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期间港股及海外中国权益资产持续火热。10月2—4日,港股主要指数普涨,其中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均涨幅不小,值得注意的是恒生沪港通AH股H股指数领涨,风格方面,Beta弹性更大的成长科技股更为抢眼。这表明全球资金对中国权益资产的追捧仍在持续,增量流动性“跑步入场”带来的估值扩张还在继续,A股节后有望出现“开门红”行情。
图为10月2—4日港股主要指数涨幅
行业方面,以恒生综合行业指数的分类来看,咨询科技业领涨(累计上涨9.05%),非必需性消费(累计上涨8.55%)、能源业(累计上涨8.15%)、医疗保健业(累计上涨8.04%)、地产建筑业(累计上涨7.89%)涨幅相对较大。公用事业(累计上涨2.56%)、电讯业(累计上涨3.25%)、综合企业(累计上涨3.82%)、必需性消费(累计上涨4.04%)、原材料业(累计上涨4.65%)和工业(累计上涨4.91%)涨幅相对较小。
从其他中国权益资产相关标的来看,长假期间(10月2—4日)同样较为强势。MSCI中国成长(美元)累计上涨8.03%, MSCI中国价值(美元)累计上涨6.40%,A50期货累计上涨11.05%,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期货累计上涨12.59%。
从包含A股的H股涨跌幅来看,券商股涨幅居前,此外,弘业期货、万科企业、上海复旦、复旦张江涨幅相对较大,仅5只个股下跌,其中南方航空和中远海控跌幅相对较大。
股指期货升水并未充分计价节假日期间港股所映射的涨幅。受市场多头气氛火爆影响,股指期货各品种合约的升水都已处于历史极高水平,在此情况下,投资者可以考虑各类“吃升水”策略的应用,尤其是在IF和IH合约上。
图为10月2—4日其他中国权益资产相关标的涨跌幅
图为10月2—4日包含A股的H股涨幅TOP15
同时,由于长假期间港股出现较大幅度的涨幅,预计股指期货的升水并未提前充分计价节后可能出现的上涨,但需要注意的是,较高的升水会为期货“多头替代”策略带来一定的成本,持有“多头替代”策略的投资者可以先考虑部分锁定期货升水带来的超额收益,而希望开仓“多头替代”策略的投资者可以等待升水回归较为中性的水平,无需恐慌性追多。
截至9月30日收盘,剔除股息影响,IF2410合约升水146.5个指数点,升水率为3.65%;IF2411合约升水157.5个指数点,升水率为3.92%;IF2412合约升水154.3个指数点,升水率为3.84%;IF2503合约升水145.7个指数点,升水率为3.63%。IH2410合约升水107.4个指数点,升水率为3.90%;IH2411合约升水129.2个指数点,升水率为4.59%;IH2412合约升水134.5个指数点,升水率为4.88%;IH2503合约升水145.5个指数点,升水率为5.28%。IC2410合约升水162.5个指数点,升水率为2.83%;IC2411合约升水147.8个指数点,升水率为2.57%;IC2412合约升水149.5个指数点,升水率为2.60%;IC2503合约升水113.9个指数点,升水率为1.98%。IM2410合约升水107.3个指数点,升水率为1.88%;IM2411合约升水90个指数点,升水率为1.58%;IM2412合约升水64个指数点,升水率为1.12%;IM2503合约贴水22.4个指数点,贴水率为0.39%。
数据显示,股指期货近月合约年化基差率已经处于较为极端的位置。对“空套”持有者而言,仍需警惕节后股指期货显著上涨带来的保证金风险。虽然最近基差的变动给空头持仓者带来的损失较大(尤其是近月合约),但是笔者认为,市场多头热情已经较为火爆,持续大幅上涨后将有所降温,只要资金储备充足,投资者可耐心等待基差较为不利的阶段过去。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若市场进入中期多头趋势,即便基差有所回归,IF和IH的基差重心也将持续进入升水状态,而IC和IM的贴水幅度也将缩小甚至持续升水。
从笔者构建的交易拥挤度指数看,主要宽基指数中除了以中证1000和国证2000为代表的小微盘股没有出现交易过于拥挤的情况外,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和创业板50指数均处于显著拥挤的区间,市场交易过热特征明显,意味着市场短期可能出现技术性调整。考虑到近期市场的弹性,若出现调整,调整幅度可能相对较大。从微观流动性的角度看,与8月、9月中旬“国家队”入场对冲其他主体弱势的格局不同,节前A股微观流动性边际改善一方面体现在资金净流入量规模的显著放大,另一方面,体现在资金净流入的主体结构更为丰富。从历史上看,只有在牛市区间,宽基指数的交易拥挤度才会出现集体明显拥挤的情况,所以当前市场或进入增量流动性博弈预期。市场调整一旦发生,反而是多头入场或加仓的机会。(作者单位:海通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