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港交所官网信息显示,毛戈平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毛戈平”)更新招股书,继续推进港交所主板上市进程,中金公司担任独家保荐人。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毛戈平是中国市场十大高端美妆集团中唯一的中国公司,按2023年零售额计排名第七,市场份额为1.8%。
8年上市路坎坷
转道港股前刚派息10亿元
招股书数据显示,2021年~2023年,毛戈平实现收入分别约为15.77亿元、18.29亿元、28.8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5.3%;净利润分别约为3.31亿元、3.52亿元、6.6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1.6%。总体来看,最近几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均持续增长。
今年上半年,毛戈平的营收达19.72亿元;净利润同比增加41.26%至4.93亿元。
回顾毛戈平的IPO之路,已经走了8年,如今还未走到终点。
早在2016年,毛戈平就在境内资本市场开启IPO之旅,但首次提交招股书就遭遇终止审查;此后第二次交表,并在2021年10月首发过会,却迟迟未拿到证监会发行批文;2023年3月,全面注册制实施,毛戈平第三次交表,却一直无法进入问询阶段,最终在今年1月选择撤回。今年4月8日,公司曾向港交所主板提交过上市申请,到10月8日,招股书满6个月,上市申请资料状态变更为“失效”。
从财务数据来看,毛戈平似乎并“不差钱”。2023年公司的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7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也增加了2.5亿元,年末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38亿元。
此外,在转道港股前,毛戈平刚派息10亿。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期间,毛戈平公司就已派息4000万元和2.5亿元。今年,公司2月份在股东大会上派息了5亿元;4月,港交所递表前夕,公司再次向全体股东宣派股息5亿元,大部分资金流入了毛氏家族口袋。
3年研发投入不到六千万
轻研发重销售遭诟病
国货美妆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价格优势,很少单独建立供应链。从生产模式来看,毛戈平产品为委外生产模式,主要采用外协加工模式进行生产,可以降低成本,但同时很难严格把控品质。
据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毛戈平公司的研发费用率均不足1%。2021年至2023年,毛戈平公司研发成本分别为1370.3万元、1454.8万元、2397.5万元;研发费用占营收的0.87%、0.80%、0.83%。对比其可观的营收增长水平,研发费率低成为毛戈平公司提交上市申请以来,备受市场关注的焦点。
而在营销方面,2021年至2023年,公司的销售及营销费用分别为7.63亿元、9.62亿元及14.12亿元,占同年收入的48.4%、52.6%及48.9%,均将近五成。
由此不难看出,公司轻研发重销售。虽然对于化妆品行业来说,品牌推广等营销费用是主要成本,但过于轻研发重营销一度让毛戈平被诟病。
对比国内美妆行业其他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占比,珀莱雅(603605)在2021年至2023年前三季度的研发投入总额达到7658.37万元、1.28亿元、1.29亿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1.65%、2.00%、2.46%。贝泰妮(300957)2021年至2023年前三季度的研发投入总额达到1.20亿元、2.78亿元、1.82亿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2.99%、5.55%、5.30%。
显然,毛戈平已意识到这一问题,并着手加强研发。2023年4月,毛戈平在杭州为其美妆研发工厂奠基,该项目的建筑面积为44838平方米。此外,同年12月,毛戈平斥资近6亿元竞得杭州望江板块的核心商业地块,据悉可能用于建设品牌总部和扩建升级。
“魔术化妆师”
过度依赖名人效应
从“魔术化妆师”毛戈平,到美妆品牌毛戈平,“毛戈平”三个字早已经超出了个人范畴,成了美妆界的一个IP符号。
从营收构成来看,毛戈平公司也存在过度依赖“毛戈平”本人的问题。
招股书显示,于整个往绩记录期间,公司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核心产品MAOGEPING的销售,其于2021年~2024年上半年分别占产品销售总收入的96.6%、98.4%、99.0%、99.0%及99.3%。
于2008年,公司推出至爱终生以拓宽品牌组合,其于2021年~2024年上半年分别仅占产品销售总收入的3.4%、1.6%、1.0%、1.0%及0.7%。这个对比可谓是“天壤之别”。
毛戈平在招股书中提示称,毛戈平先生为公司的创始人及董事长、总经理,是当代中国化妆师的标志性人物,公司品牌以毛戈平先生的名字命名,毛戈平先生对公司的经营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果毛戈平先生未来减持、转让其持有的公司股份或不再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工作,可能会对公司业务发展造成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