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10-11 03:58:50 股吧网页版
数字文博亲近观众潜力无限
来源:广州日报

  10月起,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B2层“星空画意”数字艺术厅开始试运行。高大开阔的展厅内,观众席地而坐,安静地看壮观的青绿山水从巨大的弧形屏幕上出现,又化为深邃的森林、月照的沙漠、浩瀚的星空。

  短短几分钟的时间里,众多的景观意象纷纷涌来,仿佛带着观众走入中国山水画的画幅深处。有孩子专门跑到展厅中部的位置坐下,与屏幕上跃出的动物们对望,形成一种有趣的呼应。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普及,如是景象在全国各地的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档案馆等公共文化机构中越来越常见。许多观众在数字技术营造出的沉浸式空间中找到了在单纯的“物理空间”中难以获得的体验感。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卜松竹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俊杰、卜松竹

  让文物字画“活”起来

  丰富既有知识体系和展陈方式

  对于艺博院全新推出的数字艺术展示,观众给予好评,“看它和看一般的视频作品不一样”,观众陈先生与记者交流时坦言,“它提供了一种新的体验,通过一种比较抽象但又比较容易让人有共鸣的方式,对中国传统书画的精神、趣味进行了解读。”

  馆方介绍,数字艺术厅动态展示的第一篇章“书·写”是以艺博院所藏书画精品为灵感,将静态“笔墨”转化为生动的意境,让观众在“入画中游”的沉浸式体验中打破虚与实的边界,体味中国绘画艺术“纵览天地万象于方寸咫尺之间”的美学。第二章节“岭南四时·水映画境”以岭南之“水”为灵感,进行数字化的视觉演绎,表现四时之中各异的水之形、韵、律。其中既有春水初生,乳燕穿林,也有夏潮涌动,山海纵横,还有秋水澄澈,金风送爽,以及冬泉凝思,寒潭映月。整部作品画面苍茫,似云似雾,在虚与实的边缘呈现梦境般的迷离之感。

  教育功能是博物馆的基本功能之一,文博机构中的数字化展项许多时候是以服务于博物馆主题的辅助性手段出现,与陈列内容形成必要的呼应或者补充。南越王博物院已经运行了3年多的南越国曲流石渠复原展示场景通过三维建模仿真等技术勾勒曲流石渠全貌,模拟整条曲流石渠的流水动态效果,并在急弯处、弯月池、斜口、石渠周边等关键节点做相应画面,复原出曲溪潺流、龟鳖爬行、游鱼戏水、玉兔奔跑、绿草如茵、小桥流水等园林景观影像,再配合声控特效,重现当年王宫御苑内溪涧鸣泉、鸟啼清幽、生机盎然的岭南园林美景。同时采用微电影方式,将“和辑百越”“取义归汉”两个历史场景与遗迹现场进行三维场景合成,借助配音及音乐特效等,重现当年发生在这里的历史场景和故事情境,让大遗址“活”起来。

  观众“穿越”体验古人的生活与乐趣

  数字技术开辟众多全新赛道

  数字技术在文博领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推动了一些新的产品样式、产品体系的出现。从3D展示到AR互动,从AI生成到数字孪生城市,数字技术开辟了众多全新的赛道,带来了更真切的体验、更精确的质感。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以博物馆和非遗领域的数字化为例,指出文化科技的应用正在为文化新业态带来增长效益,同时,科技的发展受益于文化的包容与创新的环境。

  不久前举办的“博博会”上,凡拓推出的“AI宋画知识图谱”通过人工智能、数据挖掘、融合展示等技术,以宋代画为主体建立起一个集艺术鉴赏、历史研究与互动体验于一体的专题知识服务平台。文物以超清分辨率在三联大屏展示,观众可轻松放大观赏画作的一笔一画,领略宋代名家精湛的笔墨技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可以点击画作,快捷查询相关的资料,或者翻看画作涉及的人物关系网,探究名画作者的“朋友圈”。孩子们则争相体验图片生成玩法,一键创作宋代古画……绵延不绝的历史文脉,古今交融的情感共鸣,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变得既亲近,又立体。

  全新开放的广州人民艺术中心里,“行走的故宫文化——石渠宝笈数字艺术沉浸展”吸引了大批观众。展览运用多种前沿数字技术,让观者身临其境地进入古人画作的意境。混合现实技术生动呈现《五牛图》《步辇图》等传世名作,智能科技让人一秒“入”画,全息虚拟影像带观众和古人一起“浴马”,光学与数字影像震撼视听让观众置身绵延山河中。而在多媒体互动综合展区,观众可体验古人运动和生活的乐趣。展览现场,汉服打卡、亲子畅游等互动玩法热度极高,不少观众表示,这种以数字化产品为主要展示内容的形式与传统的实物展完全不同,有一种更具想象空间和互动感的全新感受。

  研究者指出,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一个快速更新进化的“数智文化”产品矩阵和生态群落正在形成,以极高的效率和延展性给生产端和消费端带来巨大的变化。2024年一季度,广州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655.42亿元,同比增长10.4%,成为带动全市文化产业增长的新引擎。广州在数字音乐、动漫游戏、网络直播、创意设计、数字影视、智慧文旅、虚拟现实等多个新兴业态中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沉浸式体验需求旺盛

  数字技术需要对接真实需求

  数字技术在给文博领域带来许多创新的同时,也对之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在不久前举办的广州文交会上,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陶锋教授指出,AIGC等前沿技术将不仅在内容创作层面带来变革,也会在供需匹配、智能决策和延伸应用等方面提供强大的支持。未来无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必须适应这一巨大的变化。2024年中国数字文娱大会发布的《中国文娱产业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发展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数字文娱、数字文旅、在线旅游市场规模分别为1.21万亿元、9200亿元、1.11万亿元,文化产业呈现出人工智能深度参与和赋能的趋势。

  当下,文旅产业步入沉浸式体验时代成为业界的普遍共识。国家利好政策也不断出台,加之消费升级需求的驱动,国内线下商业空间越来越对IP、内容引入有强烈诉求。未来的文旅产品定位应是在强化互动感、体验感、叙事感、参与性等多方面达到有机平衡,数字技术恰恰在这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

  但也有许多业内人士指出,数字技术在创意、情感共鸣等方面仍有明显不足。从大量在文博机构、景区、社区、商业综合体中落地的案例来看,器材的便携性、灵敏度,与使用者的生理、心理适配度以及空间氛围感的营造等方面都还有可以提升的地方。同时,不少数字化展项不仅在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一次性成本,后续的设备、系统维护与升级更是漫漫长路,对于大量的中小馆来说面临着巨大的成本压力。此外,真实的文物、真实的物理空间所带来的真切环境感受和认知塑造也是数字技术目前不能替代的。如何在“借力”数字技术的同时,将“线上”“线下”两个领域更好地连接,推出受众乐于接受的“增量产品”,而不是刻意打造没有真实需求支撑的“人造景观”,是文博行业面向未来应该思考的议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