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7-26 13:38:59 股吧网页版
促汽车消费再加码:“以旧换新”最高补贴提至2万元,杭州、北京等放开指标限制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宋豆豆报道

  汽车消费作为大宗消费,是当前稳经济、促消费的重要抓手,进入2024下半年,促进汽车消费的力度持续加码。

  7月25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引发的《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中明确,提高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标准,其中对符合要求的新能源乘用车补贴标准提高至2万元,对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补贴标准提高至1.5万元,分别提高1万元和8000元。

  今年以来多个主管部门在相关政策中多次提及“鼓励限购城市放宽车辆购买限制”,在此带动下,近日北京和杭州相继官宣指标放宽新政,其中杭州取消区域指标申请限制、北京增发2万个新能源指标,稍早前广州、深圳等汽车限购城市也出台了多项优化措施,如节能车增量指标和新能源车增量指标无额度限制,无须摇号直接配置等。

  在业内人士看来,提高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标准出台得非常及时,将带来更大的刺激作用;同时放开指标限制将成为下半年的重要趋势,将对车市的增长和挖掘市场潜力提供强有力支持。

  提高“以旧换新”补贴标准

  时隔十余年,消费品以旧换新相关方案得以更新,关于“汽车以旧换新”的内容也被置于重要位置。

  今年3月,商务部等14部门印发《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开展汽车、家电产品以旧换新。

  4月底,《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出炉,明确了补贴范围和标准——自《细则》印发之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对个人消费者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或2018年4月30日前注册登记的新能源乘用车,并购买新能源乘用车的给予1万元补贴,购买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的给予7000元补贴。

  《细则》发布后,截至目前已有24个地方出台了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政策,除了政府补贴外厂家也给出置换优惠。据初步估算,政府以旧换新补贴叠加厂家置换补贴,消费者报废旧燃油车购买新能源车将至少优惠2万元。

  《细则》运行三个月后,7月25日,《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发布,明确要提高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标准。其中,对符合要求的新能源乘用车补贴标准提高至2万元,对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补贴标准提高至1.5万元,较《细则》的补贴标准分别提高1万元和8000元。

  “此次的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扩容和补贴翻倍对车市是重大的利好。目前报废更新的效果主要是拉动新能源车的销量增长,对插电混动等入门级车型带来很好的拉动效果。此次燃油车补贴从0.7万到1.5万的补贴提升力度大于新能源车,也是很好地促进燃油车发展的政策调整。”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这次调整补贴标准后对拉动销量增长有明显提振作用,约有200万辆左右的私车报废量,日均约近2万台左右,较目前日均近万台的数量明显增长。

  另有汽车业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高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标准这一政策出台得非常及时,将带来更大的刺激作用,对今年下半年车市增长将提供强大支撑。

  事实上,在上一轮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周期中,也曾加大补贴力度。200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促进扩大内需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提出,对符合一定使用年限要求的部分车型及提前报废的“黄标车”予以补贴,补贴标准为每辆3000~6000元不等。

  不过,由于补贴标准偏低,政策效果未能立竿见影。当年年底,补贴标准由3000~6000元调整到5000~1.8万元。

  补贴标准提高、补贴期限延长、叠加以旧换新补贴与车辆购置税减征政策可同时享受,2010年车市表现亮眼,全年共办理汽车以旧换新补贴车辆45.9万辆,发放补贴资金64.1亿元,拉动新车消费496亿元,日均补贴车辆数约为2009年日均补贴车辆的12倍。

  “《措施》主要有三方面政策调整,除了补贴标准大幅提高之外,补贴执行也溯及过往,自《实施细则》印发之日即4月24日起提交符合条件的补贴申请的消费者,按照调整后的补贴标准执行;对已经领取补贴的消费者,补齐差额部分补贴。”7月25日下午,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司长徐兴锋在专题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将进一步完善汽车以旧换新信息平台功能,缩短补贴发放时间。

  根据统计,截至7月25日中午,汽车以旧换新信息平台已收到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申请36.4万份,单日新增已超过1万份。上半年,全国报废汽车回收量277.8万辆,同比增长27.6%。在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实施后,汽车报废量迅猛增长。5月份,全国报废汽车回收量同比增长55.6%,6月份同比增长达72.9%。

  瑞银中国汽车行业研究主管巩旻此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即使在宏观经济承压背景下,2024年国内汽车市场销量仍将增长4%,其增量主要来自于报废车型的替换。以15年为一轮汽车报废周期衡量,2008至2010年正处于中国汽车市场高速增长阶段,乘用车年销量从600万辆猛增至1200万辆。根据瑞银汽车报废模型计算,这一批旧车报废和替换带来的市场需求将达到820万辆。

  多城放开指标限制,汽车限购再松绑?

