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8-02 13:46:09 股吧网页版
我国成功搭建6G外场试验网 6G有望在2030年左右迎来商用
来源:海报新闻

  6G通信技术的发展是全球瞩目的焦点之一。近日,由北京邮电大学张平院士及其团队搭建的国际首个通信与智能融合的6G外场试验网正式对外发布。验证了4G、5G链路具备6G传输能力的可行性,实现了6G主要场景下通信性能的全面提升,是我国通信领域的突破性成果。

  6G不只是“快”

  6G是什么?6G,即第六代移动通信标准,也被称为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可促进产业互联网、物联网的发展。专家表示,从技术层面看,6G比5G、4G而言,最直观的提升在于更高的传输速率、更低的通信时延。

  从1G到5G,再到初露锋芒的6G,每一次迭代都不止于数字“+1”,更是从技术到应用的全方位变革。

  6G最直观的升级,大概就是数据传输速率“质”的飞跃。“理论上,6G可使数据传输速率提升至5G的100倍以上,达到每秒数十GB甚至TB级别。”中国移动研究院首席专家刘光毅说,下载一部1GB的电影,在5G网络环境下最快需3秒。到6G时代,这个时间将压缩至1秒以内,甚至0.03秒。

  更低的网络延迟,也是6G的关键进步之一。“5G的标准时延是毫秒级,6G网络传输时延将有望达到微秒级,也就是眨一下眼睛用时的千分之一。”刘光毅说,时延的跨越式提升,将使许多实时应用性能大幅提升。

  2023年6月,国际电信联盟(ITU)完成了《IMT面向2030及未来发展的框架和总体目标建议书》,描绘了6G的六大应用场景:沉浸式通信、超大规模连接、极高可靠低时延、人工智能(AI)与通信的融合、感知与通信的融合、泛在连接。其中前三个是对5G场景的演进增强,后三个是面向融合创新诞生的新兴场景,具备极大的潜能与市场价值。6G将进一步打破数字鸿沟,实现全域智联、感知泛在的移动网络。

  国际首个面向6G通信与智能融合的外场试验网展示大厅。

  6G有望在2030年左右实现商用

  5G进入中场,6G渐行渐近,按照移动通信技术每10年左右更新一代的规律来看,业界普遍认为6G有望在2030年左右迎来商用。

  我国高度重视6G技术的发展。2019年6月,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指导产业界成立了IMT-2030(6G)推进组。

  2021年3月,我国先后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提出要“前瞻布局6G网络技术储备”开展6G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研发,构建6G愿景、典型应用场景和关键能力指标体系等目标。

  2023年12月5日,《6G网络架构展望》《6G无线系统设计原则和典型特征》等技术方案首次对外发布:《6G网络架构展望》提出了关于6G网络架构的设计原则与网络能力;《6G无线系统设计原则和典型特征》结合6G部署和组网需求,形成了6G无线系统功能和运行特征以及设计原则。

  在2024年3月的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第103次全体会议上,各方就6G时间计划达成基本共识:3GPP的6G用例和需求研究将于2024年第四季度启动,6G技术研究将于2025年第三季度启动,预计在2029年左右完成6G第一个版本技术规范制定。由此预计6G有望在2030年左右实现商用。

  6G将引领我们进入一个更加智能、互联的未来

  6G技术凭借其广泛的业务场景,将引领我们进入一个更加智能、互联的未来。

  “6G时代,我们将见证一种前所未有、随时随地的连接重构我们的世界,我们称之为‘万物智联’。借助这样的连接方式,人类社会有望走向‘数字孪生’与‘智慧泛在’,迎来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的交互融合。”刘光毅说。

  此外,6G未来还可以有更加丰富多彩的应用,通过外围应用终端,使用者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充分发挥网络的效率,进行高效的信息交流传递,将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生产都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例如在个人生活领域,6G技术可以借助穿戴式设备,对人体的健康数据实时采集,形成针对个人的数字孪生体,实时监测人体的健康状况。通过沉浸式云XR,甚至可以坐在屋子里,就能实现云游四方,体验上天下海。

  在工业制造领域,通过6G技术的助力,可能会出现基于工业元宇宙的数字孪生工厂。比如,要生产一款产品,可以将虚拟的产品模型在虚拟生产线上进行一轮预生产,发现问题并在虚拟生产线上调整解决,之后再在现实的生产线上进行生产,就可以大幅度提升效率。

  泛在连接带来的万物智联,将实现全息交互、通感互联、智能交互,塑造生产的智能化、公共服务的普惠化、社会治理的精细化。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