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爱旭股份(600732)披露了一份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博时基金、财通证券等机构参与,爱旭股份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刚等公司负责人接待了投资者并回答了相关提问。记者注意到,投资者主要关注公司BC技术进展,特别是成本、溢价及盈利等情况。
据爱旭股份介绍,在海外,公司ABC(全背接触)产品的溢价水平可达15%—40%;在国内,户用、工商业、地面市场都可达10%以上的溢价,公司与供应链伙伴共同分享产品带来的价值增量。地面产品方面,公司溢价在10%左右。
成本方面,爱旭义乌工厂ABC电池成本每个月都有下降空间,组件的材料也在不断优化。公司称,目前,单块ABC组件的面积成本比TOPCon略高一点,下一步目标是面积成本达成一致。另外,随着产能的不断建设和销售量的不断扩大,将会达到满产满销,其他成本方面仍然有大幅度下降的空间。
投资者对于金属涂布技术对降本的影响比较关注,爱旭股份称,公司探索该技术多年,金属化涂布不等同于铜电镀,随着金属涂布技术和工艺的不断成熟,未来能够实现75%—80%的较高双面率,该技术发展与设备精度和产业技术的成熟度相关,未来还有广阔的提效降本空间。
“ABC产品在地面市场溢价在10%以上是合理的。”溢价方面,爱旭股份认为,现在市场仅仅比较产品功率差异,产品实际的发电量、阴影发电优化、高温抑制以及抗隐裂这些功能都会被认可。公司称,未来BC产品出货量达到100—200GW的级别后可能是另外的溢价方式,由BC主导主流市场定价,而其他产品对标BC确认折价多少。
投资者对于明年爱旭股份BC组件出货量情况较为关注,也问到了BC电池的外销计划。爱旭股份称,公司已经投产的BC产能包括珠海10GW,义乌15GW产能陆续投产中,济南基地正在建设,预计今年年底组件投产,明年上半年电池投产,明年出货规划为20GW以上。
爱旭股份特别强调,公司义乌基地在今年9月份已经实现满产,并且这种状态是可持续的;另外,珠海基地正在进行满屏组件和0BB的改造,预计年底可以实现满屏组件的出货。“随着未来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项目和其他融资手段的落地,义乌基地的募投项目也可以继续快速建设。因此,公司中远期产能空间是100GW以上。”
关于义乌基地,爱旭股份进一步介绍说,该基地BC产能规划是15GW,目前已安装8GW且已满产,剩余7GW在陆续安装中。“由于公司技术迭代非常快,考虑到现在拥有较好且成熟的75%或以上高双面率的地面产品,未来可能会对义乌剩余7GW的产能进行升级,将产品迭代为更适合大型地面电站的0BB产品。”
爱旭股份称,电池出货“主要看市场情况”,公司将在产能利用率、市场价格和公司盈利之间寻求平衡。公司目前以电池形式销售的产品包括PERC和TOPCon,在有些时候,PERC效益比TOPCon更好;而ABC产能中电池和组件都是1:1的配套产能,并以组件形式销售。
关于BC电池是否外销,爱旭股份表示,有些厂商由于产能、技术受限等原因,部分合作伙伴确实存在切实的需求,与以前的售卖电池不同,公司也正在研究如何在合理规则背景下进行合作,目前仍在讨论与决策阶段。
事实上,包括爱旭股份在内的部分BC阵营厂商已经在着手构建相关产业生态。爱旭股份称,BC技术是一种平台技术,产业各方对于BC生态建设有着高度一致的认识。
一是所有BC从业的光伏企业都认为要加快生态建设,二是行业内要有规则性建设。爱旭股份称,公司跟其他几家布局BC技术的企业展开了比较密切的交流,大家的共识是,基于产业链内所有企业都认同的、明确清晰且公开透明的规则,整个行业所有企业进行BC生态建设。“公司认为BC生态建设将会以非常快的速度加快发展。”
谈到合作模式,爱旭股份认为,贴牌、授权、代工是比较传统的合作方式,公司更希望是基于整个行业都认同的合理规则、更大范围的合作,例如BC技术联盟等,能够在光伏产业形成更有序、更理性、更互惠互利的合作同盟,是行业间而不是单个企业间的合作。
针对专利合作,公司称,只要建立起大家都能接受和认同的规则,都是可以推进的。“大的方向是BC技术可以借鉴其他成熟的产业关于技术专利的合作经验,达成一个更加开放、生态更加完善、规则更加清晰以及对知识产权的认同更加合理的合作。这种合作模式相较于授权、代工等方式更有利于行业发展,先把蛋糕做大,再把切蛋糕的规则定得更合理。”
在上述交流中,投资者也关注到近期行业自律性减产等问题,爱旭股份认为,在行业自律规范之前,行业企业普遍存在观望、犹豫情绪,但随着行业非理性竞争的持续,所有厂商目前也对相关自律规范和政策引导的推进和配合抱有积极性共识。对于后续行业各项供需关系和价格水平的改善,公司持相对乐观的态度。
另一方面,相关主管单位对引导行业回归健康发展的支持态度也是非常坚定的。通过建立好生态圈,所有企业遵循规则、守住规则就可以继续生存,若个别企业多次不愿意遵守自律协议,那么也无法在生态圈中生存。“政策层面上通过各类约束和引导,关键在于如何使得行业内制定并达成一个相对公平且都能接受的合理规则,并使企业接受行业自律的要求,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