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7-27 19:30:00 股吧网页版
万举: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促进河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深改观察·立方大家谈
来源:大河财立方

  万举 | 立方大家谈专栏作者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进入关键时期。全会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高质量发展,当前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作为人口大省、农业大省、经济大省和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源地,河南要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创新发展,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期的着力点。为此,至少应该强调四个方面:

  河南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创新驱动见真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主导,人才是关键。河南提出实施的“十大战略”的首要战略就是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因此,创新驱动见真章就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尤其要强调科教兴省是保障、人才强省是支撑,应以机制创新激发科教潜力、以思维创新优化人才结构,勇于强力破除体制和机制的阻滞、敢于持续大幅度保障智力引育投入,把河南的1亿人口大省转变为千万人才引育大省。

  河南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特色提升在产业。新质生产力是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引领的生产力。一个区域或一个省份要实现经济快速发展,不可能全部照抄照搬其他区域的经验或策略,必须根据自身特点淬炼出自己的特色,探寻适合自身快速发展的道路。河南实施换道领跑战略,提出要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抢滩占先新兴产业、高位嫁接传统产业、夯基培土生态圈层等,其实质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构建河南现代化产业体系并快速发展。为此,河南不仅要对本省的28个重点产业链进行绿色化升级改造,同时也应充分发挥链主企业引领作用,进行产业数字化创新转型,发展“数智”核心产业。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落实“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河南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重点突破见高效。历史经验表明,任何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都不可能多产业全方位齐头并进,河南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还要如《决定》要求的“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比如,河南以“五基”(基础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软件)、“六新”(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七个万亿级产业集群等,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阵地主战场,力图尽快出高效成果。同时,河南也应在智慧农业研究、技术推广和实践上领先领跑,在“三农”特色创新发展上出奇彩,以持久实力扛稳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重任。

  河南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保障有力在机制。《决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系统部署中强调了“7个体制、5个体系”,河南省“十大战略”中第十个即是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因此,河南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保障是否有力,主要在于体制机制是否健全、是否跟得上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步伐。例如,是否有切实可行的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是否能够根据河南实际动态创新、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是否全面融入数字时代建立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是否有力和可持续等,都需要全面梳理和动态优化。

  蓝图已绘就。河南敢于争先、勇于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把中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河南实践的强大力量。我们相信,只要紧紧锚定“两个确保”,持续实施“十大战略”,统筹推进“十大建设”,必将不负“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殷殷嘱托,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河南实践必将独具特色、取得丰硕成果。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