022年证券公司净利润同比锐减25.54%,2023年再度小幅下降3.14%。利润下滑之下,券商下调不再局限于监管引导,基于公司经营需要的降薪也随之到来。

  用某券商资深人士的话来说,“2022年降薪主要源于券业限薪;2023年降薪是限薪与券商利润下滑叠加;今年限薪影响已经显著减小,券业整体薪酬大降则是券商业绩‘寒冬’之下公司经营的需要。”

  三年之后的今天,人均薪酬TOP5已经不再是头部券商的天下,转而变为中信证券(37.05万元)、民生证券(29.33万元)、首创证券(29.01万元)、中金公司(28.81万元)和长城证券(27.81万元)。除了中信证券和中金公司,其他券商近五年来营业收入均在20名开外。其中,长城证券表现最好,在23名-30名之间;民生证券位于29名-42名之间;首创证券更是在44名-62名之间,属于十足的腰部券商。

  券业人均薪酬较高者,为何新添腰部券商身影?根据受访人士分析,或与三大因素密切相关。

  首先,从业务架构来看,相较于投行、研究所等各个业务条线均实力强劲的头部券商而言,部分腰部券商更为倚重自营等少数业务条线。在如今的大环境之下,伴随IPO节奏收紧与降费降佣的全面落地,投行、研究所利润大降,尤其是投行,成为收入同比缩水最为严重的业务条线之一;受此影响,投行等布局力度更大的头部券商所受冲击也相对更大。

  与之相反,自营成为券商业绩胜负手,公司总营收更为倚重自营业务的部分腰部券商,反而得以维持相对较好的业绩表现。

  其次,从券商规模来看,相较于腰部券商,头部券商人员规模庞大。今年人均薪酬位居前五的券商中,中信证券人数高至2.6万人,中金公司亦达1.5万人,而民生证券、长城证券则为3000余人,首创证券更是不到2000人。

  “如今,除了债券相关业务以外,券商难以寻得其他业务增量,目前创收主要源自存量业务。”某券商人士告诉记者。在增量业务锐减的情况下,券商整体营业收入有限,人员基数更大、用工成本更高的头部券商往往面临更大的业绩压力,其降薪需求也相对更高。

  再者,券商业绩压力大增之下,降低用工成本成为必然选择,降薪和裁员是最为重要的途径。今年上半年,已经有不少券商相继启动变向裁员,头部券商目前裁员力度相对较弱,人员流失比例低,平均之后的人均薪酬也因之受限。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