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9-02 13:39:20 股吧网页版
中再资产李巍:服务再保险主业全球化拓展的过程 是拉近与国际化机构差距的重要契机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孙诗卉

  近日,中再资产党委书记、总经理李巍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以下简称“21世纪”)记者专访。围绕再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境外投资、应对低利率挑战、保险权益投资以及服务国家战略等话题进行了深度交流。

  李巍表示:“秉持长期主义是保险资金投资穿越多轮周期挑战后的最终选择,也是保险资金最重要的特点和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是我国保险业开始探索境外投资业务的第二十年,也是互联互通机制落地的第十年,中再资产作为中国再保险集团成立的中国首批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和国内唯一具有再保险背景的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既是我国保险资金境外投资史的亲历者更是重要参与者。

  “服务再保险主业全球化拓展的过程,是深化投资理念、拉近与国际化机构差距的重要契机。”李巍如是说道。

  着力推进境内外一体化、跨市场、多元化的配置投资体系

  《21世纪》:中再资产在多年的境外投资中有哪些经验、收获,对于未来的境外投资策略有什么样的建议?

  李巍:目前,中国再保经营机构已覆盖全球11个国家和地区,服务网络覆盖100多个国家;开展全球化的资产配置既是匹配负债的要求,也是分散风险、提高收益的重要优势。中再资产管理资产覆盖香港、新加坡、英国等多地保险资金,管理的中国再保系统内的资金中境外投资资产占比超过了25%。

  首先,服务再保险主业全球化拓展的过程,是深化投资理念、拉近与国际化机构差距的重要契机。特别是,自2018年中国再保收购英国桥社保险公司后,中再资产在管理劳合社资金过程中,对资产负债匹配、长期投资导向、审慎投资策略、多元化投资组合等方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成熟经济体的发展经验表明,秉持长期主义是保险资金投资穿越多轮周期挑战后的最终选择,也是保险资金最重要的特点和优势。

  其次,受经济转型、中美利率周期差异等因素影响,境内资产回报水平在缓慢下降,越来越多的境内保险机构开始关注海外投资,寻求配置相匹配的金融资产。中再资产充分利用再保险境外业务占比高的优势,发挥“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作用,巩固提升配置盘收益,分散单一市场风险。

  再次,随着国际间交流日益频繁和深入,对机构化能力建设的认知在不断提升。中再资产将完善资产配置体系作为重中之重,着力推进构建境内外一体化、跨市场、多元化的配置投资体系,不断扩展投资资产类别,以机制化管理促进投资决策优化,提高组合管理水平。近10年来,中再资产平均投资收益率约5.5%,超越行业平均20—30个BP。并将完善风险管理作为发展的基石。高度重视规范公司治理的重要性,实行立体化全面风险管理,前瞻性规避趋势性风险。

  《21世纪》:你如何评价互联互通机制,后续在政策端有哪些建议?

  李巍:10年来互联互通机制为保险资金投资香港资本市场提供了便利,为保险资金缓解配置压力、分散投资风险提供了有利条件。希望在总体框架下,适度放松保险机构QDII额度及优化使用限制,为境内保险资金开展多元化资产配置进一步拓宽渠道。对于再保险业务而言,由于部分业务为外币业务,获取保费为美元或欧元,也需要相应的渠道匹配负债业务。

  低利率环境:以多元化投资策略增强组合韧性

  《21世纪》:再保险资金与保险资金有哪些不同?低利率环境下,再保险资金投资面临哪些挑战,如何应对?尤其在固收投资上,未来会关注哪些方面?

  李巍:再保险是“保险的保险”。保险资金具有期限长、规模大、资金稳定的特征。与直保相比,再保险资金具有三点突出特征:一是再保险业务现金流增速相对较缓,受巨灾影响较大。二是再保险作为直保分散风险的工具,业务成本更高、调整粘性更大,利率下行带来的压力和挑战更为显著。三是由于再保险全球分散风险的内在要求,保险业务、资金运用的国际化特征更为突出,包括资产负债两端的币种结构更为多元。

  应对低利率环境,从中再的实践经验来看,首先要落实资产负债管理,在资产负债久期方面保持基本匹配。同时,以合理预期的资产回报率作为产品定价的约束,动态推动资产端和负债端协同优化。

  从资产端来看,中再资产在应对低利率环境方面:一是把握确定性投资机会,以稳健、安全为先,坚持固本。二是通过多元化投资策略增强组合韧性,适应市场变化,积极创新。三是低利率环境常常伴随着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频发,要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审慎设定风险偏好,细化风险政策和管控策略。

  固定收益投资方面,近年来挑战不断加大。我们认为,固定收益投资是保险资金投资的压舱石,而防范信用风险是重中之重,是组合管理的前提。不仅要追求收益,更需取得风险、收益、流动性三者之间的平衡。这就更加需要前瞻的宏观研判、完善的风控体系和协同高效的组合管理。

  第一,以“储备高票息资产”作为核心策略,积极把握配置窗口;第二,防风险与稳收益并重,做好信用类投资;第三,固定收益投资的交易策略,仍然是建立在对宏观经济以及债券市场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以获取一定超额的绝对收益目标为主,辅以对应的风控指标控制回撤,避免组合出现过大亏损。

  《21世纪》:上半年保险资金都在积极布局高股息策略,权益投资方面取得了不错的业绩,中再资产在权益投资上是怎么布局的?

