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资委发布一批外部董事职务变动的信息,其中涉及部分电力央企领导层的最新变动情况。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国资委正式公布了15家电力央企领导层变动信息,包括中国华电、三峡集团、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华能、华润集团和中广核等多家央企,这一系列的人事变动再度引发了公众对该行业未来发展的高度关注。随着新领导层的就位,电力行业或将迎来新一轮的变革与机遇。
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混合所有制与资本管理研究院特邀研究员严学锋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国资委对于国资央企领导人员的考核问责和任免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其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这一变化对企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可以促使领导人员全面提升德能勤绩廉,确保履职到位。同时也激发更多有意成为央企领导者的人才的上进心和潜能。
电力央企高层变动频繁
11月15日,国资委网站发布中国华电、国家电网、国家电投三家电力央企外部董事职务变动消息。
具体来看,聘任王琳、陈元先、冯树臣、刘智全、栾军为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外部董事,章更生不再担任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外部董事职务;章更生不再担任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外部董事职务;聘任刘德恒、聂晓夫为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外部董事。
记者了解到,外部董事已成为央国企董事会制度的标配,也是中国特色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发挥董事会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功能的压舱石。
严学锋表示,外部董事制度对企业治理至关重要。它促进股东积极参与治理,助力股东扮演积极干净角色;实现决策与执行分离,增强董事会独立性,有效制衡经理层;确保董事会决策民主理性,打破一把手体制。对国企而言,外部董事制度是建设科学理性高效董事会的关键,忠实勤勉的外部董事将大幅提升公司治理效能,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此外,今年以来,电力央企高层变动显著。多家知名电力央企的领导层发生调整,其中,三峡集团、南方电网、中核集团、国投集团、中国能建、中国绿发、华润集团、中国电建、中广核、大唐集团、国家能源集团以及华能集团等企业的领导层变动尤为引人关注。
不具姓名的业内人士指出,央企高层变动涵盖了从董事长到总经理等多个重要职位,不仅体现了央企在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上的决心,也预示着未来电力行业的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于各企业来说,新的领导层将带领企业在新一轮的能源变革中探索新的发展方向,推动电力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电力行业发展新机遇
近年来,中国电力行业在政策推动和市场化进程的双重作用下,迎来了快速发展与深刻变革。
严学锋认为,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电力行业重任在肩,乃减碳关键,需落实好中央提出的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电力央企作为国家队尤其需勇担重责、迎难而上。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政策,对电力行业既是转型的压力,更是通过转型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机遇。电力行业需要敢作善为抓落实,将政策变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红利。”严学锋对本报记者补充道。
政策层面上,近年来,我国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道路上取得显著进展。
2021年3月,我国首次提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这是能源电力转型的必然要求、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
去年6月,国家能源局组织发布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中提出,新型电力系统具备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智慧融合四大重要特征,其中安全高效是基本前提,清洁低碳是核心目标,柔性灵活是重要支撑,智慧融合是基础保障,共同构建起新型电力系统的“四位一体”框架体系。
去年7月,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指导意见》,强调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更好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今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三部门印发《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出在2024—2027年重点开展9项专项行动,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取得实效。
中原证券研报指出,发电企业贡献了电力及公用事业行业大部分归母净利。2024年前三季度,火电、水电、其他发电等发电企业贡献了电力及公用事业超过80.24%的归母净利润。
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复苏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能源电力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对此,河海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副院长华昊辰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首先,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提升系统调节能力,发展抽水蓄能、新型储能,推动微电网、虚拟电厂、车网互动等新技术新模式,确保电力系统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其次,将绿色低碳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推进能源电力行业的清洁低碳转型,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推行电能替代,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和产品链;最后,进一步深化电力市场改革,建立更加市场化、竞争性的电力市场体系,促进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