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只想做喜欢的事,却收获了一家上市公司。近日,在接受上海证券报《直面掌门人》节目专访时,并行科技董事长陈健讲述了公司一路走来的创业故事。
“创立并行科技时,超级计算机的使用门槛是偏高的,但没有人站在用户的角度看问题,我们认为这可能是一个机会。”谈及创业,陈健分享了他的理解,“没有用户需要算力,用户需要的是解决自己的问题,并行科技要做的就是把最具性价比的算力服务提供给客户。”
时至今日,并行科技已经成为国内算力服务与运营领域的龙头企业,在人工智能、科学计算、工程仿真上云及算力网络调度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不仅为用户带来“高质量、高性能、高性价比”的算力服务,而且为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赋能。
创业:热爱决定选择
“简单”,这是陈健反复提到的一个词,同时也代表着他独特的人生理念。在被问到为什么会选择高性能计算行业时,陈健笑着表示:“其实挺简单的,我喜欢超级计算机,也最擅长干这个。”
“做你喜欢的事情,这样就不用选择了,然后一直往前走,坚持做到极致。”陈健回忆道,当年自己看到屏幕上超级计算加速后的字符一行一行往上跳,“唰”地一下就算出来的时候,感觉特别开心。
基于对超级计算的热爱,博士毕业后,陈健没有选择本专业流体力学的工作,而是加入当时以超级计算闻名的联想高性能服务器事业部。工作三年后,他又以应用工程师的身份加入英特尔的高性能计算团队。
联想与英特尔的工作经历,让陈健无论是在技术还是视野上都得到了极大提升。随着行业认知不断完善,陈健发现,国内的超算应用在产业发展上一直不够理想,算力领域尚缺乏从需求侧去关注用户使用体验的企业。再加上,从2007年开始,计算机技术逐渐步入并行时代,由串行程序改为双核或四核的并行程序。这一系列的变化令陈健萌生了创业的念头。
“我们搭建了一个基于互联网的超算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高质量、高性能、高性价比的算力服务。”陈健介绍,经过在算力服务市场十几年的深耕,公司已形成了一套从资源选型、集群设计、集群管理、算力调度到应用优化的全链条技术壁垒和应用实践经验,尤其在超算云领域,公司市场份额已跃升到全国第一。
收获:算力的“云”与“海”
2024年是并行科技扭亏为盈的收获之年,也是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公司营业利润由负转正,实现上市以来首次扭亏为盈。记者梳理了并行科技近三年的财报发现,公司超算云业务规模持续保持增长,AI云和行业云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也在快速上升,整体综合毛利率不断提高。
“行业云实际上是超算云的升级版,而智算云是在业务逻辑保持一致的情况下的新应用领域,可以成为公司增长的第二曲线。”陈健表示,超算云和AI云的底层技术一致,因此在高速增长的人工智能赛道上,并行科技作为超算领域的专业服务商,有能力把更好的服务带给客户。他透露,目前公司研发投入的重点集中在算力运营综合能力提升、AI云产品以及面向各行业的计算解决方案。
据陈健介绍,算力建设方面,公司发起了“算海计划”,旨在与算力建设合作伙伴共同建设面向模型训练的超大规模单体集群。此外,并行科技与内蒙古方面合作新型算力基地,规划建设4000个22kW高功率智算机柜,最大可以支持单一集群6万卡。该规划将加速推动算力资源高效、快捷、按需分配与合理化使用,减少政府、企业重复建设的资源浪费,形成灵活的商业合作模式,让算力资源真正赋能千行百业实际需求。
“内蒙古算力基地既贯彻了东数西算发展战略,又践行了国家对碳中和的要求。”陈健称,作为国家东数西算发展战略八大枢纽节点之一,内蒙古的自然气候条件优势有利于解决数据中心的散热问题。同时,内蒙古算力基地也是绿色低碳算力基地,当地充沛的风能与太阳能资源为算力中心的建设、运营打下了扎实的能源基础。
未来:服务10万科研单位
“无论是质疑盲目扩建算力中心,还是担忧算力服务水平,大家关心的本质是面向需求如何最优匹配供给的问题。”陈健坦言,与水电不同,算力并不均质化,各行各业所需的算力模式也不尽相同,各类用户会根据其需求寻找市场上最匹配的算力。
“应用方面,有真实需求的算力是有未来的,从需求侧来看,超大规模的训练需求会继续保持,各种应用场景的推理需求会蓬勃发展;算力方面,从供给侧来看,算力供给市场会百花齐放,但每款算力产品一定是精准贴近用户需求的。”陈健对算力行业的发展充满期待。
谈及未来,陈健表示,公司需要创造一个更高性能、更高效率的基础架构和系统以及相对应的算力服务系统,以推动下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并行科技的使命是“助力科技强国,让计算更简单”,公司希望在支持国产算力发展的道路上作出贡献。
“服务10万科研单位,100万科研人员。”陈健说,这是并行科技未来十年的愿景,“我们不仅希望服务头部客户,也希望通过技术进步、软件自动化等手段帮助大多数中小科研单位、研发企业享受到优质的算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