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IPO市场释放暖意。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10日,年内48家新股在港交所上市,募资总额达到566.78亿港元。尽管新上市公司数量较上年同期减少了3家,但募资总额却同比增加约124%。
据毕马威统计,2024年前三季度,港交所的IPO募资规模位列全球第四,仅次于纳斯达克、纽约证券交易所和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则紧随其后排名第五。
瑞银全球投资银行副主席及亚洲企业客户部联席主管李镇国预测,今年四季度一级市场将保持活跃,延续三季度的整体趋势。他预计,香港全年的IPO募资排名有望重回世界前三,年融资额可能达到90亿美元至100亿美元。
上市后备队伍庞大
赴港上市的后备企业队伍仍然十分庞大。据港交所官网,截至10月10日,状态为“处理中”的港交所排队企业数量超90家,集中在生物科技、材料、零售等行业。近期华润饮料、地平线等知名内地企业已通过聆讯,等待上市中。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近期港股市场流动性改善,内地企业赴港上市步伐加快。仅9月26日至10月10日,累计有13家企业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包括京东工业、毛戈平、南山铝业国际等。
备案情况亦反映了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的积极性。根据中国证监会官网披露信息,截至10月10日,年内累计有94家企业获得了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在满足境外上市前置条件后,即可推进在港上市进程。另外,至少有96家拟赴港上市的企业,已提交材料仍在推进备案流程。
事实上,港交所今年也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包括降低特专科技公司的最低上市市值门槛,以及在恶劣天气下维持交易等,力求吸引更多企业来港上市。
毕马威中国资本市场及执业技术主管合伙人刘国贤表示:“得益于政府最新宣布的经济刺激措施,内地和香港股市近期出现了显著上涨。预计这些战略性措施将吸引更多资金流入,进一步推动今年乃至未来香港大型IPO数量的增长。”
期盼更多大型新股上市
今年前三季度港股IPO的募资总额达到556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了约123%,前三季度募资规模位列全球第四。据悉,今年前三季度募资额较上年大幅提升,主要得益于大型新股的回归,尤其是A股龙头美的集团的上市。
美的集团9月17日在港交所上市,首发募资额达到356.665亿港元,成为年内新股“募资王”。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同期的“募资王”为珍酒李渡,募资净额为49.9亿港元。美的集团募资净额数倍超越上年同期最大新股之外,也是继2021年2月份快手上市后港股市场最大的IPO项目。
政策方面,今年4月1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包括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
在此背景下,年内不少A股行业龙头积极推动“A+H”布局。除美的集团外,顺丰控股、百利天恒、吉宏股份、赤峰黄金、安井食品、钧达股份、龙蟠科技等多家A股公司也在谋划“A+H”双重上市。
沙利文大中华区执行总监周明子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2024年以来港股市场逐步回暖,A股龙头企业对港股市场的信心逐渐增强,进一步推动“A+H”融资布局。相信在大量龙头企业进一步推动国际化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在港上市将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国际形象与国际融资能力,赋能国际化发展战略。
毕马威中国新经济市场及生命科学主管合伙人朱雅仪表示,“香港近期录得三年来最大规模的IPO项目,反映投资者正恢复对香港IPO市场的信心和兴趣。”
德勤报告认为,随着市场状况的改善,大型和超大型新股得以继续上市,预计到2024年年底,香港市场将展现出更加出色的表现。
港股流动性显著改善
港股市场整体市场流动性显著改善。截至10月10日收盘,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年内涨幅达34.34%,恒生科技指数涨27.49%,恒生指数涨22.92%。
从近期港股市场成交额来看,日均成交额已大幅增长。Wind数据显示,10月1日至10月10日期间,港股区间日均成交额达到3074.55亿港元。而此前8月份日均成交额仅955亿港元,尚不足千亿港元。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10月6日发文表示,进入2024年的第四季度,整体市场气氛显著改善,可以预期,随着市况回升以及投资者审慎看好后市,将推动不少公司加快在港上市的进程,包括科创企业。
德勤报告认为,预计年内将有80只新股在港上市,融资额在600亿港元至800亿港元。2024年香港新股市场主要有待美联储年内第二次减息,刺激欧美、中东资金重新部署至亚洲高增长地区,更多内地企业至香港上市、更多A+H上市项目、中国证监会利好香港资本市场发展等因素而反弹;若市况理想,将有力推动数只大型新股于年底前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