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12-05 06:35:10 股吧网页版
上海建工: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来源:解放日报

K图 600170_0

  营业收入站上3000亿元平台,新签合同额达到4000亿元量级,利润总额稳步提升,效益增速超过规模增速……一系列展现上海建工综合实力的数据,令人倍感振奋。

  在全球经济风云变幻、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这些数字背后的含金量不言而喻。于上海建工而言,这不仅是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深度融入城市建设的发展成果,也是直面挑战、迎难而上,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奋斗见证。

  过去五年间,上海建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肩负起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使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一系列承载时代印记的超级工程和地标建筑,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拔地而起。无论是赋能主营业务还是拓展新兴产业,无论是深耕国内还是迈向国际,上海建工始终坚持质量和规模并重,在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初心如磐,奋楫笃行。面对建筑业形势之变、市场之变,今天(12月5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四次代表大会,正为未来五年的发展锚定方向。

  “在深化改革的窗口期、转型升级的机遇期、提质增效的关键期、风险化解的攻坚期,我们将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党的领导融入企业治理各环节,把党的建设融入生产经营全过程,保持战略定力、深化战略定位、找准发展路径,扎实推动集团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而不懈奋斗。”上海建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杭迎伟表示。

  坚持党建引领服务国家战略

  唯有把准时代脉搏,方能行稳致远。回顾上海建工的发展轨迹,一条鲜明的主线贯穿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胸怀“国之大者”,从更高使命追求、更长时间维度、更广视野空间,把握企业战略定位,当好服务人民城市建设的“主力军”、践行国家重大战略的“子弟兵”。

  五年来,上海建工以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为统领,积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与治理体系建设。通过聚焦主责主业,推动管理层级压缩,提高了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凝聚了全体员工的力量,共同推动工程项目的高效执行。

  就在今年11月,好消息接踵而至:东方枢纽上海东站站场区地下土建工程已开启地下室结构顶板浇筑,正全力冲刺年底中心岛大面积出正负零的节点目标;“浦西第一高楼”北外滩91街坊项目迎来建设期首个重大里程碑,近4万方混凝土底板一次浇筑成型,成功筑底,北外滩天际线的“最美一笔”向闪亮登场又迈出坚实一步;169.8亿元中标浦东国际机场四期扩建工程航站区工程,建成后浦东机场可保障年旅客吞吐量1.3亿人次的需求,约等于两个广州白云机场,项目已在近日开工;沪苏湖高铁正式开启试运营,上海建工承建的上海松江站是沿线最大的新建站点,与多条线路互联互通,被誉为“松江枢纽”。

  每一次筑基,每一块砖石,都是上海建工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对接市域空间新格局的真实写照,同时也为企业垒起了一道强大的实力之墙。

  不止于深耕上海,上海建工身怀更大抱负,迈向更为辽阔的地域。五年来,上海建工积极向外谋篇布局,紧紧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努力成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支撑。

  目前,上海建工已形成“1+7+X”国内市场重点区域布局,聚焦长三角、深耕长三角,拓展华南、华中、海南、西南、京津冀、雄安、东北七大重点区域,扎根经营重点城市,业务覆盖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150多座城市和海外40多个国家或地区。

  在此过程中,区域党建功能持续深化,通过探索科学方法和有效路径,为国内市场拓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立足重点区域布局,上海建工持续推动海南、华中、西南等区域总部党委实体化运作,通过区域党建红色纽带,更好地融入区域市场“生态圈”、扩大上海建工“朋友圈”,更好地促进产业联动、推动文化融合、彰显企业品牌。聚焦深耕长三角战略部署,上海建工探索建立长三角一体化党建联盟,逐步构建理论共学、资源共享、组织共建、发展共赢的党建工作新模式,促进区域党建与市场拓展深度融合、协同推进。

  聚焦主责主业加快转型步伐

  城市是有机体、生命体,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在当前城市转型的重要机遇下,需要主动顺应建筑业形势之变、市场之变,聚焦主责主业加快转型步伐,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

  这也正是上海建工创立71年、整体改制30年来不变的发展主题——服务城市、适应城市、主动求变、深化改革、创新转型。具体到实际业务层面,选好赛道是关键,考验的是企业的智慧和定力。

  上海建工依托强大的建造能力,在同心多元化上更好地服务和适应市场需求,依托全产业链优势,凭借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深入推进六大新兴业务,包括城市更新、生态环境、水利水务、工业化建造、建筑服务业、新基建领域,以当前的“种子工程”“未来工程”,积极培育未来的“优势板块”“王牌板块”。

  城市更新就是上海建工搏击市场的一张“王牌”。当前,上海城市更新“向存量要功能、向集约要空间、向更新要效益”,正在探索深化改革创新的思路举措。“城市所需,建工所能”,作为这一领域的领跑者,上海建工全方位参与其中,从参与外滩保护建筑修缮开始,从一砖一瓦、分寸之间起步,成功举办城市更新论坛,发布自主核心技术,完成百年老市府大楼改造、锦沧文华改建、南昌万寿宫和一批桥梁维护、合杆整治项目,承担起赓续上海历史文脉、重塑城市风貌、提升城市能级的新使命。

