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7-24 09:54:40 股吧网页版
华泰证券研究所:未来十年中国改革路线图的六条主线
来源:财联社

  7月21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发布。《决定》共15个部分、60条,分三大板块,共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

  两次三中全会在文件起草过程、文件结构、改革重点方面的历史呼应

  起草过程上,根据《决定》说明,两次全会筹备均由最高领导人担任文件起草组组长,筹备都在7个月左右(十八届三中从2013年4月启动,到当年11月12日开,二十届三中则是2023年11月启动,7月15日开)。

  决议结构上,十八届共16部分、三大块、60条,二十届共15部分、三大块、60条。相较十一年前,《决定》重点部署未来五年的重大改革举措,在内容摆布上强调五个“注重”: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注重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注重全面改革,注重统筹发展和安全,注重加强党对改革的领导。

  改革重点上,通过词频分析,二十届三中全会反映了新发展阶段的特点,更加强调科技创新、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和国家安全等新的战略重点。全面深化改革的广度和力度在不断增强。金融、房地产、高质量和风险在二十届三中全会中的出现,表明在对风险和安全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

  二十届三中全会:14个重点领域和六条主线

  无论财税、金融、国企、土地等基本经济制度改革还是医疗、教育、人口、户籍、社会保障等重点民生领域思路,通过对全会《决定》的分析,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改革思路的继承与变迁,以及改革路径的重点突破方向正在发生的变化。本文梳理出14个重点领域改革和六条主线进行对比。

  主线一、财税、金融、房地产有重大新表述

  一、财税改革:聚焦三大领域,税改是焦点

  分税制改革三十年后,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亟需解决三大问题:稳定宏观税负、缓解中央地方财政紧平衡、理顺央地财政关系以及防范化解地方债务。相隔十一年,财税体制改革都是两次全会的重中之重。二十届三中全会在财税体制改革上有一系列新提法,其中,税制改革同时聚焦存量和增量,增量方面表示要研究同新业态相适应的税收制度,个税提及规范经营所得、资本所得和财产所得税收政策,以及房地产税再次回到政策表述当中。

  一是预算改革,首次提出“深化零基预算改革”。

  二是优化税制结构方面:1)首次提出“研究同新业态相适应的税收制度”;2)房地产税:完善房地产税收制度,这是二十大后房地产税首次回归到政策文件表述当中;3)个税改革:规范经营所得、资本所得、财产所得税收政策,实行劳动性所得统一征税;4)消费税改革: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

  三是央地财政关系。针对地方政府和基层财政困难,三中全会提出,1)增加地方自主财力,拓展地方税源,适当扩大地方税收管理权限。2)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优化共享税分享比例。3)研究把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合并为地方附加税,授权地方在一定幅度内确定具体适用税率。4)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适当扩大用作资本金的领域、规模、比例。

  同时,明确提出,适当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中央财政事权原则上通过中央本级安排支出,减少委托地方代行的中央财政事权。不得违规要求地方安排配套资金,确需委托地方行使事权的,通过专项转移支付安排资金。

  二、金融改革:制定金融法

  金融体制改革,相较十一年前“金融创新、发展和金融市场开放”等关键词,二十届三中全会继承了2023年以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表述,强监管、防风险、促发展已成新主题。《决定》也首次提出“制定金融法”;推进自主可控的跨境支付体系建设,强化开放条件下金融安全机制;建立统一的全口径外债监管体系。

  资本市场,则延续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新国九条精神。一是发展多元股权融资,加快多层次债券市场发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二是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防风险、强监管,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1)支持长期资金入市。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强化上市公司监管和退市制度。2)建立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长效机制。完善大股东、实际控制人行为规范约束机制。3)完善上市公司分红激励约束机制。4)健全投资者保护机制。推动区域性股权市场规则对接、标准统一。

  7月19日,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主持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会议强调,资本市场是改革的产物,也是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壮大的。会议提到,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制约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进一步增强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包容性、适配性,培育壮大耐心资本,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引导更多资源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集聚。

  三、房地产:房地产税重回政策视野

  值得关注的是,三中全会重申“统筹发展与安全”,而防范化解三大金融风险位列首位。全会提出,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落实好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的各项举措。保持房地产长期稳定,既需要短期政策,更需要长期的制度供给,主要关注房地产新模式和化债长效机制的新思路新提法。

