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雷鸟创新发布了两款平价AR眼镜:售价1699元的雷鸟Air 3,以及1399元的雷鸟Air 2三周年冠军版。这也是少见的售价低于2000元的分体式AR眼镜产品,雷鸟创新希望借此进一步降低AR眼镜的入门门槛。
雷鸟Air 3是一款主打影音场景的AR眼镜。雷鸟创新CEO李宏伟在接受界面新闻专访时表示,经用户调研发现,91%的分体式AR眼镜用户主要使用眼镜来观影和游戏,而非多任务办公、3D拍照等,但市场上却有大量AR公司在用户使用9%的场景里投入了90%的研发精力,“远离了用户需求”。
因此,雷鸟Air 3搭载了视场角更大、更适合影音娱乐场景的BirdBath方案,这种方案成本相对较低,且易于量产,旨在为其更贴近大众市场的售价铺平道路。此外,Air 3配备了与TCL联合研发的孔雀显示引擎,在亮度、色彩、清晰度、音效等方面有所提升。
雷鸟创新由TCL的AR公司并入原TCL创新实验室技术团队与雷鸟科技产品及生态团队而来。根据CINNOResearch的数据,该公司在2024年上半年中国消费级AR眼镜市场份额达到38%,位列中国市场第一。
影音娱乐是AR眼镜的高频需求场景,但并非这一硬件品类的终点。事实上,随着大模型的兴起,包括雷鸟创新在内的AR企业都已认定,AR眼镜将会是下一代通用计算平台,有望创造与手机市场规模相当的新互联网生态。
一个颇有说服力的例子是Meta与雷朋推出的Ray-Ban Meta智能眼镜。自去年10月发售之后,这款眼镜的全球销量已经突破100万台,成为过去一年间最受关注的智能硬件之一。它的热销甚至还点燃了A股,智能眼镜相关公司因此迎来了一波涨停。
Ray-Ban Meta机身重量不超过50g,尽管不支持AR功能,但它在支持拍照、摄像、录音等基础功能之外,融入了最具特色的AI功能,能够通过对话随时唤醒Llama大模型,在工作及生活场景中给予应有的帮助。
Meta CEO扎克伯格对这款眼镜的评价是:“如果一年半前你问我,什么时候人们会把眼镜作为主力设备,我会说要等到眼镜的显示效果足够好的时候。现在我认为可能有三种路径,其中一种就是无显示屏、只具有人工智能的眼镜。”
李宏伟同样认可这一说法。在他看来,AI+AR将会是更优的解决方案,也是下一代通用计算平台的答案。
他举例,过去的手机、PC等设备中,虚拟与现实世界是分离的。例如在导航场景中,手机指示目的地就在前方大楼,但当面对三栋未标识的大楼时,很难确定哪一栋楼才是目的地,如果依赖人工来标识,意味着极高的成本,而AR却能轻松解决这一问题。
另一方面,眼镜设备的形态决定了AR眼镜的特点,即能够将听到、看到的内容即时输入给AI,AI则能够实时地将结果反馈到用户眼前,不需要中断当前活动去拿出手机或其他设备。
为此,雷鸟创新也开始在AI上蓄力。今年,雷鸟创新发布了AI+AR眼镜操作系统RayNeo AI OS,支持多模态交互,并搭载了智能助理、AI翻译、识图等多种AI应用与场景,同时为开发者提供AI Studio低代码开发平台,意在孵化AR时代的杀手级应用。
一种AI+AR的理想答案,是Meta在今年9月发布的Orion。作为首款全息增强现实眼镜,Orion以100克左右的重量实现了微型高级计算机的能力,被扎克伯格称为史上“最强”的AR眼镜。
李宏伟认为,Orion发布最大的意义,是证明了业界对AR眼镜的场景想象可实现,能够在保证轻便的同时,达到类似Vision Pro的沉浸式效果。但它同样面临成本和量产的难题:现阶段,Orion单机的制造成本约为1万美元,具体量产发售时间仍然不明。
雷鸟创新也推出了对标Orion的量产产品雷鸟X3,两者均为全彩MicroLED光波导产品,支持同样的交互形式,但在材料等方面有所区别。李宏伟形容称,“如果说Orion是Vision Pro的话,那雷鸟X3就是Vision,是平衡了技术和需求的产物。”
在他看来,Orion已经堆叠了AR行业所有的先进技术。相对于研发资源更占优势的大厂而言,初创公司更现实的做法,是在探索前沿技术的同时让更多人先“上车”,也让自己赚到钱。毕竟在行业“iPhone时刻”真正到来之前,留在牌桌上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