  为激发消费潜力,除了提高“以旧换新”的补贴标准外,近一周内,杭州放开指标限制、北京增发2万个新能源小客车指标,让老生常谈的“汽车限购”重回话题焦点。

  7月19日,北京市交通委表示,为逐步解决无车家庭用车需求,2024年面向符合条件的无车家庭定向增发2万个新能源小客车指标;7月24日,杭州市交通运输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优化我市小客车调控政策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提到多条指标放宽新政,包括取消个人和单位申请区域指标的资格条件和数量限制、放宽“久摇不中”类指标申请条件以及取消本市小客车增量指标竞价1万元的保留价等。

  事实上,今年以来政策层面一直在推动放宽汽车限购、逐步取消新能源汽车限购。

  今年3月,《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中提出“因地制宜优化汽车限购措施”;5月《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中再次指出“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车购买限制”;6月《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中指出“鼓励限购城市放宽车辆购买限制,增发购车指标”。

  崔东树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当前很多城市实施汽车限购政策,这对汽车消费增长会产生一定的制约。当前可以尝试放开燃油车限购,推动汽车市场全面增长。

  受交通拥堵和气候问题影响,2010年以来全国多地开始实行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汽车限购政策,往往通过限制牌照购买来执行。

  目前国内汽车限牌限购政策的地区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杭州、石家庄等。在限购城市购车,市民要先通过摇号或竞拍的方式获取牌照指标,部分城市政策过于严格,有人调侃道“摇中燃油车指标概率相当于双色球中四等奖”。

  “实施限购政策的城市不会轻易大幅放宽限购政策,一般是在部分时间增加少量指标,这些指标往往针对无车家庭或者久摇不中的刚需人群,会把握一定的度。”有汽车行业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增加的号牌越多,治理交通拥堵的压力就越大。

  自汽车限购政策实施以来,业界呼吁扩大汽车消费、放宽限购的声音从未停止,尤其是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汽车消费逐渐低迷,消费者信心不足,呼声越来越高,政策也出现了一些调整。

  有车企高管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我国多个大型城市已实行汽车限购政策多年,对最具购买力的消费市场客观上形成了需求压制。在环保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汽车消费趋于理性且亟需拉动内需的当下,通过对限购政策进行优化,有限度地释放部分大城市购车需求具有可行性。

  当前产能释放过度与需求相对不足成为车市的主要矛盾,限购城市恰恰是拉动汽车消费的重点地区。据行业专家预测,若放开汽车限购,5年内国内汽车平均每年销量将增加100万辆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限购城市的汽车保有量已落后于其它非限购城市。根据公安部最新数据,截至2024年上半年,汽车保有量300~500万辆的城市有20个,其中深圳、杭州、广州、天津限购;500~600万辆的城市为上海、苏州、郑州,其中上海限购;600万辆以上为成都、北京、重庆,其中北京限购。

  崔东树认为,限购城市被限制的50万~60万个牌照配额有序放开,可能会带来20万-30万辆销量,对提振车市、促进消费信心恢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未来国内车市消费的增长空间仍巨大,其中中小城市和县乡市场的增长潜力巨大,而特大城市也有汽车消费改善空间。中国人口城市化的进程仍将持续,考虑到不限购的400~500万的城市仍能积极克服拥堵压力,建议考虑400万以下保有量城市逐步放开燃油车限购。”崔东树指出。

  稍早之前,同为限购城市的广州和深圳也优化了多项政策。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宣布,将开展2024年专项普通小汽车增量指标摇号活动,投放1万个专项普通小汽车增量指标,通过阶梯摇号的方式一次性配置。

  7月起,新修订的《广州市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节能车增量指标和新能源车增量指标无额度限制,无须摇号直接配置;参加增量指标摇号累计次数达72次以上的个人,可直接申领普通车增量指标等。

  前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现阶段智能交通管理未达到一定水平,上海、北京等特大城市交通拥堵指数较高,完全放开汽车限购不太可能,但放宽乃至放开汽车限购已是发展的内在需求。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