  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制度供给上,三中全会透露出几个关键信息:

  房地产税重回政策视野。十一年前,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十一年后,此次再提“完善房地产税收制度”。

  住房制度上,市场+保障模式并举。《决定》指出,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一方面,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满足工薪群体刚性住房需求;另一方面,支持城乡居民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

  房地产调控方向上,进一步放松房地产,充分赋予各城市政府房地产市场调控自主权,因城施策,允许有关城市取消或调减住房限购政策、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

  制度建设上,改革房地产开发融资方式和商品房预售制度。

  主线二、再定义政府与市场:国企改革的“放”与“管”

  历届三中全会都留下了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经典论断。二十届三中全会继承了十八届三中“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经典论述,同时又发展地提出“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既‘放得活’又‘管得住’”。这一论断奠定了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总基调。几乎经济领域所有重点改革都充分体现这一原则,改革既展示了“放得活”的一面,又凸显了“管得住”的一面。

  国企改革十年演进,能很好地诠释“放”与“管”的逻辑。十一年前国资国企改革的重点方向是破除行政垄断及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现在国企改革的重点方向是“两个核心”和“三个集中”,即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新焦点有三:一是国有企业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二是建立国有企业履行战略使命评价制度,完善国有企业分类考核评价体系,开展国有经济增加值核算。三是推进能源、铁路、电信、水利、公用事业等行业自然垄断环节独立运营和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健全监管体制机制。

  提振民企信心方面,“放得活”的改革倾向更为明显,除了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外,这次还提出新的提振措施,包括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规范涉民营企业行政检查。

  主线三、注重全面创新,新质生产力理论和制度架构初现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中国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之策。二十届三中全会用两个篇章聚焦高质量发展和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决定》提出要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健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体制机制,完善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决定》强调要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加强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市场关注后续几大政策方向:一是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具体产业政策规划和产业链发展方向。《决定》提及十多个产业和行业发展方向,如完善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抓紧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健全强化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仪器仪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链发展体制机制。二是财政金融配套政策,即与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鼓励和规范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发展耐心资本。三是科技教育体制改革。此次教育改革,提到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机制,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科技体制改革上,建立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支持企业主动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攻关任务;扩大财政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范围,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

  主线四、聚焦民生五大改革:收入分配、就业、社会保障、医药卫生等

  全会指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市场关注全会提到的五大领域改革:1)完善收入分配制度,2)完善就业优先政策,3)健全社会保障体系,4)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5)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

  上述几大领域关注如下新提法:

  (1)人口战略:延迟退休。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十一年来,延迟退休仍未取得实质性进步。此次二十届三中全会在政策表述上,体现出更大的进取心——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

  (2)医药体制改革上,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改革方向和十一年前出现较大调整。此次提出,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建立以医疗服务为主导的收费机制,完善薪酬制度,建立编制动态调整机制。在民营医院改革上,引导规范民营医院发展。

  (3)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决定》提出,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扩大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完善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健全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和安全监管体系。

  (4)收入分配上,基本延续了二十大以来的新提法。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形成有效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合理调节过高收入的制度体系。

  主线五、户籍和土地新突破: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

  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中国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二十届三中全会延续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理念,明确提出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具体改革思路上,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

  十一年前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当时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

  此次,关于土地和户籍改革,二十届三中全会新提法:

  (1)《决定》提出,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推动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险、住房保障、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等享有同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权利,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2)建立新增城镇建设用地指标配置同常住人口增加协调机制。

  (3)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健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主线六、国家安全:完善涉外国家安全机制

  二十届三中全会致力于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强调必须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维护国家安全体制机制。相较十一年前,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更加立体全面,在此简单整理了一些新提法:

  (1)健全生物安全监管预警防控体系。

  (2)加强网络安全体制建设,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

  (3)完善涉外国家安全机制。1)建立健全周边安全工作协调机制。2)强化海外利益和投资风险预警、防控、保护体制机制,深化安全领域国际执法合作,维护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权益。3)健全反制裁、反干涉、反“长臂管辖”机制。4)健全维护海洋权益机制。完善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机制。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