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山下,珠江之畔,第二届“广州国际美妆周”近日举行,广州以“美丽经济”吸引了全球目光。
广州是中国美妆之都,日前发布的《2024广州化妆品产业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截至2024年11月底,广州市化妆品生产企业数量达1841家,约占广东省总量的56%,约占全国总量的31%。在产值方面,广州市化妆品产业年产值超过1000亿元,占比超过广东省的70%,居全国首位。广州不仅是化妆品生产重镇,还拥有全国最大的化妆品交易集散地,每年有近40万种化妆品在全国范围内流通,超过全国总量的一半。
记者从广州国际美妆周上获悉,2024年前三季度,广州化妆品制造业产业增加值增长46.6%,广州线上化妆品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6.0%。在流量经济的助力下,广州化妆品产业正成为经济新动能。
据了解,为推动化妆品产业从“大体量”迈向“高质量”,2023年2月,广州发布了《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化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构建4个基地、6个商圈、4个关键领域的“4+6+4”化妆品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格局。到2035年,把广州建设成为集总部经济、创意设计、产品研发、智能制造、市场营销和文化传播于一体的全球化妆品制造中心、消费中心。
智能屏幕上的数字不断跃动,各项生产指标一目了然;自动导向车(AGV)忙碌地运送物料,物流效率大幅提升;机械臂“大显身手”,调配包材进行灌装生产……走进卡姿兰集团的“智造工厂”,生产、包装、物流等环节已实现全链路智能化、数字化和高度自动化。
作为广州的标杆品牌,卡姿兰是广州化妆品产业创新能力的缩影。广州早已不再是靠代工崛起的美妆之城,其化妆品产业集群向“高”而攀、向“新”而行,正在对标国际一流、深耕创新研发中迈向产业链中高端。《白皮书》显示,目前广州已孕育了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本土化妆品品牌,90%的广州化妆品头部企业已拥有自建品牌。“科研”和“创新”是广州本土化妆品企业的关键词,68%的广州化妆品头部企业已经引入智能生产线;开展新产品开发和产品配方优化的企业比例分别达到了100%和96%。
走进广东芭薇生物科技股份公司(以下简称“芭薇股份”),众多代加工品牌琳琅满目,研发实验室、检测实验室、包材测试室中的各种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据介绍,芭薇股份业务涵盖了化妆品的配方研发、设计、生产和检测等多个环节,产品销往国内外市场,累计为上千个化妆品品牌提供产品及服务。2024年3月,芭薇股份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北交所“美妆制造第一股”,也成为广州化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在广州2023年底发布的年度“独角兽创新企业”榜单中,诺德溯源(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榜上有名。该公司最被人熟知的就是护肤品牌溪木源。“研发能力和品牌服务非常重要,如果说‘研发力’是生命线,‘品牌力’就是我们的立足之本。”溪木源创始人、董事长助理黄小萍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广州的美妆产业链覆盖原料供应、生产制造、包装、市场营销等环节,近年来品牌竞争力显著提升,现象级品牌和产品持续涌现。如广东谷雨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不仅具备上游原料研发与规模化生产能力,科研体系更实现了从原料研究、配方应用、功效检测再到高质量生产全覆盖,形成全产业链科研创新闭环,不断推出备受年轻消费者喜爱的爆款产品。
在加快化妆品全产业链布局方面,广州市各区以政策创新为先导,以“白云美湾”“南方美谷”“中国美都”“湾区美谷”等产业集群为引领,加快推进特色化、错位化发展,共同促进化妆品产业整体提升。
集群升级的同时,广州美妆产业的出海步伐也明显加速。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广东省化妆品出口总额达22.8亿美元(约合165.8亿元人民币),在中国化妆品全年出口总额中占比35%,连续3年蝉联第一。其中,“化妆品重镇”广州白云区化妆品年出口值达30亿元。
“化妆品产业发展到当前阶段,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是出海。”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化妆品分会会长、广东工业大学教授郭清泉分析,当前化妆品产业产能和产量正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在出海过程中,也借由化妆品这一载体促进了中国文化的传播。
从《白皮书》问卷调查来看,当前,70%的广州化妆品头部企业都有出海业务。同时,广州化妆品企业在出海之路上更加注重为产品注入文化内涵。“我们品牌在成立之初就将东方禅意融入品牌文化,聚焦松茸这一中国特色成分来打造产品。”稀物集(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总监胡露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