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8月30日电(记者杨溢仁)本周,央行从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买入4000亿元特别国债的消息引发业界热议。
在业内人士看来,该操作不会影响到银行体系流动性以及债券市场的供需状况,同时,也不会影响到央行和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各机构无需过于担忧。
国债续作影响有限
可以看到,2024年8月29日,央行以数量招标方式进行了公开市场业务现券买断交易,从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买入4000亿元特别国债。其中,“24续作特别国债01”期限10年,买入量为3000亿元;“24续作特别国债02”期限15年,规模1000亿元。
央行本轮操作有何用意?会否影响后续债市的表现?
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财政部发行了1.55万亿元特别国债。第一期(即“07特别国债01”)发行于当年的8月29日,涉及规模6000亿元,发行期限为10年。该期债券定向发行给了商业银行,并由央行于二级市场从商业银行处买入。
此后,“07特别国债01”于2017年8月29日到期,财政部在该日定向滚续发行了6000亿元特别国债,其中4000亿元为7年期(即“17特别国债01”),2000亿元为10年期(即“17特别国债02”)。当日央行又对前述6000亿元特别国债再次进行了现券买入操作。
“‘17特别国债01’于昨日到期,管理层沿用了‘财政发给银行,银行过手给央行’的模式并不出人意料。”一位机构交易员告诉记者,“上述举措能够主动防止供给冲击对市场形成过大扰动。”
“我们也认为,这属于央行针对此前定向发行的特别国债续发的例行操作,与部分市场人士理解的央行扩充货币政策工具箱,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债,对中长期债券收益率实施调控的含义不同,不必过度解读。”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说。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29日收盘,银行间利率债市场收益率窄幅波动。举例来看,SKY_3M回落2BP至1.49%;中债国债收益率曲线2年期下探1BP至1.53%;SKY_10Y稳定在2.17%一线。
偏多情绪逐渐抬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不少机构判断,本轮由信用债下跌带动的利率债调整或已接近尾声。
“我们认为,短期内促使信用债表现偏弱的原因包括五个方面,即信用债性价比过低,各类利差过薄;资金偏紧;大行缺存款、存单利率上行;市场成交不活跃;政府债发行放量。”前述交易员称,“不仅如此,本周理财‘预防性’赎回债基的操作,也对市场情绪构成了负面袭扰。不过,周三随着资金面的明显转松,叠加做市商开始正常做市,市场情绪得以缓和,高等级信用债收益率跟随利率债开始下行。”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8月29日收盘,银行间信用债市场收益率呈整体回落态势。举例来看,中债中短期票据收益率曲线(AAA)3M期限微跌1BP至1.99%,3年期收益率下探1BP至2.16%,5年期收益率回落1BP至2.28%。
“债市赎回可能已经结束。”在德邦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吕品看来,“目前,超长期信用债、二级资本债(部分品种)的信用利差已较低点反弹20BP以上。另就点位而言,10年期二永债的收益率也已上探至2.4%至2.5%左右,这对于部分负债端稳定的配置型机构来说,是较为合意的布局区间。”
“向后看,债市成交回暖具有一定支撑。”吕品说。
一方面,货币当局对于居民理财净值的波动始终较为关注。另一方面,此前管理层关于“一些金融机构在央行提示风险后,又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一刀切’地暂停了国债交易,这既是其风险管理能力弱的体现,也是对央行意图的误读”的表态,也表明抑制债市交易并非调控本意,目前债市成交缩量仅为对前期交易过热的纠偏。
需指出,8月28日,随着做市回暖,10年期国债和30年期国债活跃券的成交笔数已分别较前一交易日提升至440笔和349笔,成交有所回升。
布局建议量力而行
综上,回到债市布局层面,虽然目前市场情绪明显好转,赎回担忧有所缓和,若未来几日央行继续“出手”支持资金面宽松、基本面或政策面不出现较大的利空因素,那么收益的下探势在必行,但理财等资金表现仍是不稳定因素值得警惕。
“站在审慎的角度考虑,后续各机构仍需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因素变化可能对债市构成的袭扰。”一位券商固收部门负责人称,“首先,是基本面数据的表现;其次,是资金面、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或其他操作;再者,是后续财政政策及地方债的供给节奏。”
“我们认为,债市目前‘顺势’但‘逆风’,基本面支撑尚存,可机构行为、监管态度和供给仍是变数。”华泰证券研究所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张继强指出,“考虑到每年9、10月份机构保存胜利果实的心态,以及政策变数、债券供给都会引发不确定性,因此,我们预计未来两、三个月的债市仍会面临一定波动,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料落在2.1%至2.3%之间,调整即是机会。”
当然,在经历了历次的赎回反馈行情后,未来各机构应更注重灵活性和负债端的稳定性,简单拉久期未必能增厚业绩,品种选择才是关键。
“具体来看,我们建议各机构继续把握长端利率慢涨快跌中的交易机会,5年期国债及非活跃券、地方债仍是较好选择,国开债与国债利差虽有扩大,但略显不足。二永债、超长期信用债流动性弱、拥挤度高,一般遭遇赎回反馈波动更剧烈,建议谨慎介入。存单与中短端高等级信用债可重点关注,调整即是机会。”张继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