  生态环境业务在园林景观、土壤修复、水环境治理、资源化利用等领域形成竞争优势;水利水务业务做大做强,两项工程获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建筑服务业形成了建筑智慧运维、道路桥梁养护、轨道交通维保、智慧医疗、建筑电商、信息服务的业务格局;在机场、港口、市域铁路、高速磁浮、海上风电、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等新基建领域、大科学装置建设中展现了硬核实力。

  以市场开拓为起点,以经济效益为落脚点,上海建工在“能力圈”范围内开拓思路、展现担当,持续拿出更多“撒手锏”,加快现有硬件软件的迭代升级,提供更多有竞争力的产品。数据显示,五年来,新兴业务新签合同额达到千亿规模,占比超过20%,正在成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加强顶层设计塑强创新实力

  高质量发展,一头连着规模的扩展,另一头则指向质量的提升,而连接这两端的桥梁正是企业的科创能力。传统建筑行业,正从增量时代转变为存量时代,行业竞争将进一步加剧,这就意味着,企业更需要认真研究新的战略方向,以创新谋取新优势,在做新、做精、做专上下功夫。

  上海建工深谙这一点。五年来,上海建工集团党委始终以新发展理念为行动指引,加强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培育建筑业新质生产力。从顶层设计上,对中央研究院进行升级打造,形成了多元化的研发平台体系,涵盖1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6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创新中心、2个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3个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9个国家(国际组织)认证的实验室和检测机构,以及4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

  平台搭建好了,实现创新转化的关键在于人才。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党对干部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遵循人才成长客观规律,紧紧围绕干部人才的选拔、培养、配置、激励、监督、容错等重要内容,进一步创新人才发展机制、激发人才内生动力,才能不断激活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

  围绕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上海建工持续加强高层次、领军型、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力度,新增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6人,上海市东方英才计划领军项目3人、拔尖项目(技术带头人)15人、青年项目7人。

  在人才的引进、培养上,上海建工同样不遗余力。一方面,建立起两级招聘信息平台,与多所行业重点院校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另一方面,注重盘活用好现有人才资源,开展优秀年轻干部调研,梳理形成“三个一批”名单,力争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岗相适。

  “这五年来,我们加大研发投入,把服务国家战略、引领行业发展的‘五个一批’重点任务转化为科研项目立项清单进行推进,研发费用逐年递增,取得一批创新成果。”上海建工方面介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47项,主参编国家或行业标准22部,获得发明专利1683项,荣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16项。

  这样一支强大的科研团队,为传统行业发展的“隐痛”写出解法。针对建筑业高度依赖人工、管理方式粗放、工业化和信息化程度明显落后其他行业等问题,上海建工深入推动由传统模式向着数字化、智能化转变。

  在智慧设计、智慧建造、智慧更新、智慧运维等领域的全面探索,催生了一批能够赋能主营业务、培育新兴业务的典型应用场景。建筑机器人的阵容逐渐壮大,i.SCG信息化工程的建设稳步推进,项目管理、资金管理等18个系统已成功上线并实现了常态化运营。

  更多“新质”落地,也推动上海建工在前沿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企业找准新一轮竞争赛道。

  如,上海建工参与甘肃武威钍基熔盐实验堆核能项目建设,标志着一个全新的先进核能产业链开启初步探索;中国迄今为止投资最大、建设周期最长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上海建工承建的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项目SHINE直线加速器标准模组以及FEL-I/II波荡器近期顺利起吊,这个标段最重要、最关键的核心设备从组装阶段转入安装新阶段;助力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列车成功下线,这是全球首套同级别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建设团队凭借大胆的创新精神,依托上海高速磁浮示范运营线建设和近20年的线路维护经验,结合青岛高速磁浮项目的具体需求,实现关键设备的国产化,填补了国内施工领域的空白。

  对标最高标准建设世界一流

  在“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上海建工站在全新起跑线,提出打造“国际一流的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五年来,上海建工集团党委最大限度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打造坚强战斗堡垒,距离这一目标越来越近。

  2023年,上海建工新签合同4318亿元、营业收入3046亿元,连续五年进入《财富》世界500强,2024年位列第354位,位列ENR全球最大250家承包商第8位。

  上海建工旗下多家企业行业领先,市政总院在全国市政设计领域排名第一,建材科技集团商品混凝土年产量全国第三、世界第五,园林集团连续五年位居全国城市园林绿化企业榜首,装饰集团在中国装饰行业百强企业中排名第二。

  从自身定位来看,上海建工通过服务价值创造推动业务发展,以客户为中心构建生态型产业圈,形成“建造+服务+平台”业务模式,实现了企业向价值链高端的迁移,从原先的建筑“承包商”,转变为全产业链“服务商”。

  如今,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海建工要继续回答的,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浪潮里,正确处理好质量与规模、深耕与扩展业务、国内与海外业务的关系,更好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融入上海人民城市建设。

  顺应建筑业形势之变、市场之变,上海建工未来的发展路径已然清晰。聚焦主责主业,围绕空间、产业、时间三个维度拓展业务领域,持续深化“三全战略”,实现全国化发展新格局,“建造为基石、新兴业务同心多元、投建运管纵向一体”全产业链协同联动新格局,以及“数智精益建造、绿色有机更新、低碳智慧运维”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转型新格局。

  “我们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国之大者、城市所需,聚焦‘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杭迎伟表示。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