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吧首页 > 财富号评论吧 > 正文
  • 最近访问:
财富号评论吧
返回财富号评论吧>>
发表于 2020-12-30 07:41:00 股吧网页版
“老有所养”不能等,70后、80后更要早做准备!


民政部在政策吹风会上提到了“更好的实现老有所养”,主要是关于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事业的有关情况,也就是养老方式、养老机构的问题。这也瞬间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因为和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些年一直存在着“一大一小”两大民生问题,指的是老人养老和儿童成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这几年养老一词也被频繁提及。养老问题的起因就是国内步入老龄化,并逐渐向深度老龄化演变,随之产生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养老费用的支付,一个是养老服务的提供。

国内的老龄化情况是很迅速的,按国际上对老龄化的定义,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7%就是人口老龄化;这样看来,国内老龄化从2001年就已经开始了,远比大家认为的要早;而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4%就是深度老龄化,现在国内65岁以上老年人占比已经达到12%,按机构的预计,2025年就会步入深度老龄化,也就还有短短5年的时间,可以说是迫在眉睫。对比国外,英国、德国、法国步入老龄化的时间分别在1975年、1972年、1990年,美国则是在2014年才步入老龄化阶段。

而日本是1970年就步入老龄化,1994年开始进入深度老龄化,间隔了24年。现在国内从老龄化步入深度老龄化基本是25年,与日本速度相当;但我们的问题更突出,主要就是“未富先老”,绝对贫困老年人口超过了4000多万,相对贫困老年人口更是达到了7000万以上。有一个对比数据,2017年时,国内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均支付金额为3.45万元/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均支付金额为1521元/年,而日本企业职工/公职人员人均支付年金是中国职工人均支付养老金的2.6倍,日本国民年金人均支付额更是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支付养老金的26.5倍。

前段时间提到了延迟退休,有很多人在抱怨、调侃,实际上这种做法并不是先例,而是其它步入老龄化国家的通用做法。因为养老金制度,本身就是一种跨期支付方式,现在年轻人参保交的钱,用于支付老年人的养老费用支出;但这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年轻人必须比老年人多,这样养老金的累加才能是正值,如果人口逆转,年轻人口增长还不如养老人口多,那么养老金必然从储蓄开始转为消耗,渐渐的就耗尽了。还是看日本,2017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占到了27%,成了全球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从2006年开始,参保人数是小幅下降的,而领取养老金的人数却在快速增长。养老金好比就是一个水池,现在进水量逐渐减少,而出水量在快速增加,必然会导致水池的枯竭。

这就是养老费用支付不足的原因。对于50后、60后来说,基本问题不大,可以靠子女和养老金过一个幸福的晚年;最受影响的应该是70后、80后,到时候只靠养老金肯定是不够的,而子女自身的压力就很大了,除了工作,还有小孩要养,若一个年轻人再负担两个老年人,即使资金上能保证,时间上也是不够的;现在的“空巢老人”现象并不仅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生活所迫,也就是“放下工作养不了你,拿起工作又陪不了你”,终究无法做到两全。这自然就产生了一个未来趋势,必须要靠公共养老方式,满足护理、照顾、医疗的需求。

目前看,养老的模式主要有三种: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这三种里还是以居家养老为主,也就是平常生活、照料由家人完成,特殊情况时再临时到养老、医疗结构,国内大概占到了96%;其次是机构养老,也就是进专门的养老院,享受全程的护理服务,国内大概占了3%;最后就是社区养老,就是由社区内养老机构上门提供护理、医疗服务,国内大概占到了1%。现在国内的养老资源是非常紧缺的,2017年时也就只有744万张床位,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也就只有30.9张,远低于发达国家的50-70张/千人的水平。所以,未来养老床位可能比现在抢房子还要火爆。

面对深度老龄化趋势,仅仅是抱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毕竟锅里的粥就那么多,再怎么吵着吃肉也没办法,还是在年轻的时候尽早做好准备。一是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收入水平,增加现金流入;二是做好资金储备,减少提前消费;三是让资金能实现“睡后收入”,至少要能跑赢通胀。从长期投资收益看,最好的股票类资产,长期年化收益能达到10-12%,短期波动性很大,但长期确定性其实很高;其次就是债券类资产,跑赢通胀也是没啥问题的,稳定性还更好;而现金则是最差的,长期下来还会大幅贬值。

老孟看来,对于70后、80后来说,不要仅仅是抱怨,想做到“老有所养”,就要提前做好准备,毕竟未来的养老资源是很紧缺的。而从投资的角度看,养老则成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也被很多人看好,但现在适不适合投资呢?有没有好的投资标的呢?稍后再细聊。

相关证券:

(来源:老孟聊投资的财富号 2020-12-30 07:41) [点击查看原文]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