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证券时报社主办的“2024中国上市公司ESG发展交流会”在江苏昆山举行。在交流会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中国ESG研究院院长柳学信表示,ESG的实践充分考虑企业、政府、员工、环境等多方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期待,推动企业实现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赢,为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分享经济与社会发展成果创造了条件。
他说, ESG是一种充分关注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等非财务因素的可持续投资范式和企业非财务信息披露框架体系,是企业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框架和内在要求。企业披露ESG信息,有助于提升企业的透明度和信誉,也有助于投资者和公众更好地了解企业的ESG表现。
当前,设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公司比例在不断增加,2009年全球五百强企业中仅有30%的企业制定了碳排放目标,而这一比例在2018年为89%。毕马威统计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最大250家企业中,96%发布了ESG报告;各国最大100家企业中,79%发布了ESG报告。
“在当前环境下,20年后再看ESG,它实际上已经成为界定企业未来发展的范式,财务做得好,ESG也要做得好,否则很难在未来竞争中生存下去。”柳学信表示,作为我国经济的中坚力量,目前上市公司已经成为积极践行ESG理念的先锋和表率。
他提出,对于中国的企业而言,在践行ESG理念时,一定要重视企业的宗旨是什么。“目前,很多企业是基于环保组织的压力,基于国际组织的倡议来做ESG,希望将来企业即便别人不要求,仍然表现出一个非常好的道德,促进自己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这才是我们企业应该思考的问题。”他说。
“ESG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也是我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阵地。”柳学信还建议,ESG作为国际通用语言,要利用国际语言讲述中国故事,善用国际通行规则,实现制度创新的对外开放战略,利用ESG实现中国的战略目标,在环境、社会、治理三个维度中体现中国国情的重要性议题,实现国际规则体系的中国化。