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9-10 14:13:01 股吧网页版
独家|知情人士讲述东风本田大裁员内幕
来源:蓝鲸财经

  蓝鲸新闻9月10日讯(记者李卓玲)日前,东风本田被曝裁员2000人,且由于补偿标准较高员工排队“抢着被裁”引发热议。

  “人员优化是有的,但抢着被裁的这个解读有点过了。”蓝鲸新闻从接近东风本田的知情人士处了解到,东本内部确实有人员优化的补偿政策,是按照法律法规制定的,但优化本身是自愿原则,自己主动申请。

  “肯定有一部份员工有这样的想法,他可以去提。但实际上也还有更多没有去提的,而且这个也局限于生产领域,其他领域现在是没有(优化)的。”前述知情人士称。

  据网传消息显示,东本采用的是“N+2+1”的补偿方案,其中“N”代表工作年限,“2”指代两个月工资,额外再发放1个月的奖金。

  对此方案,前述知情人士称,东本官方肯定没有对外去发布过,内部也并不希望发布这个,不想以此建立起行业标准,让其他企业效仿,只能说补偿会按照律法规来。“至于此前传出的为被裁员工举办特别的欢送仪式,也不是官方统一的,是一些涉及到生产领域的科室部门自己搞的。”

  对于裁员的原因,前述知情人士指出,与有工厂暂停生产有关。“销量下来了,确实面临着产能过剩的问题,因此像生产领域的人,现在就在做优化,至于多少名额不是很清楚,但跟网上曝出的数字(2000人)可能应该差不多。”

  据东风本田今年7月26日发文称,为推进电动化转型,将优化产能结构。目前,东风本田在湖北武汉拥有三座整车工厂以及一座在建新能源工厂,其中,第二工厂生产线将于2024年11月暂停生产,正在建设的新能源工厂计划在2024年9月开始正式运营。

  “严格意义上讲,第二工厂不是关厂,而是暂停生产,工厂还在,但不生产了,里面包括一些研发、实验室等还留着。”前述知情人士称,其实也是一种战略转型,现在确实燃油车也比较难卖。

  对于前述裁员传闻,蓝鲸新闻也采访了东风本田方面,其回应称,为保证企业的可持续经营、加速电动化转型,东风本田将针对生产领域进一步提升人员效能。“本次人员优化为企业战略转型的阶段性调整,我们将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充分考虑员工意愿,并依法依规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

  从市场表现上看,据东风集团股份9月9日发布的最新产销快报显示,今年8月,东风本田销量为23803辆,同比下滑59.7%;本年累计销量为275915辆,同比下滑19.05%。另据本田中国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1-8月,本田在中国市场的汽车销量总计为52.54万辆,同比下滑27.2%。

  实际上,东风本田面临的困境,只是合资品牌当下在中国市场表现的缩影。今年5月、6月,蓝鲸新闻便已独家跟踪报道了广汽本田通过逐级通知的形式,启动了大规模裁员,涉及多个条线,规模超两千人。此外,通用、大众、丰田等昔日燃油车霸主也纷纷被曝裁员。

  而在裁员消息背后,由于整体燃油车行情低迷,在华新能源业务尚未打开市场的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正在进一步下降,目前市占率已跌破4成。数据显示,今年8月,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为63.4%,同比增长11.4个百分点。

  据悉,在刚过去的8月,新能源新车销量再超燃油车,替代效应仍在持续加强。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8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为102.7万辆,同比增长43.2%,渗透率为53.9%;反观燃油车,当月零售销量为87万辆,同比下降28%。

  “接下来几个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都会保持单月渗透率超燃油车的态势发展。”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称,从当前我国新能源车发展态势来看,2025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市场份额将超50%,提前进入新能源车市场份额超燃油车的时代。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