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以“大模型·大未来”为主题的“2024人工智能大模型基准测试科创发展大会”(下称“大会”)在成都高新区拉开帷幕。大会汇聚了专家、学者以及多个垂直行业的大模型企业及关联企业嘉宾,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方向,加速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场景落地。
大会现场,四川语言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语言桥信息技术”)AI事业部总监李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大模型技术在翻译行业展现出巨大潜力。中科曙光(603019.SH)智能计算产品运营总监唐鹏则向记者表示,在当前人工智能大模型百花齐放的市场环境下,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算法、算力和数据三大核心要素,而在大模型时代,算力需求更是呈现出阶梯式增长。
李晶介绍,语言桥信息技术自主研发的先锋智语(Dtranx)大语言模型,是针对翻译领域推出的一款大语言模型,专注于解决小语种翻译的准确性和行业翻译的专业性问题。她提到,以先锋智语为基座的人工智能服务平台,场景运用涉及到文档翻译、图片翻译、会议翻译、实时交流翻译、网站本地化、软件本地化、视频翻译等。此外,还有更复杂的场景,如法律文件审查、医学文献、药品注册文件等翻译,确保专业术语的准确性。通过自动化处理,先锋智语大幅缩短了翻译周期,降低了人力成本,显著提升了整体工作效率和质量。
唐鹏透露,中科曙光目前主要聚焦于toB和toG两大市场,依托于自主可控的算力基础,中科曙光提供了自研的DTK软件栈,该产品不仅兼容CUDA和ROCM,还为客户提供了广泛的受众群体。唐鹏表示,中科曙光的算力已经广泛应用于政府企业、高教科研、运营商、金融能源以及医疗等领域。
从基础大模型到能落地的行业应用,仍需跨越多重挑战。
李晶坦言,首先,高质量的数据是训练高质量模型的基础。在构建标准化、高质量的数据集时,如何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用户隐私不被侵犯,是一个巨大挑战。其次,模型的训练和使用涉及高额硬件投入,且不同行业和企业可能存在大量定制化需求,这要求模型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可定制性,成本控制成为阻碍大模型应用的重要因素。此外,法律法规遵从和价值观对齐也是模型应用的难点之一,如何确保模型的生成内容符合对应国家及地区的法规,与人类正确的价值观对齐,是一个关键问题。
对于未来大模型技术的发展趋势,二人都持积极态度。
李晶认为,到2025年,大模型有望在复杂逻辑推理和跨领域问题解决方面取得突破,推动行业智能化升级。具体来说,大模型将针对法律、金融、医疗等领域,形成特定垂直领域的高效解决方案;同时,支持跨文档分析和长期记忆机制,提升复杂任务的连续推理能力;此外,还将专业的翻译大模型集成到ERP、CRM、CMS等系统,优化自动化工作流和决策支持,为企业的全球化竞争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持。
唐鹏认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大模型将持续迭代升级,并在更多行业领域实现落地应用。同时,他也指出,国产化趋势已然不可逆,未来国产算力将迎来更加蓬勃的发展。他认为,明年将是国产算力蓬勃发展的一年,市场上将涌现出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红星新闻记者俞瑶 实习记者孙树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