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的并购潮还在继续,最新出手并购的是科创板企业圣湘生物(688289.SH)。
2025年1月12日晚间,公司发布了关于收购股权的补充公告,拟以8.08亿元收购中山未名海济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下称“中山海济”)100%股权。
按照收益法评估,截至评估基准日2024年5月31日,中山海济股东全部权益账面值约2.59亿元。
从这看,圣湘生物拟以溢价2.12倍并购中山海济,同时将以现金支付方式完成本次交易,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及银行并购贷款。
通过这起收购,圣湘生物将跨界入局生长激素行业。中山海济是一家基因重组产品及生物制品的研发和生产,主要产品为人生长激素(短效粉针、短效水针)。
生长激素是由人体脑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在人体生长发育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而注射用生长激素,也被称为“增高针”,是通过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的药物,可以明显促进儿童的身高增长。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中国生长激素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6亿美元(约40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2年的17亿美元(约120亿元人民币),在全球市场中占市率达34%, 超过美国成为这一领域第一大用药国。
即使如此,在我国,生长激素市场依旧渗透率不高。生长激素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矮小症,中华医学会数据显示,矮小症主要人群得到规范化治疗的比例低于5%。
生长激素市场渗透率不高背后,除了临床治疗认知缺乏、治疗费用较高外,依从性不高也是一大限制因素。国内获批上市的生长激素以国产品牌为主,产品类型以短效为主。短效生长激素使用时需每日注射,一定程度也容易导致患者依从性较低,漏针的几率较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圣湘生物并购前夕,中山海济业绩出现了大幅增长的情况。2023年,中山海济实现营业收入3.5亿元,净利润4826.38万元;2024年前11月,中山海济营业收入是4.08亿元,但净利润却达到1.05亿元。
对于中山海济业绩大幅增长原因,圣湘生物在公告中未给出解释。
而作为一家体外诊断试剂企业,圣湘生物缘何要跨界并购?公司在对外发布的公告中列举了几大理由。
圣湘生物表示,现阶段,公司已经在合成生物学领域进行了人才储备和产业转化等布局,在核酸、蛋白原料(如酶等)设计、工程化改造方面取得了较好进展;而中山海济在重组蛋白、多肽技术平台以及其整体工业微生物、合成生物学方面已具备一定产能,可以与公司在功能性生物医学产品领域形成上下游合力发展。另外,本次交易完成后,中山海济业务将与公司现有的业务相结合,有助于实现“诊疗一体”的综合战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