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股票12月19日电近年来,随着系列乡村全面振兴经济政策的出台,企业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已成为大势所趋。作为国内休闲零食头部品牌,良品铺子18年来一直以“三产融合”为核心战略,深度融入乡村产业发展格局,通过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不仅拉动了产业链的升级,构建起了从农业生产、食品加工到市场销售的全链条协同发展模式,并且以此带动了百万农户的三产收入。
消费端反向定制,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一方水土养一方风味”。野山笋作为昭通特色农产品,多年来只能作为初级农产品销售,不仅销售渠道、规模受到极大制约,而且当地农户守着美味的山珍,却很难变现增收。
2014年,云南昭通大关县的村民迎来了一位外地客人,这个新客人就是良品铺子的采购团队。与当地龙头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后,“新客人”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带来了创新发展的新思路:制定野山笋原料“标准”:原料分级分等,不同等级不同价格。
良品铺子定制的原料,是长度20多厘米的昭通筇竹笋,只取笋尖及以下8—13厘米的A级原料,才能确保口感鲜嫩。当季野山笋采摘后,马上送往当地的工厂,初步处理后第一时间运抵良品铺子位于昆明的供应商工厂,在十万级无尘智能车间进行加工,最大限度保持野山笋的食物本味和品质稳定。
随后野山笋这个高海拔的山野珍品,迅速成为良品铺子热销单品,2023年良品铺子年采购的昭通野山笋从2014年100吨上涨到3200吨,年增长30多倍,2024年预计采购量将达到4500吨。如2024年4月,良品铺子推出的大熊猫萌兰联名款野山笋系列,迅速在年轻群体形成风潮,“国宝同款”一时让大关野山笋声名大噪。
通常一节火车皮载重60吨。按照“10斤毛笋挑出1斤A级笋尖”的原料标准,采购野山笋4500吨相当于采购毛笋4.5万吨,也就是说相当于把750节火车皮昭通毛笋带出了云南大山。
“世界筇竹看中国,中国筇竹看大关”。随着野山笋越卖越多、知名度越来越高,更多平台和企业来到这里,把昭通野山笋带向零食、餐饮和预制菜领域。2022年大关县的竹笋年产量达到惊人的3.5万吨,野山笋也成为昭通一块响亮产业金字招牌。
产业链协同升级,打破低价内卷
与昭通极为相似的还有吉林桦甸。这座小城背靠长白山,盛产东北红松子,距离130多公里的梅河口市,也是亚洲最大的松子加工集散地,占全国产量的70%左右。
2016年,当地一家中型加工厂受外部环境影响,商超渠道面临巨大回款压力,处于急需转型的瓶颈期。成为良品铺子东北红松供应商后,良品铺子从生产流程、产品检验、标准制定等方面,深度参与并协助工厂完成自动化、数字化的产业升级,让初级农产品转向现代化工业生产过程中,助力优质农产品价值飞跃。
比如对原料的管理上,建立全产业链可追溯系统。在东北红松原料端管理上,从规格要求、成品感官质量要求、缺陷可接受率、微生物指标等方面建立一套验收标准,对松子从原料采收、验收、出入库再到工厂加工进行管控。工厂对不同基地,不同产区的松塔进行质量检验,编号记录入库;储存、运输环节上全年使用零下10℃冷库保鲜储存。合作供应商也因此成为当地头部食品加工企业,产值从7000万元翻倍增长到1.5亿元。2020年,知名仓储会员店循着良品铺子包装信息找上门,更多稳定的订单和现金流,让公司规模扩大,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现带动一千多户农民脱贫致富,成为当地五星级扶贫企业。
类似的,还有云南夏威夷果。作为全球最大的澳洲坚果种植区,2022年,云南省澳洲坚果种植面积414万亩,拥有品种近百个。而20年前,面对把这颗滚圆的坚果壳打开都是一个难题,看不到经济效益的果农们,也在为要不要继续种植犹豫不决。2019年,良品铺子与“中国坚果之乡”的盈江龙头企业合作,从梳理供应链的标准开始,对供应商进行专业辅导,如原料验收标准的提高,分选规格的登记,引进坏籽类型辨识及筛选设备等,整体高出进口原料标准95%,把直径、坏籽率品控指标纳入了原料和生产环节。2024年9月5日,当地开杆节,盈江鲜果收购价为9.5元/公斤,按平均每株树20公斤鲜果计算,当地百亩果林家庭收入达20万元,良品铺子今年预计带动农户增收数亿元。
作为国内最早使用和推广云南夏威夷果休闲零食品牌,通过市场端的“试金石”,一步步帮助当地升级坚果产业链,让云南夏威夷果达到了“平替”乃至超越进口原料的标准,避免了在低价低质中卷生卷死的局面。
类似昭通野山笋、东北红松、新疆鹰嘴豆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成立18年来,良品铺子陆续带动全球40多个农业产业集群、200多家食品类合作伙伴以及2000多家辅料类合作伙伴共同发展。其中,在国内供应链最上游,良品铺子已建立14个专属原料基地,让更多原产地好物走出了大山,建立起了产地到顾客的质量体系、供应链与物流管理体系,逆向推动了种植、生产方向的产业升级,实现了跨区域的“产业链融合”,从而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让更多人分享到品牌发展的红利,持续为消费者提供了品质稳定、安全放心的产品,特别是供应链不断健全后,规模效应持续压低了产品成本,使“物美价廉”的口号真正落地,进而摆脱了此前农产品“看天吃饭”、加工厂“周期规律”的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