  李巍:保险资金在投资方式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在新形势下,保险资金在权益投资上形成了三大共识。一是宏观市场变化要求投资范式转变成为共识。以往的押注赛道、自下而上为主的投资策略,面临市场整体β属性下降甚至消失、宏观不确定性加大的风险,而偏重相对收益的投资策略面临高回撤、低收益的挑战。二是低利率环境下加大红利低波资产配置成为共识。高股息资产在经济下行周期具有明显的防御属性。同时,新会计准则给保险公司配置高息股以更大空间。三是全球产业链互补重构下加强境内外权益投资联动成为共识。

  就此新变化,中再资产在权益投资上推进“三大转变”:

  积极推进投研管理体系的“转变”、权益投资模式“转变”以及权益风控体系的“转变”。坚持“绝对收益思维”+“配置思维”,以“哑铃型”配置策略增强稳定性,在行业和个股基础上进一步优中选优、适度集中,实施境内外权益一体化的管理,发挥境外权益“分散风险、提升收益”作用。

  投研管理方面,持续推进权益投研体系改革和磨合,搭建“配置+多元投资小组”的一体化、平台化投研体系,更加突出融合保险资金配置的理念,形成以“获取行业配置收益、细分领域超额收益”为目标的投研体系。形成境内外投研团队的一体化模式,通过研究全球产业发展规律、优秀企业的商业模式,为开展境内投资带来更为前瞻、全局的视野参考,寻找更多的优质投资机会。

  投资模式方面,中再资产持续优化核心策略管理模式。以高股息策略为例,公司2019年开始布局,在配置策略、投资交易、风险控制等方面不断打磨。2024年,再次迭代升级,优化策略目标和管理模式,形成了从优选行业、精选标的到重视择时的投资体系。“红利+资源”类配置比例达到一定规模和比较优势,在高股息类资产较好的投资收益表现带动下,上半年,境内外股票综合收益率18.18%,境内股票跑赢市场基准超过1700个BP,境外权益跑赢市场基准超过1000个BP。

  风控体系方面,再保险投资理念文化下,管控风险永远是首要前提。一是对重点红利高股息等核心持仓个股,实行专人跟踪、专题分析,强化回撤管理,降低权益波动性。二是随着市场之间的关联度越来越强,考虑将更多的海外基本面波动风险、汇率风险等纳入风控框架。

  《21世纪》:近期海外市场震荡明显,在权益资产投资的方向上,中再资产会偏好选择哪类资产?

  李巍: 近期海外市场震荡明显,主要源于资本市场在高利率、高债务的制约下,对全球经济复苏前景的不确定性上升。因此,要重视宏观研究对战略资产配置和投资策略的重要性。基于全球从融合向分化演进的格局,提升全球经济金融环境和地缘政治环境研判水平。

  权益投资方面,在优先考虑业绩可持续、收益有空间的前提下,主要关注三类权益资产:一是重点布局符合保险资金资产负债属性的红利低波资产,警惕可能由于“红利变准红利、伪红利”而产生额外风险;二是坚持布局符合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成长类资产,积极发挥“耐心资本”优势,布局发展空间广阔、可拓展能力强的未来产业,支持代表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优质企业,该类资产主要集中在TMT、部分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行业;三是重点关注具有显著竞争优势的核心资产。核心资产具备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化布局,业绩稳定、治理优秀、品牌和技术具有明显的护城河。这类资产集中于汽车、光伏、机械等行业。

  关注科技突破带来的新发展机遇

  《21世纪》:再保险投资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新质生产力方面有哪些探索?

  李巍:依循国家战略重点方向领域,中再资产不断优化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的配置投资体系。成立高端制造、科技、健康消费等专项投资研究小组,围绕绿色金融、ESG投资、REITs等开展专题研究和投资能力建设,重点挖掘硬科技、人工智能、医疗健康等领域,关注科技突破带来的新发展机遇。

  同时,积极探索再保险投资服务国家战略的特色路径:

  一是发挥再保险资管综合金融平台优势,壮大耐心资本,为实体经济特别是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重点聚焦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发展壮大,深入研究不同生命阶段和行业领域的科技企业需求,借助债券、股票、股权投资、债券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等方式,助推耐心资本与新质生产力紧密结合。

  二是积极发挥中国再保体系投保联动优势,持续深耕大健康领域和医疗科技创新产业,为建设健康中国、增进民生福祉加力。以镁信健康项目为例,中再资产联合中再寿险推动镁信健康不断优化升级其“互联网+医+药+险”生态,为国内人身险公司保险业务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三是依托再保险天然的国际化基因和全球分散风险的专长,不断拓宽服务国家战略有效边界。目前,中再资产(香港)已持有香港金融第1、4、9类牌照,可全面开展证券交易、证券咨询和资产管理等业务,有助于通过多市场资产配置,为“一带一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国内战略企业海外融资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

  未来,中再资产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功能性放在第一位,引导更多优质金融资源配置到“五篇大文章”、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等重点领域,为保险主业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提供有力支撑。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